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新华网(ID:newsxinhua),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919年5月4日,学生们不惧生死,奋起救国。那是那一代青年的高光时刻,而如今的90后,却经常受到这样的质疑:“现在的年轻人,还有不计生死的血性吗?”有人试图从时代差异的角度解析:“现在这个社会,血性与现实格格不入。”
这,不是真相。让我们还原一个真相。
微电影《重逢》由@中国4A商务广告协会策划,导演张大鹏执导,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与知乎联合出品
“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
这句话就出自视频中那个96年的边防士兵——小远的日记。
短片《重逢》中的小远,原型是肖思远,出生于1996年,他牺牲时,相册里还藏着心爱姑娘的照片,梦想着退役后就和喜欢的女孩子结婚。
边疆保卫行动牺牲的4个年轻人,年龄最大的陈红军,33岁,还有4个多月就要当爸爸了;年龄最小的陈祥榕,生于2001年,还是父母眼里的宝贝;而肖思远与王焯冉是同乡,更是同年,都是24岁的青春少年。
面对
外方的非法侵权挑衅行径,我边防官兵保持克制忍让,尽最大诚意维护两国关系大局和边境地区和平安宁。
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边防官兵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取得重大胜利,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曾经少不更事的少年,在危难面前,突然之间就成为人民的臂膀,祖国的界碑。90后们长大了,不怕吃苦、不自私,长成了顶天立地的一代。
和我们的先辈一样,每一
代少年逐日移山的精神,在时空中“重逢”:
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每一代为守护家国而牺牲的少年,都和小
远一样,年轻、坚定、伟大。
黄昏将至
我吃着白米饭,喝着快乐水
想不通这些身强体壮的士兵
为什么会死
我在深夜惊醒
突然想起
他们是为我而死
90后和每一代年轻人一样,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是家里的心肝宝贝;可一旦需要他们站上舞台,他们立刻就能扛下自己的担当,守护万家灯火。
就像《重逢》中奶奶在路上遇到的很多年轻人一样,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也在各自的领域表现出担当和血性,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守护各自领域的原则和底线。
医生、社区工作者、警察、军人、青年志愿者,甚至每一个普通岗位上的你我,无事发生时,我们是祖国的孩子,会淘气,会任性;国家需要时,就披上战衣,义无反顾。
血性,是疫情期间各地医护人员奔赴武汉前线;血性,是从城市回到泥泞土地,奋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血性,是活跃在科技攻关最前沿,把中国梦做上天;血性,是经历无数次火场生死考验,守护陌生人的生命安全……
疫情期间,90后们耀眼的表现,让习近平总书记忍不住夸赞:“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赞!”
这一代年轻人,还有不计生死的血性吗?他们在各自的行业,用行动做了最有力的回答。让我们一起在2021年5月4日,致敬每一段奋不顾身的青春,重逢每一代逐日移山的少年!
他的一生,都致力于在境外反华社交媒体上发布攻击抹黑中国的文章,然而在华人圈子中的籍籍无名,成为了制约他走向“成功”的最大障碍,但是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公知中的18路底层货色,最近几天却凭借一出“终极大招”,一跃成为了反中公知的学习楷模...关注铁血军事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