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ZaomeDesign
设计 · 美学 · 思考 · 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庞门正道  ·  先有名,后有利。 ·  2 天前  
字体设计  ·  插画教程:教你4步画出绝美侧脸 ·  4 天前  
优秀网页设计  ·  今天元宵节!网友用汤圆为哪吒重塑肉身! ·  3 天前  
阿昆的科研日常  ·  Matlab、Visio中的位置与尺寸—论文 ... ·  3 天前  
阿昆的科研日常  ·  Matlab、Visio中的位置与尺寸—论文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ZaomeDesign

SANAA荣获2025年RIBA皇家建筑金奖

ZaomeDesign  · 公众号  · 设计  · 2025-02-14 09:30

正文

SANAA wins 2025 RIBA Royal Gold Medal 西泽立卫与妹岛和世 © Aiko Suzuki


近期, 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宣布, 2025年皇家建筑金奖将授予日本SANAA建筑事务所的联合创始人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 该奖项是由英国国王授权颁发的建筑界最高荣誉,旨在表彰SANAA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深远影响,特别是其“简洁、轻盈与精致”的设计理念。


RIBA 2025年荣誉评审委员会表示, SANAA通过其独特的设计语言,创造了一种具有全球共鸣的“通用建筑美学”。 其作品在创新与地域文化的结合上取得了独特平衡,既体现了前卫的探索精神,又尊重当地的文化与环境特点。评审特别强调,SANAA的建筑作品,如纽约的新博物馆和瑞士洛桑的劳力士学习中心,创造了既具功能性又富有诗意的宁静空间。


RIBA指出,这些作品常常以简约的外观呈现,并与精心设计的内饰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 “简约与复杂性之间的平衡” 哲学。


图片

SANAA 事务所由 妹岛和世 西泽立卫 于1995年创立于 东京都品川一个改造旧仓库中 ,2004年,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以“21世纪金泽美术馆”赢得了当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金狮奖。2010年,又一起荣获了象征建筑领域最高荣誉的普利兹克奖。

除了对结构和设计的关注,他们把目光放到居住群落,着眼于环境与业主的个人需要, 经过细致的研究,加上直觉的感受构成SANAA独有的设计语言。


京都西野山集合住宅 © Iwan Baan

京都西野山集合住宅 © Iwan Baan

他们的设计的大部分建筑是白色的。之所以选择白色,是因为希望建筑是没有阶级的。用白色的墙面,透明的玻璃,纤细的柱子,自然的采光,流通的空气等去创造一种匀质、透明、通透的感觉,让人们意识到 建筑中不同部分的关系以及建筑和自然和人的和谐关系。

SANAA希望所设计的建筑可以创造出一个自由的公共空间,光线平和地漫射到空间的每个角落,让人享受在建筑中自由和舒适的时光。就像公园一样,大家带着不同的目的来公园,但同样享受在这个共享空间里的时光。


21世纪金泽美术馆(2004)


图片
纽约新当代艺术馆(2007)

除了摆脱传统固有模式,他们也为应对复杂环境提供实用又灵活多变的设计。 他们在项目中大量使用玻璃等透明材料,构成交错渗透的空间,将人们从对建筑空间固有的体验与透明观感中解放出来。 在SANAA多年的实践中,他们的基本理念深刻影响了年轻一代建筑师。

深圳海洋博物馆国际竞赛 © SANAA

Grace Farm © Dean Kaufman





01

巴黎莎玛丽丹百货大楼更新

La Samaritaine / SANAA



La Sam aritaine © Simón García | arqfoto

莎玛丽丹百货公司 (La Samaritaine) 位于巴黎第一区,开业于1896年,由欧内斯特·科尼亚克与他的妻子玛丽·路易丝·简创立。 最初以新艺术运动风格建造该楼的建筑师 弗朗茨·乔丹 (Frantz Jourdain) 是发源于1870年的 百货大楼建筑类型「Grand magasin」 的开创者,这种在一栋建筑内可以买到所有日常所需的商业体一经推出即被顾客疯狂追捧。


