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设计
新锐景观设计服务平台 | 只为创造更美好的人居环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PChouse家居APP  ·  被crush一万遍的绝美中古风,这电影感我真 ... ·  昨天  
PChouse家居APP  ·  白墙+原木,法式自热风美到我不敢认! ·  3 天前  
清单  ·  可以不用,但必须要有的人生物品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设计

圆明园烧毁前的样子

微设计  · 公众号  · 家居  · 2017-01-23 22:10

正文


说起圆明园, 可谓是很多国人心中的遗憾。直至今日,许多中国人都希望能看到圆明园被烧毁前的样子。但如今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圆明园却是下面这副模样:往昔的辉煌和华丽已不再,只留下如今的残垣断壁,但通过其遗留的现场来看,圆明园建造的工艺水平在当时来讲可见一斑。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一片风景优美的多泉沼泽地上,距城区7公里左右。圆明园兴建于康熙朝晚期,时为皇四子胤禛“赐园”。康熙61年(1722年)11月13日雍正帝继位,立刻将其扩建为“南宫御苑”,并赐予临朝理政的功能。直到咸丰11年(1861年)7月17日咸丰帝驾崩,前后历经138年零8个月,时长占清历史的一半以上,一直作为正宫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国家统治中心和帝后生活场所,也是清代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座离宫,享有“御园”的称谓。这里记录了雍正的励精图治、乾隆的盛极一时、嘉庆的艰难维持、道光的江河日下直至咸丰帝四面楚歌的历史长卷,正是清代由极盛而日渐衰微的历史,圆明园也历经了从大兴土木到惨遭焚掠的悲剧,足堪为历史的最好见证。

遗址状况示意图




圆明园总平面图



在2005年出版的《圆明园复原图》中,

可以看到其当初的建筑规模。



之前国内也尝试使用3D效果图的方式来重现圆明园的昔日的景致。


外方观(清真寺):

建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

据说此楼曾是乾隆皇帝的爱妃做礼拜的地方。




安佑宫:

清帝御苑的皇家祖祠,

是一座大型的寺庙园林。



田字房:

建成于雍正五年(1727年),

是皇帝举行犁田仪式的地方。





万方安和:

其外观为卍字形,

位于湖中,

是以国家统一、天下太平为寓意的一组景观。






方壶胜境:

位于福海东北,象征仙山琼阁。

建筑群气势恢宏,

九座楼阁采用四色琉璃组合,

华丽炫目,

室内供奉着2000多尊佛像、30多座佛塔。



海晏堂:

由正楼和后工字蓄水楼组成,

其楼门喷水池中的十二生肖人身兽铜像

在每昼夜的十二时辰中依次喷水,

俗称“水力钟”。





远瀛观:

西邻海晏堂,

其分为三部分:

主体楼、大水法、观水法。





蓬岛瑶台:建于雍正三年(1725年前后),位于福海中央。



牡丹台



法线亭:

此山曾为乾隆皇帝跑马登山处。



观水法:

供皇帝欣赏喷泉的地方。



别有洞天



万花阵:

即迷宫,现已重新复建。



正大光明:

是皇帝在园内接见外宾、举行朝会的行政区域。




圆明园是每个国人心中永恒的伤痛

一百多年来,由于影像资料的缺乏

我们几乎都只能靠着想象去触碰它曾经的美

而在最近英国的苏富比拍卖会上

几张英法联军攻破前北京的照片,引起藏家的关注

它们由英国摄影家费利斯比特拍摄于1860年

人们还发现,其中有一张疑似圆明园被烧毁前的照片

透过这张首次公诸于世的照片

我们或许能窥见几分旧时王朝的兴盛

与风雨将至的哀伤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