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史
读史(ID:dushi918):上下五千年,立史明智,博闻通识,知古鉴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史事挖掘机  ·  从秦朝到清朝 各朝代机构官制示意图 ​​ ·  昨天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  预告|“中国书法史论坛·书法史视域下的明清文 ... ·  4 天前  
写本文献学微刊  ·  【特藏】 | ... ·  4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口腔的清道夫,牙齿的保护神——中药牙粉,改善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读史

西汉朝特务机构,简直逆天了!

读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7-12 10:55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读史"免费关注

汉武帝时期,中国出现了一支秘密警察,这些人身穿绣衣,手持节杖和虎符,四处巡视督察,发现不法问题可代天子行事。


对于这类特殊力量,汉武帝给他们冠名曰“绣衣使者”,也称作“绣衣御史”、“绣衣直指”、“绣衣执法”、“直指绣衣”、“直指绣衣使者”等,有时也简称“直指”。


作为御史的一种,“绣衣使者”官位很低,且不是常设官员,但这些人是汉武帝专门挑选、为办理专案特设的,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直接对皇帝负责,冷若冰霜,不讲情面,很能震慑大小官员。

 

西汉绣衣使者作为中央的重要“使臣”,奉诏督察各地,一度非常活跃,甚至“威振州郡”,地位显赫。


许多史实表明,武帝至王莽时期,绣衣使者的地位是不可低估的。



从史料记载看,“绣衣使者”前期的职责主要是奉命“讨奸”、“治狱”,督察官员、亲贵奢侈、逾制、不法的事。


他们神出鬼没,无处不在,一度非常活跃,甚至“威振州郡”,令很多不法官员闻风丧胆。


后来,随着形势变化,“绣衣使者”又有了“捕盗”的职责,也就是镇压农民起义。


军队当中有专门进行侦查活动的“候骑”和“斥候”,并且出现了专门管理侦查活动人员的官吏“候吏。”


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使光禄大夫范昆及曾任九卿的张德等,衣绣衣,持节及虎符,用军兴之法(依照战时制度),发兵镇压农民起义,因有此号。非正式官名。绣衣,表示受君主尊宠。


史书当中并没有将绣衣御史直接划分到特务的等级,只是说这些人深受皇帝的信任与宠爱,执行皇帝的命令,尤其是镇压农民起义。


后来此官职一直存在,在王莽时被称为“绣衣执法”。亦省称“绣衣”、“绣衣吏”。此时的绣衣御史并不是完全的间谍,只是负责镇压农民起义,还没有履行监视人民这项职责。


汉武帝末年,盗贼群起作案,大的团伙有上千人,小的团伙几百人左右。


朝廷派使者穿着精致有绣花的衣服,拿着兵符,带兵追击这些匪徒,斩落的匪徒人头达到一万多颗。


于是立了“沈命法”,法令内容说如果有多起盗窃案件发生,追捕却不能一网打尽的,两千石的官吏到下面的小官都要处以死刑。


之后小吏们都害怕,就算有盗贼,也不敢去抓,怕捉不到反而因此要连累地方官,地方官也不准其上报。于是盗贼越来越多,当官的互相包庇,以躲避法律。


到了光武帝当政期间,到处都发生盗贼作案,于是朝廷派使者到下面县,让盗贼自己互相检举揭发,只要是五个人杀了一个贼就可以免罪,小官有回避故意放跑盗贼的,也不管,只管最后的结果。


那些管理的区域内有盗贼但不去抓捕的,都不认为抓贼是负累,只管最后抓到了多少,只有那些藏匿盗贼的才判罪,于是大家都来抓捕盗贼,盗贼们都慢慢解散了。


这两件事都是治理盗贼的措施,但是汉武帝管得很严格所取得的效果,还不如光武帝宽松的治贼政策,其效果大家有目共睹。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