La Sam aritaine © Simón García | arqfoto


La Samaritaine © Jared Chulski

La Sam aritaine © Simón García | arqfoto

建筑师 亨利·索瓦 (Henri Sauvage) 后于 1933年以新装饰主义的审美原则重新设计了玛莎丽丹百货大楼 。大楼历史蕴涵丰富,体量十分庞大,从里沃利街延续到卢浮宫码头街,俯瞰塞纳河。

La Sam aritaine © Simón García | arqfoto

La Sam aritaine © Simón García | arqfoto

La Sam aritaine © Simón García | arqfoto

一百年后,这艘百货巨轮在时代激烈的竞争中由于经营不善持续亏损于2005年关闭,LVMH路易酩轩董事长伯纳德·阿尔诺 (Bernard Arnault) 收购了辉煌不再的百货公司,并与 SANAA 携手对其进行改造,使其重现生机。 作为建筑艺术大师,SANAA拥有与弗朗茨·乔丹、亨利·索瓦相同的秘密武器,那就是创造力。

La Samaritaine © Jared Chulski

La Samaritaine © Jared Chulski

La Samaritaine © Jared Chulski

修复后的玛莎丽丹被赋予了时髦的当代建筑风格,巨大的垂褶状玻璃表皮反射着里沃利街景 (rue de Rivoli) ,无时不刻不在上映巴黎这座城市的经典风貌。 在建筑内部的核心区域,一条点缀着绿荫与玻璃天井露台的室内步行街让顾客尽情领略塞纳河旖旎风光,并俯瞰塞纳河上巴黎现存最古老的桥—— 新桥
La Samaritaine © Jared Chulski

La Sam aritaine © Simón García | arqfoto

La Samaritaine © FRENER & REIFER

La Samaritaine © FRENER & REIFER

经过精心修复,大楼重现往日光彩,游客得以重新游览这个融合新艺术运动风格与新装饰主义的建筑遗产, 感受恢弘的玻璃屋顶与镶嵌在铁框中金碧辉煌的壁画带来的冲击与震撼

SANAA在修复工程中设计了一条 「玛莎丽丹长廊」 ,人们在这条环绕整座建筑的崭新街道进行社交购物活动。 长廊连接了3个通高庭院,其中一个为现存,另外两个为最新加建。 每一个庭院都经过独特的设计,可以看到天幕,为室内活动区域提供了交替空间。

这条全新的巴黎长廊, 在物质实体与象征意义上都可以看作是一条纽带 ,连接着由索瓦日设计的俯瞰塞纳河的历史遗留立面,与SANAA重新设计的面向里沃利街道的全新立面。

La Samaritaine © Jared Chulski

La Samaritaine © Jared Chulski
La Samaritaine © Jared Chulski

La Samaritaine © Jared Chulski

SANAA设计的里沃利街立面让古老的玛莎丽丹百货大楼重焕生机。 玻璃表皮用柔和的卷曲回应着周边窗户的韵律与尺度,维持着整条繁忙商业街的联结感。

为了更好地巩固街景一体感,城市文脉反射在新加建的玻璃上, 周边环境在映射中变形扭曲,表皮最终呈现出历史遗迹与当代景观的微妙融合。

由此, SANAA达成了在修复与新建的两部分建筑之间的和谐。

La Samaritaine © Jared Chulski

La Samaritaine © Jared Chulski

La Samaritaine © Jared Chulski





02

米兰博科尼大学新校区

Bocconi University / SANAA

Bocconi University © Iwan Baan

米兰博科尼大学成立于 1902 年,多年来经历了多次扩建和翻修。由 普利茨克奖获得者 妹岛和世以及西泽立卫 带领的 SANAA 建筑事务所 设计的新校区, 充满了曲线并覆盖着闪亮的金属表皮,这与传统典型的校园建筑规划的轴线关系和方正的体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些建筑的弯曲形式像内部器官一样相互关联, 再现了历史悠久的米兰宫殿的门廊与回廊。 SANAA在现代风格的建筑中创造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庭院和花园, 使其成为建筑和公园之间的一个过渡区域。

