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移动医疗正在成为一大热点,无线网络作为承载移动医疗业务的必要基础,在医院部署中却常常面临一些问题。
例如大医院中,医院病房等区域常常没有无线信号或经常中断,新增的无线网络运维工作难度大等;而在中小医院,由于医院自身规模、建设成本以及技术人员匮乏等原因,数字医院建设更是步履维艰。
据雷锋网了解,华为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相关技术和设备,在数字医院建设领域,与多家大型综合综合医院建立了合作。
目前华为与华西医院共同建设了大数据集成与应用平台;与同仁医院构建了高效安全的安防保障体系;双活技术解决方案应用北京协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等医院,保障业务系统稳定运行;用微模块解决方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南京鼓楼等医院建设了高集成、易维护的数据中心。
针对区域卫生信息化过程中从硬件设施选型、平台的顶层设计到平台建成后如何开展长期经营等问题,华为提出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一体机思路,助力区域信息化建设。
早在2015年,华为就与云南省卫生计生委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就共建云南省人口健康信息化云平台达成共识。双方表示将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云平台建设,实现全省卫生计生系统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共同推动健康大数据产业发展,为全省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在国家推进分级诊疗的进程中,华为有两个远程医疗实践。一是省级”贵州模式“。二是国际协作交流下的”克拉玛依模式“。
贵州约70%的农村人口生活在大山之中,有154个县级公立医院、1543个乡镇卫生院(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652个村卫生室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服务总量大、服务半径大。同时,基层卫生人力资源总量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匮乏。
对此,贵州提出以远程医疗为抓手,依托贵州大数据发展战略。贵州省政府与华为等设备、软件供应厂商合作,建设了覆盖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平台。
远程医疗平台解决方案,满足了对高质量远程医疗服务提出的要求。通过覆盖全省的医疗网络,不同地区的病患与专家面对面诊疗,不同医疗机构可以通过远程进行学术研讨、学习培训等。
国际协作交流下的”克拉玛依模式“,即新疆克拉玛依中心医院借助华为云计算、大数据、融合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建立了新一代克拉玛依市远程医疗信息平台,可以提供中、英、俄三种语言服务。
同时医院推出了“M+1+N”的模式。
“M“是疆外合作的上级医院,“1”是克拉玛依远程医学平台,“N”是市内医院,开展科室间协作、远程教育、远程会诊、远程托管等业务;实现统一账号、统一计费、病历资料自动采集,提高会诊质量,满足了人民健康需求。目前,该平台已经汇集了38家知名医院、4000余位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