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道消息
互联网冷知识、故事会、黑话大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安徽商报  ·  马云现身阿里杭州总部,此前曾在新西兰度假 ·  14 小时前  
现代快报  ·  苏州通报 ·  16 小时前  
艾锋降级  ·  紧急发布!iOS 18.3.1 ... ·  昨天  
SEO实战营  ·  AI颠覆SEO:DeepSeek三个月流量暴 ... ·  昨天  
SEO实战营  ·  AI颠覆SEO:DeepSeek三个月流量暴 ... ·  昨天  
盈建科  ·  微课堂 | 盈建科2025年2月课程规划 ·  3 天前  
盈建科  ·  微课堂 | 盈建科2025年2月课程规划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老道消息

行长应该穿秋裤

老道消息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8-03-20 13:02

正文




易纲当选央行行长,《财新》给的一句评论是:“令市场有些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有些意外,指的应该是之前关于“刘副总理兼任央行行长”的猜测更让人浮想联翩一点,而情理之中,则是因为由易纲这样具有金融专业背景,又是做了周小川多年副手和门生的人接任央行行长,显然更有利于完成周小川未竟的金融改革事业。


但是易纲毕竟不是周小川。


周小川是新中国成立后任期最长的央行行长,也是“势力最大”的央行行长。世界各国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的时候,最常见的做法是锚定通胀目标,《中国人民银行法》老早就规定了中国央行在防通胀之外,也承担着经济维稳、宏观调控以及宏观审慎和金融监管的职能。


还记得13年那波钱荒的人,应该非常能理解央妈的爱有多深沉,央妈的巴掌就有多狠。当年金融机构疯狂放贷,资金空转现象严重,刚过完6月第一周,24家主要银行中,已经有一半银行的新增贷款超过上月。


信贷投放过快导致金融机构头寸紧张。13年的6月19日,部分银行发生资金违约,银行间市场被迫延迟半小时收市,第二天,资金市场几乎失控,Shibor全线上涨,隔夜拆放利率飙升578个基点,比6%左右的商业贷款利率还高出一倍,创下历史新高,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更是最高达到史无前例的30%。


往常这个时候,央行就该出手相救了,但是那次央行为了遏制期限套利和金融空转,不仅没有出手相救,还在当天继续发行了20亿央票回笼。以信贷枯竭逼迫银行服从央行,这个情形在其他金融市场上再难看到。


与此同时,周小川任期内,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精细度”明显提高,央行常用的调控工具从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F(常备借贷便利)、PSL(抵押补充贷款),MLF(中期借贷便利),到TLF(临时流动便利),调控工具创新和多样性被公认为越来越有国际范儿。


金融危机之后,周小川被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全球百大思想家”,他的排名在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前面,理由是:掌握着世界经济的命脉,对世界经济的稳定非常重要。


周小川可远没有伯南克那么幸运。央行从行政设置上看,只是国务院下属的一个正部级单位,且不说上面还有国务院和更高一级的领导们会忍不住插个手发个话,遇上利益冲突,跟他同级的商务部、发改委哭闹一番,央行的政策都很可能进行不下去。


之前叶檀不就针对央行、发改委和财政部的隔空喊话,写过的一篇“三部门优雅开撕”吗,去年周小川接受采访,也说过:如果几个部门(对放开管制)的意见分歧太大,很可能就是相互的等、靠、要,形成推诿甚至死锁。


周小川广受赞誉,正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央行不仅努力保持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还把金融改革往前推进了不止一点点。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利率市场化,放宽汇率管制,人民币国际化,不管哪一个单独拎出来,都足可以当作周小川改革派标签的注解。


小平同志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所以全球市场把央行行长当做风向标,更加透明的易纲接任现任有助于稳定外部的预期。


但是内部的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这次周小川卸任,《华尔街日报》又发了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一个细节,说13年超龄连任一年半后,周小川就差点被人家用一个“更自己人”的人换掉。最后还是中国经济的波动帮了忙,给他把剩余的三年多任期给续满了。


