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脉通
医脉通是以疾病为中心的专业医学信息网站,关注医脉通微信公众账号,可以及时收取最专业、最精华的医学资讯,也可以抢先知晓医脉通旗下移动产品最新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InfoQ架构头条  ·  DeepSeek 爆火真相:不靠“人盯”,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脉通

前沿速递|CAP2024胰腺癌临床科研能力提升会议成功召开

医脉通  · 公众号  ·  · 2024-06-27 19:09

正文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2024年6月21日至23日,中国胰腺病学会(CAP)2024年学术年会于浙江杭州成功举办。本次年会旨在为中外胰腺领域专家学者搭建国际化、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新平台,推进全球胰腺领域学术进步和事业发展,以一场高水平的国际学术盛会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献礼。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胰腺癌诊疗水平的发展,并提升临床科研能力,大会特别设立了“胰腺癌临床科研能力提升研修班”。分会上,北京协和医院 赵玉沛院士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梁廷波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虞先濬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王理伟教授 携手众多胰腺领域的知名专家共同出席并参与讨论。会议围绕中国胰腺癌诊疗的创新发展、临床项目管理以及真实世界研究等议题,展开了多维度、多层次的交流互动,为与会专家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图1:会议现场照片


会议伊始, 赵玉沛院士 莅临现场,向与会的专家同仁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赵玉沛院士 指出,本次CAP会议以“国际化、专业化、青年化”为特色,旨在为年轻医生提供更多学习与交流机会。同时,胰腺癌作为临床研究的热点瘤种之一,也需要广大的胰腺癌专家共同努力,聚焦临床研究开展,这也是科研提升专场设立的初衷。最后希望各位同道能够通过本次会议,充分交流、积极互动,探索出更多的临床研究切入点,共同推动中国胰腺癌诊疗的发展。


图2:赵玉沛院士发言



前沿进展——胰腺癌科研论道

梁廷波教授 虞先濬教授 的共同主持下, 王理伟教授 接下学术分享的第一棒,进行了主题为《 从中国原研胰腺癌药物研发布局看研究设计思路 》的精彩报告。 王理伟教授 介绍了胰腺癌领域所面临的现状与挑战,同时指出,通过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利用单细胞测序分析,发现了一种新型的与糖代谢相关的meCAF,并已在胰腺癌领域展开了相关研究。此外,王理伟教授以PAN-HEROIC-1研究为例展开具体描述,这项研究也是首个在胰腺癌领域应用中国原研化疗药物并获得成功的注册研究,他以这个研究为例,讲解了开展中国研究时需要注意的几点:(1)需充分考虑人群差异:研究设计之初,考虑到国外胰腺癌同类研究均以西方人群为研究对象,该项研究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2)需严谨科学的剂量爬坡确定最优剂量:由于晚期胰腺癌患者体质较差,该研究通过剂量爬坡试验确定了最适合中国胰腺癌患者的剂量。(3)保证疗效安全性的方案设计:该项研究在胰腺癌二线治疗中取得了积极的阳性结果,患者生存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因不良反应脱落人群极低,这也为我国胰腺癌患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基于这一严谨规范的设计,优异的试验结果,NMPA在23年也正式批准该方案用于胰腺癌二线治疗。同时,最新发布的《2024CSCO胰腺癌诊疗指南》推荐该方案为胰腺癌二线治疗的首选方案(I级推荐,IA类证据)。


最后,为进一步拓宽该原研药物在临床的应用,目前已在胰腺癌的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及一线治疗中进行多方探索,有望产生多个新的中国方案,未来有望惠及更多全球患者。尽管胰腺癌研究任重而道远,但我们相信,通过共同努力,能够将中国原研药物更好地用于中国患者的治疗。


图3:梁廷波教授和虞先濬教授主持照片


图4:王理伟教授报告照片


随后,大会迎来了首个讨论环节, 白雪莉教授 牟一平教授 田孝东教授 邵成浩教授 王槐志教授 ,就 王理伟教授 所讲述内容展开热烈讨论。首先,借鉴PAN-HEROIC-1研究经验,临床研究应立足中国国情,深入探索并制定适合中国人群的治疗方案。其次,胰腺癌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研究值得进一步探索。此外,应积极推动临床研究成果向实际应用的转化。最后,外科医生可向内科医生学习,关注化疗、免疫治疗以及基础研究,从而寻求更大的治疗突破,同时外科医生需积极参与临床试验,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以提升临床技能。


图5:讨论环节1


临床热点——注册研究中的受试者管理分享和共识

如何更好地开展临床研究以推动医学进步?第二环节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刘颖斌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 金钢教授 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王春友教授 的共同主持下开启,上海长海医院 郭世伟教授 分享了题为《受试者知情与筛选》的报告,全面阐述了知情同意在受试者筛选过程中的重要性。紧接着, 陈小兵教授 滕赞教授 相继发表了精彩见解。他们一致认为,研究过程中知情同意至关重要,知情同意不仅是法律和伦理的要求,更是对患者生命和尊严的尊重。


图6:刘颖斌教授、金钢教授和王春友教授主持照片


图7:郭世伟教授报告照片


图8:讨论环节2


紧随其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刘志强教授 报告了《临床研究期间晚期胰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管理》。他指出,晚期胰腺癌患者病情进展迅速,体力衰退较快,需重视治疗期间相关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管理,以尽可能延长患者的有效治疗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血液学毒性和非血液学毒性的预防和管理。之后, 查勇教授 董永红教授 参与本场讨论。专家们表示,临床医生要充分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以确保合理用药。


图9:刘志强教授报告照片


图10:讨论环节3


接下来,北京协和医院 程月鹃教授 介绍了《疗效评估与受试者出组后管理》。她表示:(1)RECIST1.1标准仍为临床研究常用疗效评价标准;(2)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时,独立中心评估与研究者评估各具优势,在研究方案允许的条件下,要及时沟通;(3)在临床研究实施中以受试者为中心,关心受试者利益,获得患者信任,以促进研究的进行和出组后的随访工作。针对该报告内容, 李达教授 原春辉教授 赵文星教授 参与专家讨论。他们强调,通过多角度和全方位的沟通和分析,才能确保疗效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另外,还需重视患者出组后的管理工作。


图11:程月鹃教授报告照片


图12:讨论环节4


临床实践——胰腺癌真实世界研究开展

第三环节由 王理伟教授 与北京协和医院 张太平教授 担任主持,共同开启真实世界研究篇章。北京协和医院 曹喆医生 带来了《中国原研化疗方案治疗中国胰腺癌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的主题分享。 曹喆医生 指出,中国原研药物,具有精准、稳定、长循环的特点,为进一步评估其在真实世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特启动中国胰腺癌领域样本量最大的化疗真实世界研究。随后,他详细介绍了该项真实世界研究的设计与实施计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