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要资讯
有专业的产业团队,有严谨的研究态度,还有点不正经,你们想要什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海西晨报  ·  今天起,公布成绩! ·  10 小时前  
海西晨报  ·  今天起,公布成绩! ·  10 小时前  
重庆之声  ·  提示丨明起,出分!复试攻略都在这儿了→ ·  20 小时前  
重庆之声  ·  提示丨明起,出分!复试攻略都在这儿了→ ·  20 小时前  
如东新媒体  ·  明天查成绩!复试攻略都在这儿了→ ·  昨天  
如东新媒体  ·  明天查成绩!复试攻略都在这儿了→ ·  昨天  
鸡西新闻网  ·  即将出分!转存这份2025考研复试全攻略 ·  昨天  
鸡西新闻网  ·  即将出分!转存这份2025考研复试全攻略 ·  昨天  
无线徐州  ·  后天查成绩!复试攻略都在这儿了→ ·  昨天  
无线徐州  ·  后天查成绩!复试攻略都在这儿了→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要资讯

要读书 | 债券投资交易笔记(五)

要资讯  · 公众号  ·  · 2018-02-24 19:47

正文

点击上方 “要资讯” 关注我们


导读

各位父老乡亲过年好呀 今天给大家分享“货币+信用”组合的债券市场分析框架。


货币市场工具有三种:法定存贷款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 实际中公开市场操作最先最快发出货币政策切换的信号,主要分析操作中价格带来的信息而非规模的大小。

货币政策转变的例子:

由松转紧:央行重启1年期银行票据;准备金率或利率上升。( 短期利率代表着货币政策的方向)

由紧转松:准备金率或利率下降(降准或双降)


在货币政策的分析中,经常能看到:宽货币+紧信用;紧货币+宽信用的描述。前者利多债券市场;后者利空债券市场。


笔者认为这并非是两个目标的组合,而是对政策目标(货币)和现实效果(信用)的描述。因为信用是货币创造出来的。至于这些组合为什么一宽一紧矛盾,这是由于社会的信用情况受到社会杠杆情况和银行的实际情况影响。


现实中信用的变化有自身的规律,不一定和政策目标相吻合。

信用派生的代表之一是信贷。理论上用社会信贷总量或融资总量的同比增长来衡量信贷水平,但目前缺乏数据来源,所以退而求其次用M2来衡量。


下图为不同“货币+信用”组合下市场方向和收益曲线差值关系图:


一般而言,四种组合在历史上出现的频率相当,各占20%-30%。宽货币+紧信用对应牛市;紧货币+宽信用对应熊市;宽货币+宽信用和紧货币+紧信用对应的市场并不固定。


另外收益率曲线也并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货币政策的目标未必实现;信用现状难以用目标来衡量。 历史信息汇总后熊市出现概率46.2%,牛市概率32.1%,平衡市概率21.7%。


总结来说,在运用“货币+信用”框架遇到“双宽”或“双紧”状态时,需要进一步预测经济名义增速的变化。



宽信用未必导致熊市,因为经济名义增速只是温和回升或稳定状态,此时利差的分布约束则制约了长期利率的上行高度,从而形成长期利率“上有顶”的情况。有一个特殊时期是2009年经济V型大复苏,此时利差约束被突破。



紧信用未必导致牛市,因为经济名义增速虽然面临信用冲击,但只是稳定状态,并没有明显回落。

在笔者眼中,本篇“货币+信用“的框架和”融资需求+资金供应意愿”框架殊途同归,且都印证着“利差部分决定论”的内容。

这就是本篇的全部内容了,第一部分作者首先叙述了政策“稳增长”对债券市场的影响,随后举例解读了如何从政府报告的措词中解读未来经济政策走势。第二部分作者将货币和信用市场联系起来组成了分析框架,并且探讨了用何种指标来代表货币和信用市场的松紧状况。


另外作者用历史数据分析了不同货币和信用组合(宽松程度)下股市和债市的走势。最后总结该框架和上篇“融资需求+资金供应意愿”在宏观层面具有相似性,殊途同归。


往期回顾


要读书 | 债券投资交易笔记(一)

要读书 | 债券投资交易笔记(二)

要读书 | 债券投资交易笔记(三)

要读书 | 债券投资交易笔记(四)

若您有任何关于期货品种的问题,欢迎 点击这里 给我们 留言互动 ,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解答。

【要】宝藏

欢迎浏览主页菜单栏,发现更多精彩


【期权潜规】 点击超全合集 | 戏说期权 | 开户交易 | 范例机会

【贱客专栏】小萌 | 小圆 | 小阅

【高端会议】“资产荒”背景下的资产配置

【财富管理】合作投顾 | 元盛 | 千象 | 宽投 | 盈峰

【交易培训】 潘老师启明星交易法

声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