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国内金融科技监管政策盘点
1.央行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部署2025年工作
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1月3日-4日召开。会议总结2024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5年工作。会议强调,2025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完善多层次、多元化支付服务体系。有序推进信息科技系统整合。大力发展多层次征信市场。持续优化央行县域金融服务。扎实做好经济金融研究、金融业综合统计、货币发行、数字人民币研发、经理国库、反洗钱国际评估等各项工作。(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2.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回顾了过去一段时期我国宏观经济、金融行业及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并展望了下一阶段金融系统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政策思路。展望未来,报告提到,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健全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扩大存款保险基金及其他行业保障基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资金积累。(来源:上海证券报)
3.金融监管总局:突出大数据等新技术在保险反欺诈领域的运用
1月3日,公安部在京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公安部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部署开展保险诈骗犯罪专项打击工作举措成效情况。金融监管总局稽查局李有祥局长表示,将以《反保险欺诈工作办法》为基础,指导行业建立健全各项反欺诈长效机制。一方面,持续推动《反保险欺诈工作办法》的落地见效。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强调行业联防联控和行业内外部协同,突出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反欺诈领域的运用,开展保险公司欺诈风险管理能力评价。另一方面,将专项打击的经验做法完善固化下来。包括丰富线索来源,建立“数据汇聚—大数据建模—锁定线索”的反欺诈工作路径,推动反欺诈实体组织持续发挥作用等,指导各级金融监管部门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协作机制建设,细化协作内容,夯实行刑衔接工作基础,不断健全保险欺诈风险治理体系。(来源:央视网)
4.工信部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
近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要求,总结2024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5年任务。一是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二是深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三是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四是加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五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六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七是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八是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九是深入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十是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十一是支持部属高校“双一流”建设。十二是提升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来源:界面新闻)
5.中证协制定发布《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管理指引(试行)》
中证协制定发布《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管理指引(试行)》。《管理指引》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专业机构投资者主动申请进入“白名单”的条件。二是分类细化考核指标设置。三是公开“白名单”分类管理工作程序。四是明确“白名单”分类管理应用机制。同时,还明确了开通网下投资者注册绿色通道等一系列激励措施。(来源:东方财富网)
6.商务部:将28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1月2日,商务部发布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决定将通用动力公司等28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并采取以下措施:一、禁止向上述28家美国实体出口两用物项;正在开展的相关出口活动应当立即停止。二、特殊情况下确需出口的,出口经营者应当向商务部提出申请。该公告自公布之日起正式实施。(来源:中国新闻网)
