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同写意
一个以新药创制为核心,汇集国内一流研发精英的大型交流与价值分享平台。“同筑技术人生路,写意中国新药魂”是同写意的初衷与愿景。秉承汇集“一线、一流”,讲求“实用、实在、时效”的原则。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同写意

丙类目录对创新药意味着什么?专家们这么看

同写意  · 公众号  ·  · 2025-01-25 17:37

正文

大会由 金力院士 领衔,聚焦“创新科技成就未来健康产业”,旨在汇聚全球科学与产业精英,共创大湾区健康产业发展新机遇。 欢迎报名!



丙类目录的推出,对整个医保支付体系以及医药产业的发展来说,怎样去强调它的重要性都是不过分的。


国家医保局于1月17日召开“保障人民健康,赋能经济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官宣2025年内将发布第一版丙类药品目录。


1月22日,“药创新”组织了“ 丙类目录将发布,对创新药意味着什么? ”的线上直播论坛。邀请了三位重磅专家,共同探讨丙类目录的重大意义和影响。




专家介绍

龚 刚: 北京慧保福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评审专家、曾任泰康养老助理总裁、阳光人寿助理总裁

于保荣: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研究中心主任

杨 松: 天风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医药首席分析师



1
丙类目录的定位是什么,

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Q:丙类目录作为基本医保药品目录的有效补充,如何理解它的总体定位?

于保荣教授: 我国是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对于医保来说,是保基本广覆盖,目前的甲类和乙类目录保障能力有限,没有办法理想化的覆盖所有药品。对于商保公司来说,对于药品不是十分精通。而对于医保来说,懂药品也懂药企。所以丙类目录相当于医保制作一个大菜谱,然后商保公司来选择什么菜。

总体而言,丙类目录的定位,其实是 医保和商保之间打通的一个抓手,医保发挥自己医药上的专业能力,制定这个目录,商保选择起来也比较省事儿。

Q: 哪类药品有望纳入丙类目录?黄心宇司长会上提到了:丙类目录聚焦因超出“保基本”功能定位,暂时无法纳入医保目录,但是创新程度很高、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患者获益显著的药品。如何理解这句话?

于保荣教授: 目前我们的医保谈判中,有一个大家都默认的规则,就是 “50不谈30不进” 。即年治疗费用超过50万的药,医保是不会和你谈判的;而谈了后超过30万的药,也进不了医保。这其实就是医保的保基本原则。

所以,目前有一部分临床上公认治疗效果非常好的药,目前不在医保里,比如CAR-T。价格超过100万元,当然进不去。这些就属于创新程度很高、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患者获益显著的药品。

此次的丙类目录,从医保角度讲,也是 建立一个新的通道 ,一些高价但疗效好的药,也可以先放在丙类目录里,后续可以再考虑逐渐进入甲类和乙类目录。这对于药企来讲,也会有一个长远的期待。


2
买单人商保如何考量?

Q: 商保对创新药的报销,目前的现状是怎样的?丙类目录相关健康险的有效落地,还需要哪些条件配合?

龚刚总: 2023年整个商业健康险的保费收入是9000亿,2024年预计是突破1万亿。这里面一半左右是重疾险,真正走费用、报销型的纯医疗险只有四五千亿。为什么纯医疗险的占比只有一半左右,主要原因就是 保险公司控费能力不足

目前的商业健康险,保险公司使用的是 两个同目录 。同药品目录,就是和目前医保的甲类和乙类目录相同。同诊疗项目目录,即和定点医院的治疗范围一致。两个同目录也是反映出保险公司的控费能力不足。

而目前突破了甲类和乙类目录的健康险产品,只有两个险种。一个是 百万医疗产品 ,一个是 惠民保 。百万医疗产品全行业保费规模1000-2000亿,惠民保大概200亿。这两个产品都有特药目录,但特药报销额占筹资额的比例还是比较低的,而各地惠民保中特药目录的药品种类平均也只在30种左右。

丙类目录出台是很好的,但是 落地执行仍需要各部门的配合,对进展速度不能预期太高 。比如保险的直保公司经营商业健康险产品,通常不会百分之百风险自留,都会按照一定比例去做分保,需要再保险公司的支持。

