点 击 下 方 图 片 即 可 查 看 课 程 详 情!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通过定向降准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
来源: 央行官网
为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中国人民银行决定,
从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鼓励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运用定向降准和从市场上募集的资金,按照市场化定价原则实施“债转股”项目。支持“债转股”实施主体真正行使股东权利,参与公司治理,并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定向降准资金不支持“名股实债”和“僵尸企业”的项目。同时,邮政储蓄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商行等中小银行应将降准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人民银行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完)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定向降准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答记者问
1、此次定向降准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此次定向降准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自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十二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5000亿元,用于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项目,同时撬动相同规模的社会资金参与。相关银行要建立台账,逐笔详细记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实施情况,按季报送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二是同时下调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2000亿元,主要用于支持相关银行开拓小微企业市场,发放小微企业贷款,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金融机构使用降准资金支持“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的情况将纳入人民银行宏观审慎评估。
2、此次定向降准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答:此次定向降准是落实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有关部署。今年以来,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签约金额和资金到位进展比较缓慢,考虑到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的主力军,可通过定向降准释放一定数量成本适当的长期资金,形成正向激励,提高其实施“债转股”的能力,加快已签约“债转股”项目落地。同时,当前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较为突出。邮政储蓄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商行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其实施定向降准,有利于增强小微信贷供给能力,增加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投放,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改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总的来看,此次定向降准有利于稳步推进结构性去杠杆,有利于加大对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属于定向调控和精准调控。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3、定向降准资金支持的“债转股”项目应满足哪些条件?
答:人民银行鼓励十七家大中型商业银行使用定向降准资金,支持充分体现市场化和法治化原则的“债转股”项目,以下几条是需要注意的:一是实施主体在“债转股”项目中应当实现真正的股权性质投入,而不是仍然以获取固定收益为目的的“债转债”,也就是说,不支持“名股实债”的项目;二是鼓励相关银行和实施主体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撬动社会资金参与“债转股”项目;三是“债转股”有关股份以及相关债务减记要严格遵循市场化定价,按照法律法规,由项目相关参与方协商确定;四是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开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相关实施主体应真正参与“债转股”后企业的公司治理,促进其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同时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五是实施“债转股”项目应当有利于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恢复企业发展动能,不支持“僵尸企业”债转股。
附:此前关于降准的点评
1、中金:为什么不是滚动MLF,而要降准
