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命季刊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本地宝  ·  高铁改签收费标准! ·  4 天前  
北京本地宝  ·  速存!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2月日历来了! ·  2 天前  
气象北京  ·  本周强冷空气进京 ... ·  昨天  
气象北京  ·  2025年2月3日北京天气早知道,来看AI数 ... ·  3 天前  
气象北京  ·  2025年2月2日北京天气早知道,来看AI数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命季刊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生命季刊  · 公众号  ·  · 2018-04-17 15:18

正文

(请击点图片上方蓝色的 生命季刊 ,选择 关注 ,您就会每天收到生命季刊播发的文章)

你身上的灯是亮的还是暗的?

—— 耶稣比喻之二

文/陈俊迈

生命季刊微信专稿


本文为作者“耶稣比喻”系列文章之二,请阅读:

1. 盐, 光, 世上的城, 这些比喻的意思…?


主题经文 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里头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 (太 6 22-23

耶稣的这个比喻是耶稣登山宝训中的一部分,是对耶稣门徒们讲的。虽然只有两节经文,但信息量是很大的,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释这两节经文。

1 ,从经文的字面来看这比喻的意思

耶稣讲眼睛是身上的灯,可以这么理解:人的眼睛能表达一个人的内心,我们都有这样经验,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们无法判断对方说话或行事的真正意思,但有时看到一个人的眼神,就能了解这个人内心的状态,就能大约知道这人言行的动机。耶稣的比喻提到了三种眼睛:

1 )瞭亮的眼睛。 经文中 瞭亮 的希腊文是: haplous ,意思是:单纯,诚实,慷慨宽大;所以 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 的意思就是:耶稣希望祂的门徒应该有:一个单纯的眼睛,就是耶稣在登山宝训一开始教导的: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 (太 5 8 ),这里的 清心 原文意思也是单纯,洁净,无杂质。包含了我们对耶稣要有专一的信仰,行事为人的心态要纯正洁净。耶稣也希望祂门徒有一个诚实的眼睛,基督徒要诚实地对神对人;以及一个慷慨宽大的眼睛,基督徒的眼睛应该总是带着怜悯和爱的眼神,总是带着宽容和原谅的眼光。耶稣讲,有这样眼睛的人,内心是圣洁的,光明的。

2 )昏花的眼睛。 经文中的 昏花 的希腊文是: poneros ,意思是:邪恶,怨恨,吝啬。在圣经中用 恶眼 来形容这种眼睛,如经文说: 人有恶眼想要急速发财,却不知穷乏必临到他身 (箴 28 22 ),意思是,吝啬和怨恨的人,常得不到他们所要的东西。所以,耶稣警告基督徒不应当有吝啬,嫉妒,怨恨,诡诈的眼神,有这种眼睛的人,内心是处在黑暗中,这样的人常常对神不满,对人不满,也常对自己不满,实际上,这样的人是生活在自我中心的黑暗中。

3 )自以为发光的眼睛。 耶稣还特别警告一种基督徒: 你里头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 这里是指那些自我中心的基督徒,可能被自己表面的虔诚行为所掩盖,自欺欺人,认为自己是生活在光明中,如耶稣时代的法利赛人,这样人内心的黑暗才真正大,因为有昏花眼睛的基督徒可能意识到自己近来出现越来越多的抱怨,与神与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差,这样的基督徒还有改正的机会,因为他们希望得到外面来的帮助。但耶稣说的这种人,自以为很虔诚,很属灵,并不意识到自己内心的自私,嫉妒,苦毒,论断等疾病的严重,所以没有到耶稣那里就医的念头,这样人的处境确实让人担心。

2 ,从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来看比喻的意思。

眼睛作为身上的灯,但这灯本身是不会发光的,眼睛是接受外来光的,所以耶稣比喻的意思就是,你接受什么样的光,你也就发出什么样的光。很像一个房间里的窗户,若这窗户的玻璃是洁净透亮的,那么照进房间里的光能把房间照得光辉夺目;若窗户的玻璃既脏又不平整,那么照进房间里的光,不仅暗淡,而且光线会产生扭曲;若窗户的玻璃是彩色的,那么照进房间里的光就把房间里的东西都被色彩所掩盖,看不到真实的面目。从这角度来理解耶稣这个比喻,我们的眼睛可能会接受三种不同的光,也就会发出三种不同的光:

1 )纯真圣洁的光。 基督徒要保持这样的光照进我们的眼睛,我们内心才会处在光明中。这里要我们用正统的神学观点来认真学习圣经,顺服圣灵借着神的话语来光照我们,同时如保罗嘱咐提摩太那样: 同那清心祷告主的人 一起 追求公义,信德,仁爱,和平 (提后 2 22 )。