在多部门协作上,医保局出了丙类目录后,不能是单独行动,也需要 三医联动 ,即医疗、医保、医药三个领域的协同推进。比如,保险公司是归金融监管总局管,需要它来配合。开处方的医生是归卫健委管,也需要卫健委的协同。也就是说,不仅是发布一个目录,后面还有很多的细节和配套的工作。

另外,在健康险定价上,我们知道,保险是通过大人群来分散风险的。 性价比合适的产品才能够精准的触达到被保险人,他愿意掏钱包来买。 只有买的人越多,才能筹集越多的资金。这个需要进入丙类目录的药企拿出更有诚意的定价,这样保险设计出的产品才有吸引力。

在采购量上,医保局编这个目录,后续保险公司能有多大的采购量,目前还是不清楚的。

Q: 丙类目录的推出,对商业健康险产品设计会产生哪些影响?目前在打通丙类目录和商保产品之间还有哪些障碍?

龚刚总: 目前医保局和保险公司之间,数据还没有实现很好的共享和打通,但已经在往这个方向努力了。

从保险公司的角度看,高价创新药对应的疾病发生率是多少,临床治疗的规范诊疗路径是怎样的, 保险公司都需要用这些数据去设计产品,平衡净保费收入和净赔付支出。 更多数据的打通才能让保险公司设计出适合的产品,不然,比如开发出来的产品贵了,买的人少了,就不能形成大的支付量。

药品目录中数量越大,意味着保险公司保障的责任范围越多,那么相应赔付也更多,就要有更强的筹资水平。

我们在往一个好的方向上走,但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所以大家不要期待一蹴而就。 如果4月份开始着手制定丙类目录,假设9月份公布,则保险公司的产品开发也需要一个周期, 可能明年才会推出相应产品。


3
给创新药企带来哪些机会?

Q: 丙类目录的出台,会给创新药企带来哪些机遇?

杨松总: 丙类目录的推出,对整个医保支付体系以及医药产业的发展来说, 怎么样去强调它的重要性都是不过分的。

从创新药企经营的角度来说,公司更多的是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的价值最大化。医保一直在讲支持真创新,核心逻辑就是药企要有好东西拿过来。好的药,可以先进丙类目录,在里面呆一段时间,再考虑进甲类或者乙类。所以, 丙类目录我的理解是药企获得了一个新的选项。

Q: 丙类目录是否会影响药企的研发策略和市场准入计划?

杨松总: 我理解这个问题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研发方面,一部分是销售方面。从研发角度讲,我觉得影响很小。药企在定研发策略的时候,不会特别考虑竞争对手的产品到底在哪个目录。但是 在销售策略上的制定上,肯定会有很大影响 ,因为药企它多了一个选项。药企会从药品的生命周期,考虑如何商业价值最大化。第一种选择是就呆在丙类目录里,不去基本医保了。第二种选择是先在丙类目录呆一段时间,后续再考虑进基本医保目录。所以,从策略角度看,药企选择变多了。


4
大家最关心的药价问题

Q: 丙类目录的商保结算价格,将由国家医保局组织商业保险公司与医药企业协商确定。药价未来会是怎样?

杨松总: 价格肯定是目录当中最核心的部分。商保和药企会协商定价。用“协商”这次词,就说明行政的意味弱了一些。丙类目录相当于一个小试验田,给大家一个探索空间。我个人预测这次目录中的药品品种不会超过50个,在这样的数量下,会有很多可探索的思路。

于保荣教授: 前面集采国谈的时候,会有新闻报道说,药品平均降幅50%多。这次因为是商保的目录,而且不带量, 我觉得整体降幅应该会低一些, 我个人猜测也许是降20%-30%。

龚刚总: 商保公司是真正的买单人,丙类目录出来,需要考虑开发什么样的保险产品,对应什么样的人群。惠民保已经先行一步,但是做的规模太小了。而且惠民保的特点是对于年龄、性别等不同人群都是同样的费率,这些可以在未来丙类目录对应的健康险里进行完善。不同人群对应不同的风险,也对应不同的支付能力,这些都可以进行分层设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