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孤读先生
“此文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知乎先生是一位有趣的草根,他在等待你发现ta的“幽默”!声明:该公众号不属于知乎网旗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洞见  ·  正念的力量(深度好文) ·  2 天前  
冯唐  ·  想成事,千万防止别人 “借运” ·  2 天前  
洞见  ·  一个人最大的本事:熬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孤读先生

什么样的女人注定会被深爱?

孤读先生  · 公众号  · 美文  · 2016-10-17 20:17

正文


作者 | 冯雪娇 卢悦

来源公众号 | 心之助(ID:luyuexinli)


“不被爱”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人生的常态。



不被爱的感觉,是人生常态



琳琳最近比较烦躁,“你不知道,我真的快烦死我妈妈了!”琳琳很苦恼地说道,“妈妈和爸爸复婚了,其实这本身没有什么,可是妈妈用的理由是为了我。”

琳琳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妈妈说,如果我是离婚家庭,对我找对象有影响,别人会因为我是离婚家庭出来的孩子,不接受我。”

“可我现在已经有男朋友了,而男友的父母,并没有对离婚家庭有任何偏见!这些妈妈都知道,也很了解我男朋友不会,可是她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

“从小到大,妈妈就一直说自己跟爸爸在一起不快乐,可是她从来不离婚,她的理由是我还小,她不能离婚,可我现在长大了,她还在为我……我并不是希望妈妈离婚,我只是希望她快乐而已……”

“我心里觉得很内疚,非常非常的内疚,我感觉我整个人生都在内疚当中……”琳琳说出了内心最深处的痛苦,“有时候我会觉得,妈妈并不爱我,她根本看不见我真实的需要……”

琳琳觉得很内疚,甚至在很长很长的一段岁月里,都被内疚感折磨,她觉得妈妈为了她牺牲了自己的幸福。



同时,琳琳觉得很痛苦,觉得有种不被妈妈爱的感觉,因为妈妈并没有看见自己需要——其实琳琳本身不需要妈妈做任何牺牲,“只是希望她快乐而已”。

而琳琳的妈妈呢,认为自己很爱琳琳,把家庭完整放到了第一位,把对琳琳的,有可能预见的任何的负面影响,都减到了最小。虽然从某种逻辑上讲,琳琳妈妈的做法,并不是最健康的一种的爱的方式。

但是“为了女儿,牺牲一切都是愿意的”,确确实实是琳琳妈妈能够给出来的,唯一的爱的一种方式。

在很多比较传统的妇女的观念中,丈夫是第一位,孩子是第一位,自己幸福不幸福,并不是很重要的,这种观念根深蒂固,所以琳琳妈妈,“抛弃家庭”,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这与她的价值观是相违背的。

所以琳琳妈妈给出的爱,是她能给出的唯一的一种方式,虽然,这种方式,让琳琳感到压力、内疚和痛苦,但比起让妈妈觉得妈妈自己是“自私”的——抛弃家庭,追求自己的幸福,相对来说,更容易承受一些。

我们都在用自己的价值观,在爱别人,不管对方是否真正需要。而正因为如此,哪怕是最亲最亲的亲人,最应该爱你的人,也会给人一种,自己“不被爱的感觉”。



不被爱的感觉,不足以伤害你



哓哓最近跟好友闹了矛盾,“本来我们约好去另外一个朋友家,结果等了好久她都没有来,我都已经去完朋友家,甚至回到自己家了,她才发来信息说自己太忙而没有来。”哓哓看起来很气愤。

“我有一种被完全忽视的感觉。而且她也没有道歉,只是说自己如何忙。”哓哓很伤心地说道,“我感觉到一种被她忽视的感觉,而且并没有得到一个真诚的道歉,感觉没有被尊重。”

“我感觉,我对她来说并不重要,她,也许根本就不爱我。”哓哓看起来快要哭了的样子。

哓哓有一种被忽视、不被尊重的感觉,这引发哓哓内心深处的痛苦—— 自己是一个并不重要的人。

哓哓的朋友有100种,为什么没有来的可能:

