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本区块链
区块链领域第一深度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疯狂区块链  ·  特斯拉股票还能不能买? ·  17 小时前  
疯狂区块链  ·  财务自由后你想干什么? ·  昨天  
白话区块链  ·  以太坊现货ETF持续流入,为何ETH价格却毫 ... ·  昨天  
疯狂区块链  ·  暴富靠的是什么?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一本区块链

备受质疑的区块链,为什么是绝无仅有的“造富”机会?

一本区块链  · 公众号  · 区块链  · 2018-03-27 19:04

正文

点击关注 一本区块链 ,置顶公众号

独家专业的区块链深度报道,不容错过

━━━━━━



文  | 来笑


目前,区 块链 热度已 人工智能、虚 拟现实 等技 术风 口,直逼当年的互 网。


但是,区块链也引起了很多质疑。很多人认为它是史上最大的骗局:它只不过把一些早已存在的技术拼凑起来。


这样的质疑,也颇有道理。


现在号称区块链2.0的以太坊,每秒也只能处理20笔交易。


而区块链落地的应用也寥寥无几,这样的现状,区块链谈何颠覆的力量?


01 效率与公平


仔细拆解区块链技术后,我们发现,它并没有什么划时代意义的技术突破。


无论是区块链的不对称加密、点对点传输,还是分布式存储,都是很早就存在的技术,区块链只是将它们进行了巧妙的结合。


可以肯定,区块链不是蒸汽机、电力、计算机、人工智能这样的划时代技术革命。


因此,有人就说,区块链不过是新瓶装旧酒的旁氏骗局,因为区块链作为一项技术,确没有提高生产力。


最明显的,就是在支付领域。



在2017年的双11,支付宝的每秒处理交易能力已超过了25万笔;VISA也可以达到7万笔左右。


而比特币的处理能力,仍然停留在可怜的7笔/秒。


而号称进入区块链2.0的以太坊,目前的平均速度,也只有20笔/秒。


就算是一些主打处理速度的区块链项目,目前实测的最高速度,也只停留在每秒数千的级别。


其实,在区块链的领域,一直存在一个悖论,就是效率与公平。


某种意义上,区块链就是降低了效率,而去换公平。


很明显,区块链非但没有提高交易效率,反而将它拉回到了马车时代。


如此强调效率的社会中,效率低下的区块链,还有何意义?


“技术效率和企业效率,是两回事,应该分开看。”百度金融区块链实验室的负责人肖伟称。


何为企业效率?


举个例子,点对点的交易,无法信任,所以才出现了淘宝。


技术上问题,早晚都会解决,要看到区块链背后对企业效率的提升。


“区块链出现之后,交易过程中的点,会不停地往下压,直接建立点到点的信任,整个商业就发生了变化。”肖伟称,这就是企业效率的提升。


至于技术效率的提升,大多数的人相信,其迭代速度极快,在未来解决,并非难题。



02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区块链并没有提高任何生产力,有何意义?”目前,这是圈内对区块链技术的最大质疑。


火币研究院院长袁煜明指出,区块链更像是造纸术/印刷术、公司制/股份制、互联网这样的发明,它不直接提高生产效率,而是改造了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个词我们最早接触,都是来自上学时候学的马克思主义。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马克思说。


但目前,区块链的出现,提出了某种新的观点。


拿支付作为例子:比特币不是和支付宝来竞争支付速度,而是让支付宝在交易环节中消失。


“其实上,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是富余的。”肖伟称。


目前,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核心问题已经从解决物资紧缺变成了解决物资过剩。


当物资的生产速度超过消费速度的时候,再一味的强调生产力的提高,显然会走进死胡同。


当今世界,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是中国。


中国超强的生产能力累积换来的贸易顺差和巨量外汇储备,并没有为我们争得全球第一强国的地位。


相反,中央近年来的经济政策重头一直都是“去产能”。


生产的多不但不是好事,反而还要隐瞒起来。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当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不协调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改善的应该是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简单了说,就是分配制度。比如股权制度就是一种分配制度。


中国的庞大的市场经过十几年时间培育出来的阿里巴巴,却跑去了美国上市。


很多业内观点称,这是因为中国股市的对于股权制度的发展落后于美国,我们不承认同股不同权。


所以阿里巴巴,才去了纽约。


如今,我们模仿美国的ADR,引入了中国存托凭证(CDR),让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中国海外上市公司回归A股,就是对于股权这种生产关系的重新认识和变革。


因此,生产关系的变革,同样颇具意义。



03 财富的意义


区块链对生产关系的第一个变革,是扩大了财富的基础。


回溯人类的发展历史,就是一段不断“发现”财富的历史。



打个粗俗的比方,猫屎咖啡在被发现其价值之前只是猫屎,并无法给苏门答腊的居民带来收益。


但是当它“顶级咖啡口感”的价值被挖掘之后,即成为了当地的一大产业,为很多人带来了财富。


在一本区块链《世界为何对区块链狂热?是因为一个“财富密码”》一文中,我们曾经提出过“记账-共识-交易-价值-财富”这个财富制造的方程。“记账-共识”,就是财富挖掘的步骤。


这个工作,移动互联网已经打了先锋,区块链将来接住下一棒。


移动互联网作为十年前出现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把“个人数据”这种数字资产的价值挖掘了出来,也造就了阿里巴巴和腾讯这样的“数据中心”的财富神话。


未来,更多的资产财富将被挖掘出来。


“现在区块链最大的魅力,就是将曾经不能流通或交易的物品,刻在区块链上,这必将导致财富的极大增加。”某区块链资深专家称。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注意力”。


一个人每天在微信上消耗大量的时间,但如果有一套机制,如果在微信上花费5分钟,就送一个Token(通证,中国习惯翻译为代币),如此,就直接将注意力转化了可交易的资产,甚至可以流通。


区块链对于生产关系的第二个变革,体现在确权。


确权,也就是说,你的就是你的,谁都拿不走。它关乎的是生产资源的归属权和红利权。


比如,从古至今,土地都被公认是一种最有价值的财产。


但是在1998年之前,中国并没有发达的房地产市场。因为在房改之前,所有的土地和房屋产权都没有确权到个人,大家都对房地产这种财产没有明确的概念。


不确权就无法交易,就不能产生价值。


而1998年之后的故事,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房地产市场成为了中国的支柱产业,并带动了建筑业、中介、房地产金融的爆发,造就了数不胜数的千万富翁。


所以说,确权是财富创造的前提。


而区块链技术,是目前为止最优的确权机制。


记录在链上的产权,包罗万象并且无法篡改。比如对于具体房屋的产权,区块链确权技术可以精确到某个房间某几个时间段的使用权力,这足以再次颠覆人们对房地产这种财产的理解。


区块链对于生产关系的第三个变革,体现在生产关系的去中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