7.中银协发布适老服务团体标准,引导会员银行积极打造适老化网点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制定并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适老服务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分为五方面内容:一是总体要求,倡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将适老服务纳入发展战略,构建体系化、专业化、规范化的适老服务机制和服务模式。二是传统服务要求,包括营业网点服务和电话银行服务。其中,网点服务要求包括内外环境建设、适老服务供给、应急管理响应等;电话服务要求包括提升人员服务能力、减少等待时长、优先人工服务。三是电子化服务要求,在提供自助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小程序等电子渠道服务时,应贴近老年客户使用需求,提供诸如适老版界面、智能语音对话等。四是产品供给要求,银行业在审慎评估老年人的风险认知和偏好的基础上,向老年客户推荐适配的金融产品。五是组织保障要求,推动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妥善处理老年客户投诉、健全老年客户个人信息安全保障、常态化开展金融知识宣教,营造安心的金融消费环境。(来源:金融界)
8.中金公司:预计2025年银行业经营稳定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预计2025年银行业经营稳定,净息差压力有望减小(全年收窄约10~15bp),债务处置工作有助于资产负债表修复(净不良生成率平稳),银行营收利润增长继续呈现稳定性。向前看,货币政策适度宽松,预计对称降息40—60bp,降准亦有100bp空间。高股息策略仍是2025年银行股交易的主要逻辑,关注股息率的高低以及确定性。关注所在区域经济稳定或存在边际改善预期的标的。H股表现有望好于A股,主要是股息率对于配置资金的吸引力。增量政策效果显现,关注市场化资金需求占比更高的银行。(来源:证券时报)
9.国家发改委:将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1月3日,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国新办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将设备更新支持范围扩大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给予补贴。(来源:新华社)
10.科技部: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规模
日前,科技部发布202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全国科普经费投入创出新高。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规模,筹集额达到215.06亿元,比2022年增长12.60%。(来源:东方财富网)
11.上海数据交易所挂牌的数据产品交易额突破4000万元
《上海市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存证暂行办法》2024年12月8日施行以来,上海市知识产权局联合上海数据交易所聚力打造“登记流通链”,实现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即流通,在上海市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管理平台公示和已登记的158件数据产品中,74件完成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挂牌,截至12月底,已在上海市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管理平台登记并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挂牌的数据产品交易额已超过4000万元。(来源:新浪财经)
12.苏州:2025年实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行动 实现智算规模达10000PFLOPS
1月3日,召开2025年苏州市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提出全面实施“苏州智造十大行动”,构建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智造之城”,持续推进“1030”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到2026年,打造4个万亿级产业,培育15个超千亿级产业,推动规上工业产值达5万亿。(来源:新浪财经)
13.陈吉宁:人工智能是上海着力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
据上海发布公众号消息,1月2日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在上海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和大模型创业公司阶跃星辰进行调研。陈吉宁指出,人工智能是上海着力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事关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事关产业深度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来源:上海发布)
14.上海发布具身智能、大模型基金
