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之乎者野记
来自牧之野的独立社会观察和文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之乎者野记

日子519|靠管是管不住的

之乎者野记  · 公众号  ·  · 2024-03-09 17:07

正文

熊惜墨 女 10岁 【中国】



有机会拜访了一位深耕教育行业评估领域多年的专家,深有感触。
我们知道,如何客观评价高等教育的水平,需要有一套比较合理的评估制度,能够较好的认清楚自己在世界的哪个层次,属于什么真实水平,这一切,对于改进工作、真正朝着一个高质量领域努力,至关重要。
因为你首先知道自己是谁,什么水平,不吹不黑,才有可能知利弊和优劣,才不会迷失自己。
而这位专家经历了几十年的实践探索,得出一个结论:
靠管,是管不住的。
过去的思路,更多是要盯着你,约束你,列KIP,就像家长每天守着孩子桌子旁做作业一样。
然而,一旦涉及到竞争,最后的结果往往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不少年间,高校热衷排名,为了名次和打分甚至可以“不择手段”,甚至想办法打评委的主意,因为中国是个熟人社会,只要涉及评比打分,你总能影响到评审的人。
如此,很多事情出发点是好的,到了最后,就用力过猛动作变形。
所以,经历了那个野蛮发展的阶段之后,所有对效果的评估,慢慢也回归到了人性化和个性化的阶段。
从过去总是想用强制的行政手段“管”、“罚”,转向“质量共同体”,就是搞评估的人不是要去罚你,要去卡你,而是我们共同一起,把这件事做好,看怎么把学校办好。
评估的方案也变得多元和个性化,柔性的督检举措和实质性的建议结合,有点像我们现在量身定做的“体检报告”。
这样,每个大学都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想要发展的方向以及当下实际所具备的能力,进行长期地规划。
实施以来,效果多方反馈还是不错的。
当然,对听话的“响鼓不用重锤”,但对不听话的会怎么样呢?
我会问:假如有的学校完全不理这些评估,就是摆烂躺平呢?
她说,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但是,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高质量的发展,最终的源动力,还是来自于这个学校本身本心。
也就是说,只有激发人的内生动力,才有可能真正的变好。
其实过去也写过很多的文章,不论是讲个人的向内求,还是教育孩子的“因材施教”,教育的本质其实都一样: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
她说的这些,都是几十年经验的积累,很多的案例,很多的教训,到了最后,还是走到了那个初心。
我就是更加感慨, 大到一个国家的治理,小到一个人的发展,到最后,无不都是向内求的过程。
你自己想明白了,很多困难也都不是困难,你自己没想明白,再有利的条件也会变成阻碍。
靠管,是管不住的。
就像昨天说的很多人润出去的事,你要是自己国家搞得特别好,做得好宣传得也好,国强民富,自然金凤凰会来。
终究还是有自己没做得那么好的地方,再加上外因的作用,也就会加速这个过程。
去南方很多城市,政府已经转变成了“服务型”,官架子已经少见了,可到了东北,到了北方有些地方,官僚的气息依然浓重,一看就让人觉得不舒服。
如果到处都是焦裕禄,都是人民的公仆,只怕是人家抢着来都来不及呢。
教育孩子也一样,为什么老师的孩子总是不幸福,道理类似。
这世界很多事都是反的,就像手心里的沙,捏得越紧,流失越快,可就这么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不要说做到,有的人,一辈子都不会懂,也就不枉痛苦总是缠绕了。



一个力争纯粹的人划出的桃花源
有门槛有态度
不一定篇篇正确但源自独立思考和原创
不接广告、不荐股、不带货、不荐理财保险
不哗众取宠、不左不右、
不偏不倚、 不在乎
立场坚定,爱国爱党 理性思考,客观表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上海新闻广播  ·  当她们脱下工装,原来也这么美!
7 年前
百姓关注  ·  明天迎接你的,是雨水还是阳光?
7 年前
反做空研究中心  ·  美朝秘会,究竟谈了什么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