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笔记侠
-1~6岁CEO都在看的第一手笔记干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何规  ·  爱尔兰TikTok数据跨境调查结果要出了! ·  3 小时前  
数据何规  ·  爱尔兰TikTok数据跨境调查结果要出了! ·  3 小时前  
中国日报  ·  热搜第一!考研查分“像极了哪吒”?DeepS ... ·  9 小时前  
中国日报  ·  热搜第一!考研查分“像极了哪吒”?DeepS ... ·  9 小时前  
数据法盟  ·  DeepSeek将于下周开源5个代码库:AI ... ·  3 天前  
数据法盟  ·  DeepSeek将于下周开源5个代码库:AI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笔记侠

为什么一定不要熬夜?这个解释大开脑洞!

笔记侠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06-09 23:20

正文

内容来自财经主编何刚、高维资本创始合伙人孙刚的分享


高维资本创始合伙人孙刚


两周前,我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C Berkeley)参 加了一个模块学习,这也是长江商学院/新加坡管理大学DBA项目的海外课程。


伯克利的哈斯商学院这次请来了多位名师和硅谷大咖,4天18场不同主题的授课和讨论,其中关于天体物理、生物工程和积极心理主题的讲座给我更多的启发和遐想。


今晚我想给大家分享一段印象最深的内容,我最欣赏和喜欢的其中一位教授,说说他的观点,扯扯由此引发的猜想。


刚与索尔·波尔马特教授合影


5月25日上午,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劳伦斯国家实验室的天体物理学家索尔·波尔马特(Saul PERLMUTTER)教授,给同学们上了一堂讲座:“测量宇宙的加速膨胀(Measuring theAcceleration of the Cosmic Expansion)”。



70多岁的波尔马特教授是一位看起来睿智而令人亲近的犹太老头,秃顶、隆鼻、清瘦,笑容满面。他在美国东岸长大,典型的犹太精英成长路径,1981年他从哈佛毕业,想离家远一些,就选择在天体物理方面最强的美国西岸学术重镇伯克利分校。


1986年他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致力于研究“超新星宇宙学项目(Supernova Cosmology Project)”,至今已在伯克利学习、教研、生活35年,他微笑着说:“估计我再也不会离开伯克利了。”

他说,之所以喜欢物理学,因为从小对世界如何运转充满好奇,同时他也对人类大脑的运转感兴趣,因此在哈佛时,他就主修物理学和哲学,还选修历史和文学。他拉小提琴,也很喜欢唱歌。


从大学开始,他介入一些小型物理研究项目,开始关注恒星和超新星,痴迷于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前辈有关宇宙膨胀的研究,进而以此作为自己的研究重点,最终通过大量观察与测量,发现了“宇宙的加速膨胀”,与其他两位天体物理学家分享了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这个发现有多重要?有教授评价说:这是人类在宇宙认知方面的又一个里程碑,他的名字或许要被记载上千年(除非有人证明宇宙其实已开始收缩了)。


说起获得诺贝尔奖,他戏说道:“伯克利校园的终身停车奖励要比诺贝尔奖来的更实惠!”


波尔马特教授领到的伯克利校园终身免费停车卡

谈及宇宙膨胀问题,波尔马特教授表示,目前各种观测研究,均没有发现宇宙在衰退,膨胀仍在继续。也不排除因为时间和距离,我们观测到的现象与数据,或许都属于辽阔宇宙的过去。


但物理学需要可验证的数据与事实,比如很多人怀疑暗能量和暗物质是否存在,他从已有观测研究来看,宇宙之所以加速膨胀,必然存在某种未知的暗能量,宇宙中各星系的状态变化,有很多是无法解释的,暗能量和暗物质的疑问,都需要未来不断验证,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并不代表不存在。

宇宙在不断膨胀,人类会有什么变化?

谈到人与自然、地球与宇宙的关系,波尔马特教授比较达观。他说,从观测研究看,宇宙膨胀的时间维度很长,地球至少还会存在几十亿年,未来人类应当有足够能力、智慧和愿意,解决不同文明的冲突。


另一方面,如何以恰当方式快乐地合作,是人类面临的挑战。 科学探索既是渐进的又是跳跃的,物理学领域确实存在一些偶然性事件,似乎预测是不需要的,但实际上主观判断与决策从来都很重要。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以下部分的延伸和猜测还受到另外两位教授的启发: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生物科学实验室副主任、生物工程系教授 Jay Keasling 先生;伯克利至善研究中心主任,心理学教授 Dacher Kaltner 先生。


宇宙在膨胀,我该怎么办? 宇宙是无限的,认知是有限的。 宇宙很可能始于在大混沌中一个个体尘埃的有序运动;生命也如此,从第一个单细胞的诞生,到我们身体内充满了各种尘埃元素。

每个细胞都有完整的DNA信息,每一个细胞都含有全身的信息,他是全息的。 身为宇宙的全息元,每个人都含有宇宙的本源信息,实际上这些信息都在我们自己身上。看不见、听不到、感觉不到这些宇宙的本源信息是因为表象信息太多,塞得太满,根本打不开接受通道。

一定要清空,空则灵! 我们的记忆储存在大脑的记忆区里(好像一个硬盘储存),但是要进入大脑的前叶区才能显现出来。相对我们收到的大量信息,内存是非常有限的。晚上睡觉的时候就是大脑发挥编辑整理和删除的过程。

当一个人的大脑达到空的时候,宇宙的本源信息才有机会进入大脑前叶区,才有机会显像,才有可能提取已经在体内具有的潜意识和本源信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