Bocco ni University © Università Bocconi

Bo cconi University © Ottavio Tomasini

Bo cconi University © Ottavio Tomasini

Bo cconi University © Ottavio Tomasini

Bo cconi University © Ottavio Tomasini

这座 透明的校园 完全对城市开放,最大的两个特点是“透明”和“绿色”,建筑根据周围的城市肌理和尺度进行设计, 拱形游廊、柱廊和开放空间将会使建筑与周边的环境更和谐 。在这片35000平方米的用地中, 只有一半面积被新建筑占据,其余的则专门用于室外区域和绿化空间。

围绕着用地的是面积达21500平方米的公园,里面遍植橡树、角树、黑杨和榆树等各类树木。 在这个未来的城市学院中,这层由茂密植被构成的“外壳”内,知识在此融汇交流。


Bocconi University © Iwan Baan

Bocco ni University © Università Bocconi

Bocconi University © Iwan Baan

Bocconi University © Iwan Baan

Bocconi University © Iwan Baan

Bocconi University © Iwan Baan

建筑主要分为三组,第一组是管理学院的三座建筑,是这座学校的主要功能区;第二组是体育和休闲娱乐设施,可以对校外开放,包括奥运赛场标准尺度的游泳池、体育馆和健身中心;第三组是宿舍区,可以为超过300名学生和员工提供住宿。 外墙由波浪起伏的半透明表皮覆盖,始终贯穿着透明性和开放性的感觉。建筑屋顶也设计了屋顶花园与太阳能板。


Bo cconi University © Ottavio Tomasini

Bo cconi University © Ottavio Tomasini

Bo cconi University © Ottavio Tomasini

Bo cconi University © Ottavio Tomasini

Bo cconi University © Ottavio Tomasini

Bo cconi University © Ottavio Tomasini

Bo cconi University © Ottavio Tomasini

Bo cconi University © Ottavio Tomasini

Bocco ni University © Università Bocconi
Bocconi University © Iwan Baan

Bocco ni University © Università Bocconi


Bocco ni University © Università Bocconi






03

瑞士劳力士学习中心

EPFL Rolex Learning Center, Lausana / SANAA


EPFL Rolex Learning Center, Lausana © Iwan Baan

是什么造就了一座 伟大的建筑 在古代,是比例 与对称,直到上世纪一些跨时代的建筑作品横空出世,才打破这种古典教条。

EPFL Rolex Learning Center, Lausana © Iwan Baan

▲点击观看项目 视频

跨入21世纪的前十年,SANNA的 劳力士学习中心 (Rolex Learning Center) 落成,仿若天 外来客。在这个年代,伟大建筑不再局限于某种固定特征,它可以凭借很多手段成为杰作。有些通过运用开创性的科技与材料做出令人惊叹的形式,有些则着眼于绿色节能。或者就像现代大师说的那样, “魔鬼在细节之中”

EPFL Rolex Learning Center, Lausana © Iwan Baan

EPFL Rolex Learning Center, Lausana © GIOVANNI AMATO

© GIOVANNI AMATO

劳力士学习中心,无疑是来自SANAA事务所——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的杰作。 尽管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 但瑕不掩瑜的是,贴近地面波浪般浮动的结构依然宣示着它前瞻的杰作底色。

这座劳力士学习中心建成后作为久负盛名的 洛桑理工学院 (EPFL) 的活动中心,在校区原本“平平无奇”的建筑群中十分突出。学习中心包括图书室、学生工作室、餐厅、咖啡厅,开放、 绵延的建筑体量占地215000平方英尺。地下层有车库及藏书空间。

