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吃•本•道
吃饱了,好上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飞乐鸟  ·  珠光水彩团练|快和鸟酱堆雪人啦⛄️ ·  3 天前  
飞乐鸟  ·  珠光水彩团练|快和鸟酱堆雪人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吃•本•道

『伦敦性别男』· 历史之城 · 保持冷静,继续前行

吃•本•道  · 知乎专栏  ·  · 2016-05-20 17:06

正文

在伦敦市政厅前的广场面向泰晤士河,你能看到一幅长达千年的历史卷轴:金融城中摩天大楼勾勒的天际线下,是曾在二战中服役的贝尔法斯特号巡洋舰;象征着维多利亚时代繁荣的塔桥边,还屹立着中世纪的皇家军械库——这其实就是伦敦城市发展史的缩影,而战争、侵略、殖民,是一条怎样都无法回避的主线。



【保持冷静,继续前行】

2014年7月,伦敦城举办了一次规模宏大的纪念活动。艺术家保尔·康明斯和汤姆·派珀合作,要在伦敦塔周围的战壕中『种植』888,246朵陶瓷虞美人,代表每一位在一战中牺牲的英国士兵,以纪念战争爆发一百周年。历时四个月,超过两万名志愿者参与其中,从零星的花朵开始,慢慢布置出一片片花簇,再连成伦敦人心中那片『血染的土地和红色的海洋』。当十三岁的童军哈里·海耶斯把最后一支虞美人缓缓插进地面,当年在这里集结出征的火枪团,转眼已是世纪云烟。


『血染的土地和红色的海洋』



齐柏林飞艇恐怕是伦敦城对一战最深刻的回忆。1915年5月底,一组飞艇悄然无息飞跃英吉利海峡,潜入泰晤士河的夜空。它们无视伦敦城薄弱的防空布置,自东向西投下超过一百颗炸弹。尽管这次轰炸只造成了几十个人的伤亡,但它超过160米的体长,就像一颗缓慢移动的巨大炸弹,给伦敦民众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尔后三年,伦敦经历了大大小小五十多次轰炸,但影响始终有限。或许是如德军所预期的那样,它的战略意义大过于军事意义,他们认为这个从未在英国战争史上出现过的武器,将带给伦敦人一种未知的恐惧,从心理上影响战争局势。但事实是,飞艇不但没有吓倒英国人,相反还刺激了他们发展防空军事力量。他们迅速研究出击落飞艇的办法,同时也部署了海军高射炮,加上空军的飞机,在1917年,成功迫使德军放弃飞艇部队。但飞艇的失效并没阻止德国人的战争野心。1918年一战结束前,德军派出新式轰炸机,对伦敦进行持续打击,虽然效果依旧不太明显,但它为二十二年后那场惨烈的伦敦大轰炸,埋下了最初的伏笔。



齐柏林飞艇与皮卡迪里建筑的对比 图片来源【Reddit.com




飞艇轰炸留在现代伦敦的痕迹,是隐藏在繁华都市中的三枚纪念牌。一块在东北边的哈克尼区,标记了第一枚炸弹落下的位置,另外两块都在市中心,纪念1915年9月霍尔本地区遭到的轰炸。落在女王广场的那一颗炸弹,震碎了不少窗玻璃,尽管周边有上千居民,万幸没有人受伤。而法灵顿街五十九号的仓库运气稍差,在这次轰炸中被夷为平地。除此之外,红狮路上的海豚酒吧还保留着一件『战争遗物』。如果你进入去点杯酒,别忘了看一眼吧台上停在十点四十一分的老时钟——那是8号当晚炸弹落入酒吧的时间。除了伦敦博物馆里陈列档案资料外,这些都是历史留下的证据。

1939年9月,英国宣布加入二战,与德国又一次兵戎相见。一年胶着之后,德国的轰炸机又一次降临伦敦。仅仅空袭第一天,德军就在伦敦东区投下了超过六百吨高爆弹以及上万颗燃烧弹,伍尔维奇大片仓库被引燃,伦敦东南郊区变成一片火海,第一个月,伦敦城死伤过万。三个半月间,阿道夫·希特勒的空军几乎毁掉了大半个城市。威斯敏斯特和玛丽勒本区的地标建筑都遭到严重破坏。白金汉宫、议会大厦、特拉法加广场、摄政街、贝克街、牛津街、苏活区……伦敦的政治、金融区域和交通枢纽,几乎都被德军的炸弹重点关照过。这一场持续了八个月的『闪电战』,造成三万人死亡,五万人重伤,是伦敦在二战中最惨烈的磨难。



