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的分析是从理论上探究健康出行的极限时长,而在实际生活中,特别是在城市中,人们往往不会真的进行如此长时间的骑行或步行。那么,对于短时出行而言,结果是怎样的呢?
研究者们发现,对于每天半小时的骑行来说,只要空气PM.2.5 的水平低于95微克每立方米,那么就是一直有利于健康的,而且健康收益随运动时长而增加。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库中,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城市都符合这一要求。而对于每天半小时的步行,在PM2.5水平高于200微克每立方米的环境下,健康收益会小于空气危害。
如果把时间延长,对于每天一小时的骑行者而言,只要是在PM2.5水平小于65微克每立方米的环境下,骑行者的健康收益是大于潜在的污染危害的。同样的,对于一个小时的步行而言,小于175微克每立方米的PM2.5的环境都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总体来说,对于世界上大多数的城市而言,城市内短途主动交通的健康收益是远大于空气污染带来的健康危害的。因此,推动包括自行车、步行等方式在内的主动交通是有其意义的。当然,这样的意义需要建立在合理的城市规划以及不同交通工具之间的良好衔接基础之上。
这项研究当然也有其自身的一些局限。比如,研究者们只探究了PM2.5这一项指标,而对于空气质量指数的其他指标则没有涉及;他们只是从一般意义上谈及健康影响,并没有区分不同人群可能有得不同差异等等。但不管怎样,整体而言,该研究至少在这个方向上给了我们一定的参考。下次当你想要出去骑车或者步行、慢跑时,不妨先查查你那里PM2.5的水平如何,再决定多长时间更加合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PM2.5浓度和PM2.5指数以及空气质量指数(AQI)并不相同,浓度是以微克每立方米(µg/m3)表示的。
(注: 根据公开数据, 今天[12月5号]北京、上海、广州的PM2.5浓度分别是:17微克/立方米; 30微克/立方米; 32微克/立方米. 数据来源:http://weather.sina.com.cn/kongqi/beijing。)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