EPFL Rolex Learning Center, Lausana © Iwan Baan


© GIOVANNI AMATO

习中心在方形的平面上布满大小不同的天井孔洞,很 容易让人联想到一片厚切瑞士奶酪 天井让建筑室内充满阳光,其中比较大的孔洞充当了入口,坡形的体量延伸至地面,访客必须穿过悬空的玻璃立面才能抵达入口进入室内。 经过抛光技法处理过的混凝土板在阳光漫射下富有光泽。

混凝土板部分可以达到3英尺厚,事先由1400块精确搭建的模板浇筑而成 。11座跨度达到280英尺的加强混凝土拱支撑起多种曲度。建筑最大的天井位于东南角,其曲率形式需要承重墙与柱的支撑,拱顶在地基处的预应力处理也可以为楼板提供额外的支持。

EPFL Rolex Learning Center, Lausana © Alain Herzog

EPFL Rolex Learning Center, Lausana

屋顶巨浪般起伏,回应着11英尺高的连续混凝土楼板。在地面与天花板之间鼠褐色的毯状覆层随着流线的推进变为粗糙的白色吸音层, 建筑与不远处的阿尔卑斯山自然风光相互映衬,美得超凡脱俗 。建筑贴合地面低矮连续的形态,来自室内与天井庭院的视线相通,从上方视角看又是一整片连续平面。

© GIOVANNI AMATO

EPFL Rolex Learning Center, Lausana © Sergio Pirrone

© GIOVANNI AMATO

建筑的特点正在于此,在这个空间中漫游的体验非常神奇,与在传统建筑中的水平、垂直运动感知完全不同。

但同时,这种反常识的体验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建筑的缺陷。 单层坡状的结构并不贴近人们对建筑可达性的认知范例。虽然这里没有太多门与墙,但是充满了坡道与电梯,扶梯。 在建筑内的漫游体验就像在登山一样。

© GIOVANNI AMATO


© GIOVANNI AMATO

EPFL Rolex Learning Center, Lausana © Iwan Baan

没有分体部分,建筑需要通过其他方法区隔功能。图书馆与餐厅的桌子从阶面升起,被斜坡上同样大块头的扶手栏杆环绕。 环形的小隔间包围着办公室,在排布紧凑的隔间间隙与隔间顶部与天花之间都形成尴尬的剩余空间

带有坡度的地形原本是为了区分空间,由于这种划分并不十分明显,有些区域被用分隔带隔开。视听室后面的大片空间坡度过大无法承担任何功能。 这一切仿佛在说,在这个建筑里,“高效率的平面布置”是上个世纪老掉牙的事物。

被称为「泡泡」的一系列学生工作室用玻璃创造私密性。不幸的是,这种玻璃既不像SANAA过往作品俄亥俄托莱多美术馆那样曲度精确,也不是纽约 Derek Lam 精品店那种漩涡状的亚克力。缩减的工程预算表明 「泡泡」使用了一种更廉价,通透性差些的平板玻璃拼接而成

EPFL Rolex Learning Center, Lausana © Iwan Baan

EPFL Rolex Learning Center, Lausana © Iwan Baan

EPFL Rolex Learning Center, Lausana © Iwan Baan


建筑中到处都可以找到预算缩减的证据 ,原本应该出现的结构都缺失了。原本天窗可以帮助建筑自然通风并达到瑞士严格的能耗标准,但建筑以混凝土全部覆盖屋顶。从地面向上延伸的闪闪发亮的「泡泡」结构无疑阻碍了室内外的空气流通。

大多数来参观建筑的访客、好奇的公众, 往往会忽视这座建筑的上述缺点 。EPFL与周边大学的学生也努力克服了这些不适,图书馆、工作室挤满了人,将豆袋般的椅子充分利用打造出自己的学习天地。

劳力士学习中心对它的使用者来说无疑是一个让人灵感迸发的场所,但是这并不能掩盖这座建筑缺陷重重的事实, 也肯定达不到SANAA的最高水准 。SANAA事务所野心勃勃的设计在项目开始就被掣肘,只能一步步退让。

让我们再回到那个历久不衰的问题: 如果无法在现实施工条件与预算下达成设计概念的完成度,建造建筑还是一个值得让人追求的事情吗?