  • 也许朋友忙的那件事,对朋友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以至于把要与哓哓见面的事忘了;也许朋友本想提前告知哓哓,结果忙起来就忘了;


  • 也许朋友也不想哓哓失望,拼命地在赶着快点完成那件事,以至于到最后把这件事完全拖延了……

哓哓的朋友,没有来,有100种可能,但哓哓之所以伤心,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哓哓内心有一个,“自己是一个并不重要的人”的信念。

伤害哓哓的原因,让哓哓感觉不被爱的原因,是哓哓的 “自己是一个并不重要的人” 的这个信念。

不被爱的感觉,不足以伤害我们,伤害我们的,是我们自己的内在信念。



前面提到的琳琳,一直活在“妈妈为自己牺牲”的内疚之中,因为内疚的感觉,让琳琳觉得:

“自己是妈妈的负担”。

“因为自己的存在,使妈妈不能幸福”。

“自己是不对的”。

“自己的存在是没有价值的,是只会给别人带来麻烦的”。

如果琳琳能够放下这些信念,也许就能理解,妈妈这样做,是让妈妈自己得到快乐的方式,其实,跟琳琳本身,从某种程度,是没有关系的。任何人是妈妈的女儿,妈妈都会这样做,而不是因为琳琳。

如果哓哓能放下,“自己是一个并不重要的人”的信念,当被朋友无意放了“鸽子”,也会更加容易释怀。


“不被爱”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人生的常态,哪怕是最亲爱的妈妈,最好的朋友。但是“不被爱”的感觉,都不足以伤害我们,伤害我们的,是我们自己的内在信念。



被爱,比去爱,难多了


图注: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我,但不是每个人都很重要


人生最重要的财富,是一种既能够“接受爱”,也能够“付出爱”的能力。接受爱,就是被爱。

这种能力,比其他——财富、名望、成就,更能让我们抵御人生中的风雨,使我们永远的,无坚不摧,勇往直前。

而其中,接受爱——被爱,比付出爱,难多了。

为什么“接受爱”这么难?因为我们内在,有太多“自己不值得被爱”的信念,像琳琳“自己是妈妈的负担”,哓哓“自己是一个并不重要的人”,都是“自己不值得被爱”信念的衍生品。

这种“自己不值得被爱”的信念,在情侣关系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恋爱的时候,不断的“作”,“作”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证明对方,是不是真的爱我,证明“自己值得被爱”——无论我怎么作,你都不会离开我。

只要你不离开我,你就是爱我的,我就是“值得被爱”的。

可是这样的方式,只会让伴侣感到身心俱疲,到最后真的离开了。于是,我们会想,“你看,我早就知道,我是不值得被爱的”。

其实,并不是自己不值得被爱,是“自己不值得被爱”的信念,让我们陷入“不被爱”的轮回,使我们“不被爱”,成了人生的常态。

我们其实拥有很多爱,不被爱,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去看见爱。



清除内在信念,学会接受爱


小敏最近因为买房跟丈夫发生一次小争执。

“最近房价一天一个价,我就希望看好房子之后,尽量就早点买了”,小敏很焦躁地说,“可是他一点也不着急。”

“我们地段、户型、预算,都定好了,看好合适的,为什么不尽快买呢,要知道,晚买几个月,可能就要多付几万呢!”小敏继续解释。

“我跟他争执不下,他直接丢下一句,反正我不同意马上就买!”小敏继续说道,“我当时听到这话,真的想直接摔门走了,要知道我这段时间,为了看房子,我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呢!”

“可是在我情绪快要爆发的时候,忍住了。”小敏描述着,自己如何觉察自己情绪的情况。

“知道自己只是在害怕,害怕损失钱,害怕不被他尊重,生气他看不见自己的付出,害怕自己不受重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