伦敦送奶工,是『Keep Calm and Carry On』精神的直接体现 图片来源【The London milkman, 1940



但正如那幅『Keep Calm and Carry On』海报所传达出的坚定,英国人从未屈服于战争的困境。他们拥有在自由被侵犯时全力抵御的勇气,拥有在家园被摧毁后继续日常生活的乐观和决心。如果说还有谁的精神鼓励着他们在逆境中前行,那一定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的政治领袖——温斯顿·邱吉尔首相。

距离唐宁街仅几步之遥邱吉尔作战室,是伦敦惟一一个以他为主题的博物馆。在这里,你能用三个小时,感受他的传奇一生:无论是他临危受命担任首相的责任,还是在战争中展现的谋略和勇气,亦或是凭借二战回忆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才华,实在都太难用寥寥数笔勾勒清楚。约瑟夫·卡什为他拍的那张愤怒肖像,像极了永不服输的英国斗牛犬,这种鼓舞士气,奋力抗争的气质,直到今天仍然被人所津津乐道。这位与罗斯福、斯大林齐名的战时巨头,从那时起就已成为这个国家的精神象征。

而邱吉尔的地下内阁作战室,则是从二战中完整保存下来的遗迹。1936年,英国空军部在评估了可能的空袭后果之后,建议修建一个战时紧急政府中心。1938年定址后,这个秘密地下中心经历十五个月的建设,在英国宣布参战前一周正式投入运作。

现在财政部大楼前的作战室入口简单小巧,很难让人与那段壮烈的战争历史产生联想。但当你随着邱吉尔的脚步,一步一步走入地下,你突然就会感到近在咫尺的战意。你似乎能听到的头顶炸弹爆炸鼓动耳膜,闻到会议室因为内阁彻夜讨论而充满了雪茄的烟味,『通讯员』仍然在紧张的接听电话,解密电码,会议桌上的文件仍然按开会座次摆放。内阁作战室仿佛凝固了时间,定格了英国政府的战时模样。



同盟国三巨头:邱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 图片来源【StudyBlue




战争持续的六年里,这个作战室随时处于二十四小时运作状态。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军队宣布投降,二战正式结束,这里随即被封闭,直到1984年才又重新向公众开放。现如今,这里和塔桥边的贝尔法斯特号战列舰一起,成为二战迷的必访之地。

但很少有游客会注意到,梅费尔区的道恩街尽头,还有个备用地下作战室。1940年9月,『闪电战』刚刚开始,内阁成员认为现有作战室还不足以承受高爆弹的威力,随即联系铁路执行委员会,选定已经废弃了八年多的道恩街地铁站,改造成为一个临时的地下掩体。

伦敦交通博物馆现在还会不定期的组织废弃地铁站团游,道恩街车站也随之成为伦敦最知名的秘密。在这里你还能看到战时遗留的办公室、控制室、打字室、会议室,以及足够支持三十人的日常办公的生活设施。邱吉尔也曾在他的回忆录里提到过道恩街车站,这里的深度比内阁作战室更深,工作和生活不受干扰。只是这里始终还归属于交通系统,战争结束后,它没办法像内阁地下室一样变成博物馆,只能在厚重的历史尘埃中,慢慢又变回了无人问津的幽灵车站。2015年5月,伦敦交通局再次开放邀请,意图对道恩街车站进行商业开发,但无论它将以什么样的面貌重见天日,都会是一个充满着二战回忆的『老地方』。

1965年初,邱吉尔首相逝世,伦敦城为他准备了一场隆重的葬礼,也是迄今为止最后一场国葬。从威斯敏斯特修道院开始,邱吉尔的灵柩被护卫队缓缓运送到圣保罗教堂。整座城市气氛无比沉重,军机编队从伦敦上空飞过,塔桥边的炮声依然铿锵。沿途送别的人们脱帽致敬,他们的脸上是『闪电战精神』般的坚毅——几乎看不到眼泪,因为邱吉尔早已让这个国家这座城市的人深刻懂得,面对战争和死亡,也请『保持冷静,继续前行』,因为没有什么值得悲伤。



尤素夫·卡什为邱吉尔拍摄的经典肖像 图片来源【Examples of Exemplary Leadership by Winston Churchill in World War 2




上一节:【历史之城 · 日不落的帝国荣耀

回目录

下一节:【 第七艺术之城 · 他们是永远不死的英雄



——————————我是求赏/售书的小尾巴——————————

《伦敦性别男》创作简介:【嘤嘤嘤 · 不小心写了一本书。

如果您想要购买和保存全书,点击【扫描二维码】打赏4.99元即可,具体见链接内文末购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