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
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医药产业化、国际化作出贡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新闻网  ·  “90后”苏铧烨,当选市长 ·  昨天  
南国都市报  ·  雨雨雨持续到啥时候?未来一周海南天气→ ·  昨天  
防骗大数据  ·  缅甸遣返200名妙瓦底电诈园区中国籍人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

200万天价疗法硬扛寒冬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  · 公众号  ·  · 2022-08-27 11:15

正文

本文转载自阿基米德Biotech
作者:阿基米德君

CAR-T 细胞疗法正对国内的支付能力做压力测试。
单针120万元或129万元为药品费,加上配套医疗费,总价200万元左右。
CAR-T商业化意义超越自身,寒蝉凄切,总要有一个勇士去摸天花板,试探环境对前沿疗法,甚至对医药行业创新探索的包容度。
到本月,复星凯特阿基仑赛注射液累计治疗超过200位患者,药明巨诺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完成260位患者的回输治疗(包含临床研究及商业化阶段)。
国产CAR-T商业化逾一年,完成回输的患者还不足500人,这一届富人不行。药明巨诺生产基地可满足每2500例自体CAR-T细胞治疗的需求,大部分产能闲置。
在下游CAR-T厂商亏损死扛且不放量的情况下,上游CGT(细胞基因疗法)CDMO也承受着压力。细胞疗法产业链当下活在寒气中,不过未来被治愈癌症的曙光照耀着。

01
30万元支付天花板
由于支付环境差异,美中药物经济学存在一个换算比例,约为1/7,
CAR-T疗法在美国的定价,诺华Kymriah为47.5万美元、吉利德Yescarta为37.3万美元,疗法在中国进入47.5万~37.3万人民币区间,才能达到一个各方可以接受的均衡价位。
据《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文献,单人份CAR-T生产成本约为8万美元。药明巨诺瑞基奥仑赛商业化初期,毛利率仅为29.4%,单人份CAR-T生产成本约为70万人民币,加上研发、销售、管理费用,其实是亏损的。预计今年下半年成本预计能降低到50万-55万元,毛利率提升到35%以上,中期(2-3年)通过国内供应品替代进口材料,进一步降低成本到45万元左右,长期(3-5年)则实施新技术,简化/替代/合并单元操作,使得下一代CAR-T产品具有更低成本。
医保支付的天花板是多少?
现在医保目录中近3000个药品,医保基金最高支付额为30万元。2021年医保谈判结束后,测算专家组组长表示:“不能再高,否则,医保基金就难以承受了。”
今年医保谈判一大悬念,在于30万元天花板能否被打破?
美国医保是如何支持前沿疗法的?CMS(美国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中心)通过医疗保险B部分,为接受吉利德CAR-T治疗的患者支付40万美元,为接受诺华CAR-T治疗的患者支付50万美元。
CAR-T已纳入超过国内30个城市惠民保。沪惠保最高赔付金额50万元,不限既往症人群。今年3月到5月,4位CAR-T疗法患者通过浙江宁波惠民保产品“天一甬宁保”,分别获赔50.8万元、100万元、94.4万元和47.2万元。杭州市惠民保产品“西湖益联保”、重庆渝快保和北京京惠保也分别完成一次CAR-T疗法患者的理赔,金额分别为50万元、36万元和100万元。
商保有崛起之势,大为缓解支付焦虑,但上述患者仍需自费100万元以上,对普通家庭是不可承受之重。
细胞疗法的效果又是如此惊艳。截至7月,上海瑞金医院有超过30位患者接受复星凯特CAR-T治疗,其中22位患者已完成首次疗效评估,客观缓解率(ORR)高达95.5%,完全缓解率(CR)高达68.1%,即其中有15位患者获得完全缓解。

02
国内细胞疗法企业全景
破解可及性问题,需要支付环境和技术迭代共同努力。自体CAR-T高度定制化,局限性愈发明显。第一款CAR -T疗法诺华Kymriah上市5年,已经触到自己的天花板,今年上半年销售额2.63亿美元,同比下降近12%。据密歇根大学综合癌症中心Samuel Silver博士介绍,美国CAR-T疗法的总费用至少为75万美元,非药品的费用为40万美元至45万美元,与药品费用大致相当。
通用型CAR-T(UCAR-T)可实现生产流程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有望将生产成本降低90%。国产主要厂家为亘喜生物、北恒生物、科济生物,传奇生物、邦耀生物、安科生物参股公司博生吉、茂行生物、克睿基因、森朗生物对通用型CAR-T也有布局。
亘喜生物UCAR-T管线有3个。靶向CD19的细胞疗法GC007g使用供者来源CAR技术,是国内第一款进入临床阶段的通用型CAR-T疗法,已在国内完成IIT临床试验。GC502是靶向CD19/CD7的双靶向UCAR-T产品,用于治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GC027是靶向CD7的UCAR-T产品,用于治疗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北恒生物UCAR-T管线达到7个,进度最快的TA101今年3月获得CDE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是国内首个基于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也是第二款进入临床阶段的通用型CAR-T疗法。
科济生物UCAR-T管线有3个,KJ-C2111靶向BCMA,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目前处于IIT实验阶段,KJ-C2114目前还在临床前研究阶段。
实体瘤CAR-T疗法覆盖面更广,也可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2019年,全球癌症患者有1850万人,其中1730万是实体瘤患者,占比高达93%。
科济药业核心产品CT041靶向Claudin18.2,用于治疗胃癌/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及胰腺癌,是全球首个且唯一进入到关键2期临床试验的实体瘤CAR-T,计划于2024年上半年向国内提交NDA,并计划今年下半年在北美启动一项2期临床试验。
科济药业上半年亏损3.76亿元,现金储备27.4亿元,可支持4年以上的研发活动,控制成本能力比传奇生物更强。从市场表现看,其国内一线CAR-T企业的地位已得到认同。
相比成熟的CAR-T疗法,NK细胞疗法还在早期阶段,但潜在优势突出,工业化量产潜力更大,适应症范围更广,安全性更好,成本更低,杀伤速度快,且可作为通用型现货产品。国内企业进行布局的有百济神州、优凯瑞、呈诺医学、重庆精准生物、阿思科力、科伦博泰、英百瑞、博生吉、再凌生物、星奕昂、贝斯生物、启函生物、恩凯赛药、景达生物、河络新图、昕传生物和济因生物。
2021年11月,国家药监局审批通过国健呈诺现货型同种异体CAR-NK细胞产品的临床试验申请,为国内第一款进入临床阶段的NK细胞疗法。英百瑞用ADC思路开发细胞免疫疗法,在今年上半年NK细胞疗法领域融资金额以2.3亿元位列第一,2款产品即将进入IND。

03
CGT CDMO等待爆发契机
下游CAR-T商业化缓慢,上游CGT CDMO仍处于培育期,需等到通用型CAR-T上市才能实现工业化放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