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 刘凯 北京报道
2025年2月4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238.SH,下称“广汽集团”)正式对外宣布了其新一任董事长的任命。
根据广汽集团第六届董事会第80次会议的决议,曾庆洪因达到退休年龄,已正式辞去广汽集团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以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委员的职务。与此同时,广汽集团董事会决定由现任广汽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冯兴亚接任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一职。
在业内看来,此次人事调整不仅是广汽集团内部的一次重要人事变动,更是其持续推动公司治理结构优化、深化领导力传承与培养战略的关键举措。此举旨在确保广汽集团能够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通过新老交替实现管理团队的平稳过渡,进一步激发组织活力与创新潜能。
“老兵”退休
在正式公告中,广汽集团董事会高度赞扬了曾庆洪在其任职期间所展现出的领导力和对企业发展的贡献,并对此表达了感谢。回顾曾庆洪超过40年的职业生涯,他的足迹不仅遍布了广州客车厂及广汽集团的多个关键岗位,而且每一步都坚实地烙印着他对汽车行业的深厚情感与不懈追求。
早在1999年,曾庆洪便出任广汽本田党委书记、董事及执行副总经理等重要职务。他在任期间,不仅成功推动了广汽本田的迅猛发展,还深化了合资项目,并有力地推动了广汽丰田项目的顺利落地。2005年,曾庆洪从广汽本田调任广汽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肩负起公司股份制改革和自主品牌发展的重任。
2006年,广汽集团在曾庆洪的主导下成立了广汽研究院,并于2007年开始大力加强自主品牌项目建设,最终在2008年成功创立了广汽乘用车。广汽传祺的迅速崛起,正是这一系列战略决策的最好证明。数据显示,自2010年成功推出以来,广汽传祺曾连续6年以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85%的惊人速度,稳居中国品牌增速榜首。到2024年,广汽传祺全年累计销量已达41.5万辆,实现了同比正增长2%的稳健业绩。
2016年,曾庆洪担任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他带领广汽集团加速新能源转型,展现出非凡的决断力和前瞻性。2017年,他亲自推动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的批准和建设,围绕“智能制造+创新研发+生态小镇”三大领域进行全面布局,总投资额超过450亿元。作为广汽集团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载体,广汽埃安在他的引领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领域,广汽集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出了基于石墨烯的超级快充技术、续航可达1000公里的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以及夸克电驱等一系列行业领先技术。
在智能化方面,广汽集团更是抢占先机,早早布局自动驾驶技术。曾庆洪亲自指导自研了“多传感融合”和“无图纯视觉”两大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并成功孵化了智慧出行平台如祺出行。
汽车分析师王坤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曾庆洪在广汽集团的职业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对企业发展的深远影响将长期存在。他的领导风格、战略眼光和决策能力,都为广汽集团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冯兴亚接棒
事实上,自2024年7月以来,关于冯兴亚即将接替曾庆洪担任广汽集团董事长一职的消息便不绝于耳,这一人事变动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与热议。
公开资料显示,冯兴亚出生于1969年8月,拥有丰富的汽车行业工作经验。早在2004年,他便出任广汽丰田销售部副部长,凭借在车企积累的深厚经验和卓越能力,冯兴亚很快便在业界崭露头角。2007年,他升任广汽丰田副总经理,2008年7月,又进一步升任广汽集团副总经理,并兼任广汽丰田董事、执行副总经理,开始在广汽集团内部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2008年8月,冯兴亚的职务再次得到晋升,他成为广汽丰田党委委员、董事、执行副总经理,同时继续担任广汽集团副总经理,开始深度参与集团的整体运营和管理。此后,他的职业生涯如同开挂一般,不断取得新的突破。2013年,他升任广汽集团常务副总经理;2016年,更是进一步升任广汽集团总经理,全面负责集团的运营和战略实施,成为广汽集团的领军人物之一。
在担任广汽集团副总经理兼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期间(2008年—2013年),冯兴亚展现出了超前的战略眼光。他带领广汽丰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能由最初的每年20万辆大幅提升至每年38万辆,并成功导入汉兰达等热销车型。同时,他还建立了“ToyotaWay+本地化”的经营方针,推动广汽丰田持续稳健发展,为广汽集团的整体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2017年开始,冯兴亚还陆续兼任广汽传祺、广汽埃安、广汽国际的董事长,并提出自主品牌三年振兴计划。在他的领导下,广汽传祺和广汽埃安等自主品牌取得了显著成绩。2020年11月,广汽集团宣布埃安品牌正式独立运营,自此,广汽埃安与广汽传祺并列构成广汽两大自主品牌,为广汽集团的品牌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能否走出低谷?
