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苍龙生活号
「麻辣娱投」是微博签约财经自媒体、界面JMmedia联盟自媒体,由清华北大文化产业研究教授与资深文娱商业记者团队共同创办,聚焦文化产业,纵深泛娱乐细分领域报道,更多的发掘与更远的探险,使我们得所遵循。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BioArt  ·  【DeepSeek专栏】Nat ... ·  昨天  
BioArt  ·  Nat Cell Biol | ... ·  3 天前  
BioArt  ·  Cell Metab |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苍龙生活号

《哪吒》出海,能掀起多大的浪花?

苍龙生活号  · 公众号  ·  · 2019-08-26 21:09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国产动画电影《哪吒》即将在北美上映的情况,并对其出海前景进行了分析。同时,文章也讨论了华语电影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以及出海的策略。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哪吒》北美定档,将挑战迪士尼垄断的北美市场

《哪吒》将于8月29日在北美上映,这是第一部近几十年在北美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但挑战迪士尼的市场并非易事,需要关注排片情况和宣传力度。

关键观点2: 华语电影在海外市场表现惨淡,缺乏竞争力

虽然华语电影票房一路飙升,但在海外市场表现不佳。排名靠前的国产电影在北美市场票房占比很低。原因包括题材内容不符合国外观众喜好,以及影片质量整体较低。

关键观点3: 华语电影出海的策略和建议

首先,需要提升整体影片质量,实现电影工业化。其次,要讲好世界的“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特色和普适性。最后,要做好海外的商业运作,制定严密的运作计划,步步为营。

关键观点4: 《哪吒》的竞争力分析

相比近年来其他的出海电影,《哪吒》竞争力有所加强,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优点包括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故事情节和浓郁的武侠风格,缺点包括人物转变生硬和文化背景难以被国外观众理解。

关键观点5: 华语电影出海的机会与挑战

华语电影出海面临的机会包括提升整体质量、讲好中国故事、做好海外商业运作等。挑战则包括好莱坞的竞争、文化差异、市场认知力不足等。


正文


8月18日 《哪吒》官方微博发布声明:《哪吒》将定档北美院线,8月29日IMAX3D版本上映,9月6日全美上映。



内地狂揽40亿票房的哪吒将冲出国门,跨越万里,向大洋彼岸的美国人讲述属于中国的动漫故事,而实际上这也是近几十年在北美上映的第一部国产动画电影,闹海的哪吒这一次出海,究竟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1


大片出海: 墙里花开,墙外不香


年初,国内大爆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登录北美80个城市院线,11天打破国产片近五年来在北美市场的票房纪录,最终取得567万美元(合人民币4000万元),但这个成绩,和国内的46.55亿票房比起来,也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要知道,张艺谋首部登录北美的作品《菊豆》都在39个城市院线上映,票房200万美元。这一切,已经是28年前的事情了。



近年来国产华语电影票房一路飙升,普华永道和德勤都预测:2020年中国电影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但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上,华语电影的竞争力却并未出现加强,特别是在国内大热的爆款电影,海外市场却总是反响平平。以海外总票房市场占比最高的北美票房为例(北美票房占全球总票房四分之一以上,与中国内地票房相加占全球总票房一半):

《战狼2》全球总票房8.7亿美元,北美票房270万美元

《流浪地球》全球票房6.99亿美元,北美票房587万美元

《红海行动》全球票房5.79亿美元,北美票房154万美元

《美人鱼》全球票房5.53亿美元,北美票房328万美元

《唐人街探案2》全球票房5.42亿美元,北美票房198万美元

(《哪吒》北美尚未上映暂不统计)

国产电影票房排名前五中,没有一部作品在北美市场票房占比超过1%(最高的仅为《流浪地球》的0.6%)。一个颇为惨淡的事实就是:华语电影,真的只在大陆上映,也真的只有华人再看。


而十几年前,情况并非如此。


上映与2000年的《卧虎藏龙》,拿下2.13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其中北美票房达1.26亿美元,票房占比近60%。



如果说《卧虎藏龙》是占了李安在好莱坞打响知名度便宜的话,那么张艺谋的《英雄》则是实打实的为华语电影在北美市场杀出了一片天,在美国斩获5371万美元票房,占全球总票房比例超过30%。


甚至1993年上映的《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北美票房都达到了1410万美元。


为什么十几年前甚至二十几年前的出海作品,能取得这样的反响?


2


大片出海:以前强在哪?现在差在哪儿?


从发行年份上,二十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是华语电影在北美的鼎盛期,分析这一时期在北美市场上票房排名前十的电影作品,可以发现两个普遍规律:


一是内容题材大多数为大制作的动作电影,除了李安成名作《喜宴》与《饮食男女》外,其余八部全都是动作功夫类电影,尤其是东方特色的武侠题材。


二是影片导演均为有国际背景的知名导演,例如李安、王家卫、周星驰、张艺谋等人,其中张艺谋虽然是内地导演,但是1991年便已登录北美市场。


第一代出海的华语导演,在影片中迫切的想要展现出不同于好莱坞的“东方格调”,因此在影片中着力表现出强烈的中国元素与东方美学的表现方式。而作为中华文化的一张名片,武侠与功夫显然能够承担起这一角色,而且关于武侠功夫与东方文化的结合,华语导演普遍积累了相当成熟的经验。



以李安的《卧虎藏龙》为例,之所以能够在外语片中一枝独秀,俘获美国观众的心,是因为在基本遵从好莱坞叙事手法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展现出东方文化:无论是人物性格、场景环境、背景音乐,以及最核心的对中国武术的诠释,还有男女主人公之间强烈而又压抑的爱情,都彰显出东方韵味的强烈冲击力。


作为中华文化的一张名片,武侠与功夫显然能够承担起这一角色,而且关于武侠功夫与东方文化的结合,华语导演普遍积累了相当成熟的经验,


相同类型的电影持续登录引起了北美观众的“审美疲劳”,2005年左右,“中国武侠”的风潮逐步退散。


这股风一散,就是十几年。


而这些年出海的大片,差在哪里?