只要我们还期待未来伟大建筑的出现,那回答就会是,「是的」。


© GIOVANNI AMATO

EPFL Rolex Learning Center, Lausana © SIMONE BOSSI





04

德国埃森关税同盟设计与管理学院

Zollverein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Design / SANAA

Zollverein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Design © Christian Richters

关税同盟设计与管理学院 位于德国鲁尔区中心的埃森市,曾经因煤炭产业而繁荣,也因煤炭资源的枯竭而衰败。1988年,关税同盟关闭了位于城市北部区域的联合采矿企业。若干年后,这家公司的旧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激活了区域旅游业发展,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与观光项目的建设与开发。

Zollverein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Design © Rasmus Hjortshøj - COAST

Zollverein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Design © Rasmus Hjortshøj - COAST


Zollverein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Design © Thomas Mayer

Zollverein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Design © Rasmus Hjortshøj - COAST

关税同盟设计与管理学院是由库哈斯设计的总体规划的一部分,也是这块历史场地上第一座新建建筑。建筑主体是一座边长35米的正方体,造型与周边Schupp、Martin Kremmer于1932年设计的结构相呼应。

Zollverein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Design © Rasmus Hjortshøj - COAST

Zollverein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Design © Rasmus Hjortshøj - COAST

Zollverein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Design © Rasmus Hjortshøj - COAST

Zollverein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Design © Rasmus Hjortshøj - COAST

建筑共有4层,可提供教学、研究活动,1200平的屋顶花园可以俯瞰整个工业基地。地面一层设有接待中心,容纳196人的礼堂,自助餐厅以及一处小型展览区域。二层有十米高,包含工作空间。三层与四层分别是设有学习区与报告厅的图书馆,以及纤薄玻璃围合的不同尺度的办公室。

Zollverein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Design © Rasmus Hjortshøj - COAST

Zollverein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Design © Rasmus Hjortshøj - COAST

Zollverein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Design © Rasmus Hjortshøj - COAST

Zollverein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Design © Rasmus Hjortshøj - COAST

Zollverein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Design © Rasmus Hjortshøj - COAST

为了最大限度使用建筑面积,有150个大小不同随机排列穿孔的外部围墙、两根细长圆形截面钢柱与三个核心筒共同承重。设计人员尽可能减小围墙厚度并取消保温层,采用主动保温系统,隐藏在墙内的管道网络让水从地下抽出使外墙温度保持在27摄氏度。混凝土板与塑料球的组合减轻楼板重量,板的厚度大幅减少仅有50厘米,而加固后可以产生16米的跨度。

Zollverein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Design © Rasmus Hjortshøj - COAST

Zollverein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Design © Rasmus Hjortshøj - COAST

Zollverein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Design © Rasmus Hjortshøj - COAST

Zollverein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Design © Rasmus Hjortshøj - COAST





05

直岛渡轮码头

Naoshima Ferry Terminal / SANAA

Naoshima Ferry Terminal  © Rasmus Hjortshøj - COAST

濑户内海将太平洋与日本海连接起来,是分隔日本列岛三个主要岛屿的水域。在四国地区的三千多个岛屿中,直岛是一个传统的渔场,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而闻名,自建国以来已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和艺术活动中心。1992 年建筑师由安藤忠雄设计的当代艺术博物馆落成,该博物馆珍藏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并在岛上的不同地区拥有众多装置艺术展览。

© Shinkenchiku Sha

© Rasmus Hjortshøj - COAST

© Rasmus Hjortshøj - COAST

直岛以旅游业为主要经济来源,渡轮交通十分普遍。新建的渡轮码头,可以将主要的海上通道集中起来,从而改善直岛与全国其他地区的联系。码头的选址靠近博物馆和沿海自然公园,位于岛南一个被称为宫之浦的地区,那里有一个传统的渔港。

© Rasmus Hjortshøj - COAST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