在冯兴亚正式走马上任广汽集团董事长之前,广汽集团就已经踏上了变革的征途。
2024年11月,冯兴亚在广州车展上发布了广汽集团的三年“番禺行动”计划。该计划将通过四大核心改革举措和五大坚实保障措施,推动广汽集团自主品牌在2027年的销量占比超过集团总销量的60%,并挑战200万辆的销售额。在业内看来,该计划的公布,不仅彰显了广汽集团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念和决心,更凸显了冯兴亚作为广汽集团领航者的远见和战略思维。
然而,在“番禺行动”这一计划发布的背后,是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严峻现实。在国内汽车市场价格战频发、市场格局瞬息万变的背景下,广汽集团也未能完全置身事外。广汽旗下部分合资品牌销量遭遇重创,即便是被视为未来增长引擎的广汽埃安等新能源板块,其发展步伐也未能完全满足业界及集团内部的期待。
数据显示,2024年广汽集团全年销量达到200.31万辆,但同比下滑了20.02%。同时,广汽集团发布的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净利润预计为8亿—12亿元,同比减少72.91%—81.94%。广汽集团在公告中坦言,受汽车行业价格战、竞争格局剧变等多重因素影响,汽车销量有所减少;同时,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及投资企业追加了约180亿元的销售补贴等商务政策投入。
面对重重挑战,广汽集团并未选择坐视不理,而是采取了积极的应对策略。在加速新品研发与推出的同时,广汽集团也积极拓展对外合作的新路径。2025年1月10日,广汽集团正式对外宣布,将与华为携手共建GH公司,双方将基于联合定义与设计,在产品开发、营销策略以及生态服务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一款基于全新架构、技术领先的汽车品牌,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然而,如何在众多大厂纷纷与华为携手合作的背景下,打造出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产品,成为广汽集团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在当前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并非所有与华为合作的产品都能轻松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关键在于能否精准把握“华为用户”的需求,并将这一需求与产品特性进行有效对接,形成强烈的用户共鸣。这无疑是对冯兴亚及其团队智慧与能力的巨大考验。
此外,广汽集团在如何有效盘活合资品牌方面同样面对着不容小觑的挑战。在“番禺行动”计划中,自主品牌被置于核心位置,合资品牌所获得的关注却相对有限。然而,根据广汽集团设定的销量目标,即便在2027年自主品牌成功实现销量突破200万辆、占比超60%的壮举,合资品牌仍需承担133万辆的销量重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回顾2024年,广汽集团合资品牌的销量虽经历了显著下滑,但仍保持着125万辆的坚实存量基础。面对未来三年,冯兴亚对广汽合资品牌设定的增长目标虽仅为8万辆左右,但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这一目标对合资品牌而言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值得庆幸的是,广汽集团的合资品牌已开始积极拥抱新能源领域,寻求新的增长点。广汽丰田率先推出了铂智3X这款具备端到端能力的合资车型。广汽本田也不甘落后,正加紧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的投入,有消息称其正积极与华为智驾展开合作,以期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冯兴亚明确指出,合资品牌作为广汽集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集团将始终坚持合资合作与自主创新并重的战略方针不动摇。
对于冯兴亚而言,他接手的广汽集团虽然处在低谷,但这也是创造历史的最佳机遇。王坤表示,广汽集团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很多战略调整都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面对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现实,广汽集团没有选择固守旧有模式,而是积极寻求变革和创新,这也体现出广汽集团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本期编辑:李云鹏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关注华夏时报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