12月30日,上海国投公司与浦东新区共同发布上海具身智能基金、与徐汇区共同发布上海大模型基金,两支基金的首期规模均为10亿元。上述基金旨在发掘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科技创新项目,构建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助力上海构建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来源:第一财经)
15.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机制新规今日落地实施
1月2日消息,为更好满足中国内地与香港两地投资者跨境理财需求,促进资本市场开放,不久前中国证监会修订了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机制。今日将迎来新规施行的首个交易日。专家表示,新规施行后投资者选择互认基金品种和数量将增加。按照新规,今天起合规的中国内地基金产品和香港基金产品,在对方市场基金销售比例限制从之前的50%放宽至80%。施罗德投资表示,新政将大幅上调其在内地销售基金的配额。施罗德投资中国财富管理业务负责人沈强表示,“我们将继续加大对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投资布局,同时将施罗德投资集团的全球资源与优势更多地带到中国。”(来源:财联社)
16.网信办拟规范个人信息安全跨境
1月3日,网信办公布《个人信息出境个人信息保护认证办法(征求意见稿)》,针对个人信息保护认证资质的专业认证机构,要求这些机构向国家网信部门办理备案手续;中国境内的个人信息处理者自愿向专业认证机构申请个人信息出境个人信息保护认证;中国境外的个人信息处理者申请个人信息出境个人信息保护认证的,应当由其在境内设立的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代表协助进行申请,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来源:网信中国)
17.全球首个光电融合确定性新型算网基础设施正式开通
1月5日,南京市政府公告称,1月2日,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CENI)全面竣工。1月3日,基于CENI设施的全球首个光电融合确定性新型算网基础设施正式开通应用演示会举行。这是全球首个实现光电融合确定性新型算网基础设施的广域无损承载案例正式落地。(来源:证券时报)
第二部分:行业观察
1.李彦宏称2025年AI将继续井喷式增长
1月1日晚,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全员信中称,多年来百度一直将超过20%的资金投入研发,尝试将前沿技术产品化。李彦宏还称,虽然超级应用尚未出现,但AI的实际渗透率已经不低,并且将在2025年继续井喷式增长。(来源:第一财经)
2.雷军称2025年目标是交付30万辆小米汽车
12月31日晚,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在小米汽车工厂举办了一场超4个小时的直播。雷军在直播中称,2024年小米汽车交付量为13.5万辆,2025年的交付目标为30万辆。他还在直播中透露,迄今为止小米汽车的总投入在300亿元左右。(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3.多家车企公布2024年全年销量
1月1日,多家国内车企公布2024年全年销量。比亚迪2024年销量为427.21万辆,其中海外销售41.72万辆;上汽集团2024年交付量为463.9万辆,其中新能源车销量为123.4万辆、海外市场交付量为108.2万辆;吉利汽车2024年销量为217.65万辆,其中新能源车销售88.82万辆,海外销售40.39万辆;长城汽车2024年销售新车123.33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销售32.17万辆,海外销售45.31万辆;鸿蒙智行2024年累计交付新车44.49万辆;蔚来汽车2024年交付22.19万辆;小鹏汽车2024年交付19万辆;理想汽车2024年交付50.05万辆。(来源:证券时报)
4.中国新能源汽车2025年销量有望达1650万辆
2025年中国汽车销量有望达到32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650万辆,在总销量中占比超过50%。扣除出口之后,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占比(渗透率)可能达到55%。2024年12月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发布上述预测。(来源:澎湃新闻)
5.阿里出售大润发落定
1月1日晚,阿里巴巴集团(NYSE:BABA/ 09988.HK )发布公告,宣布子公司及New Retail与德弘资本达成交易,以最高约131.38亿港元出售所持高鑫零售全部股权,合计占高鑫零售已发行股份的78.7%。交易的完成还需通过市场监管总局对有关经营者集中申报的批准。(来源:中国经济网)
6.抖音电商产业带发展报告:超948万达人为产业带商家直播带货并获得收入
12月31日,抖音电商发布2024抖音电商产业带发展报告。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来自全国产业带地区的1.7亿款商品,在抖音电商售出154亿单,同比增长39%。其中,直播间销售额占比63%。(来源:界面新闻)
7.微信、TikTok获马来西亚App许可
当地时间1月1日,马来西亚针对社交媒体平台的运营许可证制度正式生效,微信、TikTok是首批获得监管机构批准的App。Meta下的Facebook、Instagram和WhatsApp仍在许可流程中。(来源:央视新闻)
8.阿里云、零一万物联合成立产业大模型实验室
1月2日,李开复的大模型创业公司零一万物宣布与阿里云正式达成模型平台业务的战略合作,双方将成立“产业大模型联合实验室”,加速大模型从技术到应用的落地,扩大产业大模型的生态整合。(来源:IT之家)
9.阿里云宣布本年度第三轮大模型降价
12月31日,阿里云宣布本年度第三轮大模型降价,通义千问视觉理解模型全线降价超80%。其中Qwen-VL-Plus直降81%,输入价格仅为0.0015元/千tokens,创下全网最低价格;更高性能的Qwen-VL-Max降至0.003元/千tokens,降幅高达85%。按照最新价格,1块钱可最多处理约600张720P图片,或1700张480P图片。(来源:第一财经)
