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孩子向好的一个重要因素:父母是否愿意跟他们站在一起。
当你能够看到孩子的伤痛,为他挺身而出,他们才能真正学会保护自己、爱惜自己。
——鹿妈
孩子几岁开始练字?选软笔还是硬笔?
如何制定寒假练字规划?
12月24日
上午
9:00
点击
预约
直播
我们邀请到
知名书法家 程一墨老师
帮孩子培养写字习惯,解决写字痛点
每天只需花15分钟,就能让孩子写一手好字
▽▽▽
作者 | 可乐妈
来源 | 女儿派原创
最近,刷到了这样一段对话:
广西某街道上,一个身穿校服的女孩,歇斯底里地对妈妈哭喊:“我被打的时候,你问我是不是我自己的原因……”
而她的妈妈则坐在电动车坐上,手扶着车把,语气平静地反问:“为什么只打你?”
听到这里,女孩彻底崩溃了,更加激动地尖叫道:“你还问,你还问,我都说了,我无缘无故被打了,你怎么还问我?”
妈妈也来气了,高声质问女儿:“怎么她们都不挨打?只打你啊!”
她究竟是受了多大的委屈,经历过多少次孤立无援的境地,才会绝望地喊出再也不需要妈妈这样的话。
曾在网上看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孩子受了欺负宁愿自己忍着也不肯告诉父母?”
“因为我知道父母靠不住。”
“反正说了也只会被责备,被质问‘怎么就你受欺负’、‘别人为什么都好好的’。”
“我宁愿受欺负也不想听父母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当一个孩子在外面受了伤,而父母的第一反应却是数落、责备,甚至打骂,那么孩子自然会越来越沉默、无助。
《少年发声》栏目中,一个叫木途的女孩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在高一那年,木途被确诊为抑郁症和焦虑症,曾多次尝试自杀。
第一次被校园霸凌,发生在木途小学四年级,那时的她沉默内向,一天到晚都在看书。
有一回,几个班上成绩最好的女生莫名其妙地把木途的书包扔在地上,几个人围成一圈,对着书包又踢又打,还把她的书和试卷都扔到垃圾桶里。
木途告诉父母后,父母并没有当回事,反而说“你先得从你自己身上找点原因”、“为什么她们不搞别人,非要搞你”。
初中的时候,木途学习成绩不错,有个女生看不惯,便往木途的墨水瓶里倒酸奶,往她的椅子和书上面泼酸奶,还诬陷她推倒同学的椅子、书包等。
木途的爸爸甚至说:“反正快要中考了,你忍一忍就过去了。”
因为木途的成绩比舍友好,舍友开始孤立她,对她冷暴力。
她开始呕吐、失眠、记忆力衰退,手抖得最严重的时候,连笔都拿不起来。
心理专家李玫瑾教授曾说:
“孩子的感受,很多时候都是父母的态度决定的。”
那个小小的孩子,恐惧于他人的暴力和恶意,又在向父母求助后迟迟无法得到安慰和公平。
只能在羞辱、痛苦和无望解决的恶循环里,陷入极端而绝望的死胡同里,把枪口对准自己。
将一只小狗装在笼子里,笼门锁死,拉下蜂音器,笼子就会被弱电流电击,小狗则被电得打滚。
但渐渐地,小狗发现自己无法打开笼门,就会放弃逃离,瘫在地上绝望地等待下一次电击。
此时,即便打开笼门,小狗也丝毫没有想要逃跑的想法了。
同样的,每个孩子受伤时,都会下意识地寻找能够摆脱痛苦的出口。
但如果父母一次次忽略孩子的困境,甚至指责孩子的问题,最终,孩子就不会再对父母抱有期待,而是选择让自己在痛苦中孤独地沉沦。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金伯莉·布雷恩曾在书中规劝万千父母:“一定要重视孩子受欺负的问题……要让孩子知道,保护他是你作为父母的重要任务。”
15岁的博主王南皓在视频里曾讲述过自己身边的两件事。
小学的时候,这个男同学看起来弱不禁风,说话又像女生,所以经常有一群男生喜欢围着他给他起外号。
男同学的妈妈得知后,气势汹汹赶来学校,非要找出是谁给自己孩子起的外号。
就在男同学妈妈“无理取闹”了一通后,班里再也没有人敢欺负这个男同学了。
因为身材原因,小胖总是被班里人嘲笑,可小胖的爸妈却说:“小孩子之间打打闹闹,没什么大不了的。”
因此,班里的孩子更加得寸进尺,把小胖的书扔进了厕所。
小胖很委屈,哭着说:“我连书都没有,怎么能考得好?”
结果小胖的父母不仅没有安慰儿子,还训斥他:“为什么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哭,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
在王南皓看来,一个孩子是否会遭遇霸凌,从来不是看家里的条件,而是在于父母能否为孩子撑腰,成为孩子的依靠。
女儿尖尖因为正义感和邻居小孩打了起来,被对方家长找上门时,尖尖爸是这么做的:
既不指责,也不怪罪,而是先表示女儿在打斗中也受了伤,不能把责任都推到她一个人的头上。
生活中,无论女儿受什么委屈,只要尖尖爸知道的,都不会视而不见,而是和女儿一起解决问题。
也正是这样,尖尖才会成长为一个自信、乐观的女孩,和爸爸也是无话不说。
作家麦家说过,童年是想剪也剪不断的尾巴,是留在水泥地上无法消失的痕迹。
影响一个孩子向好的要素,很多时候并不在于父母纠正了孩子多少行为,也不在于父母灌输了孩子多少道理,而在于父母是否能跟孩子站在一起。
鲁迅先生说:“父母的意义不在于提供物质的富足,而在于让孩子在想到他们时,内心充满力量和温暖,激发克服困难的勇气,从而体验到生活的真谛和自由。”
只有当父母成为孩子坚强的后盾,孩子才能有不惧风雨的底气和勇气。
有一天,朋友给女儿洗澡时,发现女儿后背上有很多黑色的小点,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后桌的男生上课扎的。
男孩的家长口头上道了歉,可结果第二天,女儿的衣服却被男生用刀划出了个大口子。
要不是正值秋季,孩子衣服穿得厚,女儿肯定就受伤了。
对此,男孩家长摆出了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说:“不就是想要钱吗?赔你就是了。”
朋友不愿意把事情闹大,接受了对方的赔偿,选择了息事宁人。可男生却得寸进尺,在女儿穿新衣服上学后,又故意用墨水弄脏了女儿的衣服。
这下朋友被彻底激怒了,在咨询过专业律师后,她开始了反击:
第二步,
跟班主任打好招呼,提出家校合作一致反对校园暴力,并得到学校支持;
第三步,
找了两个愿意作证的同学,然后报警,称:“孩子在学校遭到霸凌,精神上受到伤害,需要警方介入”。
警方按照程序,开着警车来到学校,将涉事学生、家长、老师、年级主任与主管副校长都叫到了一起,了解情况。
看到这么大的阵势,熊孩子顿时痛哭流涕,熊家长也呆若木鸡。
事情发生后,男生再也不敢碰朋友的女儿,平时在班级里也消停了不少。
这个世界不会总是充满阳光和鲜花,当孩子窥见人性的阴暗,被他人的恶意所伤时,他们能够依靠的就只有父母。
只有当孩子知道,自己身后并不是空无一人时,他们才能有勇气直面生活的风雨。
相比考100分,当我们把孩子第一次送进校门的那一刻,要一遍遍对孩子重复的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