《战狼2》的成功在国内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元素,但是其内核“爱国主义情怀”,在北美市场则无法引起共鸣,而军事题材和超级英雄的故事,好莱坞玩儿的比国产电影溜多了。


《流浪地球》科幻题材与超级英雄拯救世界这一套路,仍然好莱坞的特长,而且《流量地球》本身的剧情和逻辑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红海行动》仍然是军事题材与个人英雄主义。


至于《唐人街探案2》与《美人鱼》,高票房更大程度是由于口碑情怀延续以及档期优势。


这就是当下中国大片出海的症结所在:内地观众所感兴趣并引起共鸣的题材内容,在国外市场并不能引起同样的反响,而我们所做出的里程碑式突破,实际上好莱坞已经做到炉火纯青,而北美观众已经司空见惯。


当武侠红利被吃尽了以后,中国电影的出海之路又该航向何方?


3


闹海的哪吒,这次有机会在海外掀起波涛么?


同内地票房排名前六的其它五部影片相比,《哪吒》的优缺点都很明显。



优点在于《哪吒》是一个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美国故事”,哪吒身上所具有的亦正亦邪的反叛精神以及“我命由我不由天”这种个性化的自我主宰意识,实际上是非常符合美国人心目中的主角人物形象,尤其是哪吒最后的觉醒代表着一种极致的宣泄与抗争,人定胜天,逆天改命这是美国人最为喜欢的套路。


与此同时,哪吒在武打动作及画面制作上,也体现出非常浓郁的中国武侠风格,曾经领略过中国武侠魅力的海外观众,在看到这部电影时,也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毕竟内地的武侠作品已经很久没有登上北美的大荧幕了。


同优点相比,《哪吒》的缺点同样明显。


哪吒与敖丙身上所背负宿命的沉重感与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对于国外观众而言本就难以理解,而后续人物思想的转变又过于迅速,留下的缓冲时间不够,所以在观影时就会有一种“薄弱生硬”的感觉。同时影片中的很多笑料都与方言以及国内互联网中的“梗”有关,当这些料被抛出时,国外的观众能否GET到其中的笑点,这也是一个问题。



我们能被四川话逗笑,就像布鲁克林人女孩儿也会被德州大叔的口音与俚语逗笑,但是在电影配音中,哪吒又能做到什么程度呢?


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在动画表现力上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仅体现在例如特效效果这样的技术问题,更多的是对动画题材的诠释,动画题材应当是一种不同于真人出演的,在表现手法和剧情都更加跳脱浪漫,甚至是无厘头一般的天马行空,甚至是另一个空间世界的重塑,例如《狮子王》和《疯狂动物城》这样的经典作品,观众们看到的是一个完全耳目一新的故事世界。在这方面,哪吒的表现还稍显平淡。


4


大片出海,走好哪几步?


第一步是要完成整体影片质量的提升

在今年6月份的地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论坛上,《流浪地球》导演郭帆抛出了论坛的主议题:中国电影如何实现工业化?电影工业化一直是我国电影学习借鉴好莱坞的一个重要议题。为什么要实现电影工业化?


因为凡是工业,皆有制度,凡有制度,必有标准,依照标准做出来的电影,才能够在一个合格线上实现各方面的均衡,就像美国好莱坞,以一套成熟的工业体系制作出的电影,几乎全部都能保持在水准之上,也绝大多数都能收回制片成本。

而反观国内电影,2018年,全国国产影片上映数量为264部,票房总额为378.97亿元,扣除票房排名前十的作品,剩下的国产电影平均票房仅为6500万元,超过七成的影片票房连成本都收不回来。由此可见,我国电影的整体质量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准。优秀电影只集中于头部,就意味着有能力出海一战的华语影片数量稀少,总是断断续续的出现在北美市场而不是持续性的输出“混个脸儿熟”,自然也就缺乏大火的观众缘。


因此华语电影需要以提升整体质量的方式走出国门,有一定的观众基础和持续排片量后,才有机会抢占更多“观众缘”。


第二步则是讲好世界的“中国故事”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意味着中国电影若想在海外有一战之力,仍然要带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只是中国特色这张牌怎么打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就要考虑元素的普适性与大众性。


中国武术、音乐、建筑文化、包括历史传说故事等等,在外国人心目中都是中国的一张名片。从以往的经验看,在海外取得好成绩的华语电影并非是全是票房大卖大制作商业电影,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片往往更容易撬开市场。例如获得金棕榈奖的《霸王别姬》,全球票房超过3000万美元,在日本更是连映11个月,拿下当年票房冠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