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鸣星制造
国盛机械,立足高端制造,挖掘经济增长新引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鸣星制造

【国盛机械 | 点评】绿的谐波(688017.SH):业绩显著修复,研发投入持续加强

鸣星制造  · 公众号  ·  · 2024-11-01 18:1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24 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长,其中 Q3 单季度业绩已显著修复。 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 .76 亿元,同比增长 8.64% ,实现归母净利润 0.59 亿元,同比下降 18.85% 。单季度看, 2024Q3 实现营业收入 1.04 亿元,同比增长 25.59% ;实现归母净利润 0.22 亿元,同比增长 1.63% ,单季度利润增速转正,业绩开始显著修复。

研发投入持续加强,新产品线逐步发力。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总额达到0.36亿元,同比增长14.49%;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率为12.99%,是四费中最高项,体现了公司研发驱动的战略。公司在保持现有产品线稳定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和产品线,特别是在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领域的布局逐步显现成效。公司已成功研发多款新产品,并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为未来的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紧抓机电一体化趋势,进一步驱动研发体系。 2024年公司攻克了机电一体化以及微型电液伺服等技术壁垒,研发出了全新一代机电一体化产品,随着新产品规模扩张,将有利于巩固公司行业龙头地位。继续聚焦传动产业链,通过机电一体化以及微型电液伺服等技术的创新,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公司面向全新场景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和微型电液伺服产品逐步登陆市场。同时,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面对越来越多的全新应用场景,利用机电一体化及微型电液技术的优势持续向外延伸,同时聚焦前沿的高端装备的需求,进一步驱动公司长期发展的研发体系。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4.21/5.70/7.4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02/1.43/2.03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4年PE为151.4X。长期看公司有望受益于智能机器人发展,实现规模快速扩张,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行业需求下行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注:股价为 2024 10 31 收盘价

具体分析详见2024年10月31日发布 的《绿的谐波(688017.SH):业绩显著修复,研发投入持续加强》报告。


分析师

张一鸣

执业证书编号: S0680522070009

邮箱: [email protected]

分析师

刘嘉林

执业证书编号: S0680524070005

邮箱: [email protected]

特别声 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 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 因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 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 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机械团队设立的。 本订阅号不是国盛证券机械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 本订阅号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仅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信息、观点的及时沟通。 本订阅号所提供的分析意见仅代表国盛证券研究所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若因报告的摘编而产生的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根据国盛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后续更新信息请以国盛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涉及的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投资观点,均基于特定的假设、特定的评级体系、相对同期基准指数得出的中长期价值判断,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投资操作性意见。本订阅号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版权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中的内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