2 )污秽不纯的光。 如耶稣在登山宝训中提到的,有人就喜欢人的称赞,喜欢卖弄自己学问,喜欢与人攀比,喜欢论断别人,凡受这样人影响的基督徒,就是在接受这种污秽的光,久而久之,他们的内心的光会越来越弱。

3 )假冒为善的光。 这种光的特征就是用表面虔诚的宗教行为,来掩盖内心的不纯不洁;不纯就是他们的信仰从本质上讲,是靠自己的修养,意志;而不是把自己完全交给神,他们对神的信心是有保留的,所以与神的关系是表面的,不亲密的。不洁是指他们没有把内心的肮脏污秽向神交账,甚至不相信神会赦免他们的罪;所以这样的基督徒一方面在外表上,特别积极,显得特别属灵;但另一方面,内心得不到从神那里来的光照,处在黑暗中。而且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是,缺乏平安喜乐。

3 ,从上下文来理解耶稣这个比喻。


耶稣这个比喻是耶稣一个大段教导中的一部分,这一大段的教导,可以分三部分,而这个比喻正好在中间,即第二部分,所以我们要理解这个比喻,必须顾及到耶稣讲的第一和第三部分内容。

1 )耶稣讲的第一部分经文是:

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 (太 6 19-21

耶稣在这段经文中,不是谈可不可以积蓄财产,重点是为谁积财?为什么积财?耶稣谈的是人心走向,大约涉及四个方面问题:

第一,为谁积财? 耶稣明确反对为自己积财。积财本身很难判别对错,而为谁积财是有区别的。若为抚养儿女,为帮补亲戚,为自己老年生活而积蓄钱财,不仅是圣经允许,而且是应当的(提前 5 8 )。所谓 为自己 就是一种自私的动机,反映一个人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是为自己在世上吃好穿好而积财,还是为别人吃好穿好而积财。这涉及到基督徒的人生观,耶稣的一生就是为了解除别人的痛苦,为了世人能脱离罪恶与死亡捆绑而受苦受死,我们作为耶稣的门徒,当然应当追随耶稣的脚步。

第二,钱财要积多少。 积多久才满足? 积攒 的希腊文动词的含义是指一种不断积累的过程,描述一种永不满足的心态,说白了,就是贪心,这是耶稣所反对的。圣经也说: 贪财是万恶之根。 (提前 6 10 )基督徒应该过一个平淡满足的生活,凡事感恩。这涉及到我们的人生,我们生活的需要究竟依靠谁?是靠人自己,还是靠神每日的供应。

第三,我们应当在什么地方积财? 耶稣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在地上的钱财是可能瞬间消失:或者因为天灾人祸使得钱财损失,或者钱财还在,但钱财的主人不在了(参考路加福音第 12 章关于无知财主的比喻)。耶稣鼓励我们 积攒财宝在天上 ,在那里积攒的财宝,可以存到永远。耶稣还说: 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 ,所以在什么地方积攒财宝, 是涉及到我们人生的价值,是由短暂的地上生活状态所决定,如名望地位和钱财;还是由人最后去哪里的永恒生活来决定。

第四,我们应当积攒什么样的财宝? 耶稣说。地上的荣华富贵都可能被人偷走的,而且随着时间,这些名利地位的价值会随之减少,以至消失;而天上的财宝是有永恒价值的,这就告诉我们,要做有永恒价值的事情,譬如舍己的爱,饶恕的心,属灵的品格都会积存在天上。

2 )耶稣这段经文的第三部分是:

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 (太 6 24

人总有一个幻想,走自己以为的中间道路,譬如有人颇为得意地说: 我不反对神,但也不信神。 他所不知道的事实是:不信神就是反对神,没有中间道路。这种现象也出现这基督徒身上,以为信神是好的,但不要太认真,人生还是应当好好享受的,等等。耶稣在这里告诉我们:人不可能有两个主人,因为这两个主人是互不相容的,不可能同时是你主人;而且若生活中有两个主人,你一定会喜欢其中一个更多一点;耶稣的意思是:不要自欺欺人,那个你爱得更多一点的主人,才是你真正的主人,实际上你只有一个主人。

3 )现在再看耶稣的这个比喻,也就是耶稣这段讲话的第二部分。

若从耶稣整段经文来看,那么耶稣的比喻有这几点意思:

第一, 耶稣关于 眼睛是身上的灯 这比喻,是在耶稣说完 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 这句话之后;似乎耶稣这个比喻是对 作个注解:你眼睛关注在哪里,就表示你的心在哪里。你若想积攒财宝在地上,你的心就想方设法找发财的机会,你的眼睛也一定关注股市的上下。反过来,你若想积攒财宝在天上,你的心就想自己言行如何讨神喜悦,你的眼睛一定会关注神的话语和你周围的见证人。

第二, 若从耶稣谈论积攒财富的角度来看这比喻,那么 瞭亮的眼睛 一定是指积攒财宝在天的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