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荐一篇最新发表在SMJ上的论文《平台转型中的战略决策:以诺基亚为例(2010-2011)》。在数字化时代,平台经济的崛起彻底改变了传统行业的竞争格局。数字平台不仅模糊了行业边界,还通过生态系统模式重新定义了价值创造和企业竞争力,这给传统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该研究聚焦企业在面临平台转型时的战略决策过程,特别是高管团队的情绪动态如何影响最终的战略选择,揭示了在平台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高管如何应对挑战并做出关键决策,以及情绪因素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作者以诺基亚 2010-2011 年放弃自有操作系统并最终选择微软 Windows 平台为案例,通过扎实的案例研究方法揭示了这一过程的复杂性。研究数据来源广泛,包括对诺基亚内部高管、董事会成员和外部顾问的 97 次访谈,涵盖 65 名不同层级的受访者。此外,研究者还参考了大量公开文献、新闻报道、公司内部文件以及相关书籍等。这些丰富的数据使得研究得以重建诺基亚高管团队在这一时期的决策过程。数据分析采用了扎根理论的方法,通过开放式编码,从访谈文本中提取出情绪动态与战略决策之间的关系,从而逐步形成理论框架。
研究发现,当新平台型竞争者如苹果和谷歌进入市场时,诺基亚高管团队长期持有的行业核心假设被颠覆,导致了“存在性焦虑”,即管理者在面对根本性行业变化时所产生的强烈不安和迷茫。研究揭示了情绪在战略决策中的三大影响机制:一是高管团队对企业在单个平台内部竞争力的短视评估,忽视了平台间的整体竞争力;二是企业边界的重新界定引发了身份认同危机,外部平台的选择使诺基亚失去了对核心业务的掌控感;三是潜在合作伙伴的情绪共鸣,微软的积极态度与谷歌的傲慢形象对高管团队的情绪产生了显著影响。最终,这些情绪因素导致了决策过程从理性分析逐渐转向“情绪漂移”,即高管在情绪驱动下选择了更具情感吸引力但战略上存在风险的微软 Windows 平台,而这一选择在事后被证明是灾难性的。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at platform transitions: The case of Nokia (2010–2011)
Timo O. Vuori, Michael L. Tush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