10.百川智能与北京市海淀区卫健委达成合作
2024年12月31日,将医疗赛道作为重点的头部大模型创业公司百川智能宣布与北京市海淀区卫健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AI全科医生、AI儿科医生和多模态大模型在其他医疗场景中的落地应用。(来源:新京报)
11.智谱AI发布深度推理模型
2024年12月31日,头部大模型创业公司智谱AI发布GLM-Zero模型系列第一个版本GLM-Zero-Preview,GLM-Zero是智谱AI首个基于扩展强化学习技术训练的推理模型,擅长处理数理逻辑、代码和需要深度推理的复杂问题。这一模型系列对标的是OpenAI推出的o1、o3两款推理模型。(来源:财新网)
12.胖东来集团2024年累计销售额约169.64亿元
36氪获悉,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1月1日在抖音平台公布胖东来2024年销售数据。2024年,胖东来集团累计销售额(许昌新乡两地)约为169.64亿元。(来源:36氪)
13.小米已入股健身公司,持股约15%
1月2日,雷军在微博上晒出了他在健身房的照片,并配文:“2025年第一次打卡!”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条博文的评论区,不少网友喊话雷军进军健身行业。
天眼查App显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AIDONG SPORT”关联公司乐渊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股东,持股比例约15%。后者成立于2013年11月,法定代表人为宋广慧,注册资本约807万人民币。公开资料显示,“AIDONG SPORT”是国内运动科技公司,以科技创新赋能健身行业的发展。(来源:新浪科技、36氪)
14.支付宝推出AI视觉搜索产品
2024年12月30日,支付宝推出AI视觉搜索产品“探一下”,该功能可以识别花草宠物和潮玩、做旅游随身讲解、查询商品药品详情、趣味解读萌宠照等。2024年以来,支付宝还发布了“支小宝”等AI独立应用及智能体开发平台。(来源:新京报)
15.《黑神话·悟空》又获奖了
1月1日,Steam平台如期公布了备受瞩目的年度游戏大奖评选结果。经过玩家们的提名和投票,最终《黑神话:悟空》脱颖而出,一举斩获年度最佳游戏奖,并同时拿下“纵使手残仍大爱奖”和“杰出剧情游戏奖”,成为本次评选的最大赢家。(来源:36氪、金融界)
16.抖音支付增资至31.5亿元,支付行业现增资潮
1月3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抖音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由1.5亿元增加至31.5亿元。据不完全统计,这也是2024年以来第8家增资的非银行支付机构。抖音支付相关负责人对此回应称,此次增资系根据新生效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推进,并已通过监管部门审批,增资有助于抖音支付更稳健地开展业务,为广大用户及商户提供安全便捷的支付服务。(来源:北京商报)
17.支付宝官宣2025年集福将在1月20日开启
近日,支付宝官方宣布2025 年集福将在1月20日正式开启。据了解,今年五福将推出新玩法,福卡不只一套,在原有传统福卡基础上,将新增10余套特色福卡。截至目前,关于今年集五福活动的具体玩法和分发金额,支付宝官方暂未披露。(来源:WEMONEY研究室)
18.闲鱼上线贷超业务
手握5亿用户,闲鱼继续加码流量变现生意。继上线借钱功能开展助贷业务后,闲鱼已开展贷款超市业务。闲鱼贷超为H5导流模式,申请入口在借钱页面中部的“更多第三方借贷产品推荐”,目前上线三款产品。用户申请需先填写手机号完成注册,然后跳转至第三方App完成授信用信流程。2024年中旬,闲鱼上线借贷业务,采用纯导流助贷模式,只提供信息展示,贷款由金融机构提供。首批接入的机构包括信也、马上消金、度小满等。(来源:禾金财经)
19.湖北银行某支行原副行长违法放贷1.6亿获刑六年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近日发布的一则一审刑事判决书显示,湖北银行武汉某支行原副行长胡某明因违法发放贷款,数额高达1.6亿元,最终造成银行经济损失1.36亿元,被湖北来凤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来源:新浪财经)
第三部分:国际观察
1.英伟达收购GPU编排软件提供商Run:ai
当地时间12月30日,英伟达(NVIDIA)完成了对以色列初创公司Run:ai的收购。Run:ai同时宣布计划开源Run:ai软件,以帮助社区更快地构建更好的AI。Run:ai是一家帮助管理和优化人工智能硬件基础设施的公司。英伟达在2024年4月对外公开计划收购Run:ai,欧盟委员会于12月批准了该交易。(来源:新智元)
2.苹果降价促销
1月2日,苹果官方宣布降价促销,于1月4日到7日期间购买手机产品最高优惠500元,购买Mac电脑最高优惠800元。此外,平板、手表、耳机等产品也有不同程度的优惠。此次苹果官方降价促销优惠力度与2024年1月的优惠力度一致。(来源:光明网)
3.OpenAI公布2025年新技术产品
12月31日,OpenAI的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在社交平台X公布了公司在2025年即将推出的多个新技术产品。阿尔特曼提到的产品包括通用人工智能(AGI)、智能体(Agents)、升级版的GPT-4o、更强大的记忆存储、更宽广的上下文窗口、成人模式、深度研究特色功能以及更好的个性化定制功能。这些创新都显示出OpenAI在不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来源:财联社)
4.微软将投资约800亿美元建AI数据中心
当地时间1月3日,微软公告称,在2025财年,微软将投资约800亿美元建立支持人工智能的数据中心,以训练人工智能模型,并在全球部署人工智能和基于云的应用程序。微软称,该项目总投资额的一半以上将发生在美国。(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