但是在这三年多的任期里,人民币国际化这个过去设置的改革议题,显然让位于限制资本外流,防范重大金融风险的宏观调控政策。而周小川自我辩护和警示风险的调门越来越高。


即使是这样,在主流的声音那里,周小川获得的批评是局部和克制的。他80年代作为经济学研究者和改革的呼吁者就享有声誉,从朱镕基时代开始扎根金融系统,而且作为红二代,父辈还帮他结了善缘的人,这样的人中国现在只有这一个了。


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处负责人Eswar Prasad曾经评价周小川,说他不惜挑战根深蒂固的势力,以坚持不懈的倡议和强有力的劝说,才在中国严厉的经济和政治制约下成功推行了改革。从这点看,外媒称赞周小川既有专业能力,也是政治老手,是真心诚意的褒奖。


2015年达沃斯,周小川在主席台上挪了挪身子,被眼尖手快的摄影师抓拍到了袜桶里面套着的秋裤。无独有偶,二十年前在北京,保尔森第一次进入紫光阁,见到了曾经身兼副总理与央行行长于一身的朱镕基,谈到深入的时候,发现朱镕基裤子底下也穿着秋裤。没穿秋裤的保尔森,在穿堂风面前冻得瑟瑟发抖。


又过去十年之后,今天的王副主席在金融危机时访问华盛顿,做脱稿演讲,把秋裤问题做了一个阐述,就是中国人不可能像美国人那样都用烘干机,一年四季开空调,无节制使用浇水龙头,中国有自己的发展方式。


你看,即使贵为中国经济的诸位掌舵人,秋裤也是必须要穿的。他们身上的西装,是应付全球化、贸易公平和经济发展的面子。西装下面的秋裤,就是抵御民族主义的里子。


朱镕基为了抵御这股“穿堂风”,不敢在巴尔舍夫斯基递上来的电信业合资比例条款上签字,只能做口头承诺。


几年前,《华尔街日报》发表过一篇题目是《周小川曲线推动人民币汇改》的文章。文章说,金融危机后,周小川在说服中国领导人同意人民币国际化的构想上,利用了经济民族主义的说辞。


具体操作是,当时美国借金融危机给全球金融系统灌水,导致中国持有的美债价值受损,周小川让中国领导人相信,只有人民币国际化,才能在全球金融市场得到应有的尊重。而实际上,透过让人民币市场化,会倒逼政府放松对经济的控制。


《华尔街日报》说:决策者们在没有意识到潜在影响的情况下批准人民币国际化的构想,就像特洛伊人接受了希腊人运来的漂亮木马,浑然不知里面藏了什么。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算是周小川半个同事的李稻葵,认为这是过度解读。但是他也承认,周小川如果有这么精明的话,他就能够避开国内对他如此多的政治攻击。


易纲站作为央行的继任者,专业能力再厉害,推新金融改革决心再坚定,恐怕都很难有周小川的辉煌。虽然易纲事实打破了之前“副总理兼任央行行长”的传闻,但是经济和政治背景同样深厚的权威人士,肯定不会像周小川当时的上司马凯那样只专注于国企改革。所以易纲特别应该注意穿秋裤。


今年的穿堂风尤其大,毕竟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之前两位委员的访问并没有获得实质性进展。而对岸的陈菊,在旅行法生效的第二天就挺身赴美。中美之间 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成为大概率事件。


无论是刘鹤还是易纲,上任后的文章,都千篇一律地称呼他们是“改革派”,期盼改革的民间舆论倒真的 是有点“走夜路吹口哨,自己给自己壮胆”。


易纲今年60岁,5年后就到了退休年龄,他能不能也超期服役,能帮周小川延续和保留多少上一个阶段的改革遗产?我们也只能祝愿他穿好秋裤,奋力前行了。


● ● ●


「  查看荣大一姐历史文章  」

中国经济学家 | 快递风云 | 再干一届

大湾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