金融严监管背景下,狭义流动性的宽松不像以往那么容易传导到广义流动性。在同业业务和表外理财等“影子银行”受到约束的情况下,表内传统的存贷款业务难以完全承接这些融资渠道收缩所带来的冲击。而且资管新规主导的资管行业变革,本身也会导致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下降,带来弱资质企业融资难度上升的结构性问题。而这些问题并非单纯放松狭义流动性,提高银行超储率就解决,仍需要其他金融监管政策的配套协调。因此,仅仅依靠放松货币政策本身能起到的作用仍相对有限。不过,我们认同一点,在同业业务收缩和表外理财规范的过程中,表内传统存贷款业务的监管可以适度放松一些来进行缓冲,比如贷款额度适度松动一些,银行资本充足率尽快补充起来,存贷款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之间的利差缩小,存款法定比率仍可以适度降一些等。
降准置换MLF的优势在于进一步降低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存款和贷款之间货币创造的货币乘数,使得表内运作更为顺畅,同时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但政策的选择也要看需要看其副作用。如果降准置换MLF释放的信号过强,可能会进一步压低货币市场利率,使得金融杠杆容易再度提升,与目前金融防风险和去杠杆的大背景背离。同时降准置换MLF被不少市场误解,认为是放水,容易刺激房地产热度上升。更主要的是如果狭义流动性放的过松,货币市场利率降幅过大,可能会出现美联储加息背景下,中美利差持续压缩,脱离了80-100bp的舒适区间,导致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下降和汇率压力上升。尤其是考虑到近期美元走强、中美贸易摩擦尚未妥善解决的背景下,容易导致人民币贬值预期升温,不利于人民币整体稳定。从这一角度来看,我们认为货币政策放松的空间会受到制约。毕竟如果美联储年内继续加息2-3次,联邦基金利率年底会上升到2.25%-2.5%,与中国的货币市场利率会比较接近。在这种背景下,MLF加上MLF担保品扩容的组合拳政策成为兼顾各目标的最现实选择。
大方向上来看,我们认为仍有必要降准置换MLF,从而一定程度缓解目前法定比例偏高,存款派生效率不高以及存款实际成本偏高的问题。但关键是时机的选择,我们认为政策层面可能倾向于把子弹留在更关键的时刻使用。毕竟目前经济的高频数据显示经济动能并不弱,中上游大型企业的利润增速仍保持高位,如果很快将降准置换MLF的对市场的提振红利使用完,那么后续在经济再度面临下行压力的时候,政策的边际刺激效果会有所减弱。在打破刚兑的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政策定力,也有助于纠正投资者的惯性预期。因此,我们预计年内可能还会有降准置换MLF,但使用的频率未必会非常高,更可能在经济和金融压力更大的环境下使用。而MLF本身也可以投放中长期资金来稳定市场对资金面的预期,加上抵押品扩容,也可以部分缓冲信用市场压力。
2、
国泰君安:降准周期下的债市表现回顾,利率在下30%
我们统计了过去 3 轮降准周期中, 债券收益率变动和品种轮动情况。2008 年以来货币政策共经历 3 轮降准周期,分别为 2008.09-2008.12(连续降准 3 次)、 2011.11-2012.5(连续降准 3 次)、2015.02-2016.02(连续降准 5 次)、2018 年至今(已降准 1 次,即将降准 1 次):
第 1 轮降准周期(2008.09-2008.12):全球金融危机来袭,国内 经济衰退迹象明显,法定存准率在经历连续两年半 18 次上调后, 重新启动降准周期,历经 3 个多月,并带来债市利率的大幅下行。 央行连续 3 次降准后,利率债中国债 1Y、5Y、10Y 分别下行 215bp、172bp 和 105bp,国开债 1Y、5Y 和 10Y 下行 276bp、208bp 和 138bp,信用债 3Y AAA、AA+和 AA 级中票利率分别下行 200bp、121bp 和 118bp。总体上,利率债曲线呈现明显陡峭化回 落,信用债除 AAA 级外陡峭化特征不明显,AA+及以下中低评 级长端回落幅度甚至大于短端。
第 2 轮降准周期(2011.11-2012.5):货币政策从紧缩转折走向宽松,2012 年 4 月工业生产 断崖式下跌,5 月希腊债务危机引发国际动荡,央行在 6 个月中连续 3 次降准。但本轮降准 周期的收益率下行幅度远弱于其它周期,降准后利率债中国债 1Y、5Y、10Y 分别累计下行 32bp、48bp 和 25bp,国开债 1Y、5Y 和 10Y 累计下行 68bp、25bp 和 13bp,信用债 3Y AAA、 AA+和 AA 级中票利率分别下行 78bp、107bp 和 133bp,信用债整体表现强于国债,AA 低 评级表现强于 AAA,反映出经济较快见底复苏,以及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
第 3 轮降准周期(2015.02-2016.02):这是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降准周期,法定存准率连 续下调 5 次,并催化了史上最长债券牛市。降准周期的上半场主要由于经济下行风险、地 方债巨量发行对冲等因素主导,而降准周期的下半场(15 年 8 月、10 月和 16 年 2 月)则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连续遭遇股灾 1.0、2.0,汇改冲击和 16 年初熔断冲击等金融风险所主导。 在这轮降准周期中,利率债中国债 1Y、5Y、10Y 累计下行 90bp、75bp 和 57bp,国开债 1Y、 5Y 和 10Y 累计下行 145bp、63bp 和 58bp,信用债 3Y AAA、AA+和 AA 级中票利率分别下 行 150bp、167bp 和 154bp,利率债和信用债收益率曲线整体陡峭化回落,信用债整体表现 强于国债。 总体上,从 2008 年以来 3 轮降准周期中,债市利率下行幅度和品种轮动规律可以看出: 1)利率曲线陡峭化下行,在降准宽松周期中拉长久期敞口、保持进攻策略仍占优; 2)从降准周期的利率下行幅度看,10Y 国债和国开最多时下行达 100-135bp 左右,而最少时仅 下行 15-30bp,平均下行幅度在 60-80bp 左右,这与降准开启时点利率水平高低、降准后经济和 信贷复苏快慢等有关。
(
乌鲁木齐市学员合影
)
合作:
PPP大讲堂拟设立
省级PPP培训办事处
,办事处实行与当地某机构对点合作制度
欢迎有兴趣的各机构联系咨询合作事宜,PPP大讲堂学员单位优先考虑培训合作!
联系人:胡 平(培训部主任) 手 机:18611706048 (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