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固收彬法
这里是孙彬彬带领的固定收益研究团队成果分享平台,我们致力于为市场带来最接地气的研究产品和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美股投资网  ·  巴菲特又出手!英伟达Q4持仓曝光,这家公司直 ... ·  13 小时前  
固收彬法  ·  转债 | ... ·  2 天前  
投资明见  ·  徐小明:日线高9(0213) ·  2 天前  
唐史主任司马迁  ·  科技向还是要有大票出来压阵脚,都是小票涨涨跌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固收彬法

利率 | 货币宽松仍需等待

固收彬法  · 公众号  · 股市  · 2025-02-14 08:25

正文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2025

作者:孙彬彬/隋修平


摘 要


货币宽松短期有所掣肘,但中期依然是确定性方向。适度宽松的基调意味着货币宽松行为仅仅是迟到,资金紧张不会持续,债市久期策略或依然是当下最优选择。


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


央行对稳汇率的措辞更加坚决, 美元指数高位震荡,短期内可能仍存在外部均衡压力。


同时强调利率自律机制的作用并要求强化落实和执行 ,后续落实利率政策、降低信贷成本,仍然有赖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呵护净息差。


展望未来,短期内降准降息落地的可能性并不高。 视国内外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而定,一是国内经济形势,二是海外经济与货币政策,三是股市走势和利率风险。去年四季度降准预期落空,以及年初以来货币宽松预期落空,或许均与上述三点有关。


对于流动性投放,继续强调“密切关注海外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变化”,二月资金面可能延续均衡偏紧。


防空转与盘活存量延续,结构性货币政策继续支持


央行继续强调防空转、盘活存量和提高效率,信贷可能延续弱增长。


货政报告从专栏角度强调结构性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但总体诉求依旧是“有进有退、合理适度”。 再贷款终究无法替代贷款,而且关键还需要财政等各部门通力合作,以及商业银行主动响应政策号召、调整信贷投放方向。


虽然货币政策工具箱丰富,但超储显著偏低


货币政策新框架,一是逆回购操作方式转为数量招标后,资金利率有下限。二是虽然央行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但四季度末银行超储率显著偏低,资金均衡偏紧。


央行对资金面的掌控能力仍然较强。 一方面,不要过度关注央行的操作,而是要深入理解央行的思路、最终观察结果;另一方面,降准的必要性仍然较高,买入国债、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可能不足以全面缓解资金压力。


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可能扩充计入准备金的资产范畴


存款准备金工具从最初的聚焦总量调节、对冲外储增长,到多层次、复杂化,再到简明演变,不同阶段的存款准备金框架选择取决于政策支持重点。


我们认为,央行明确可能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方向可能是扩充纳入准备金的资产品种和范围。 一方面是银行准备金率已经不高了,另一方面是超储率低可能限制商业银行对实体的支持程度。





报告核心图表(点击可查看大图,完整图表详见正文)



风险提示 :基本面数据超预期,海外经济超预期,增量政策超预期



报告目录








2月13日,央行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下称“四季度货政报告”),市场主要关注央行对汇率、利率风险的态度,以及后续总量型操作与资金面变化。


01


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


首先,央行对稳汇率的措辞更加坚决。 相比三季度货政报告,此次报告删除了“保持汇率弹性”的表述,同时新增了“增强外汇市场韧性”、“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


去年9月份以来,美元指数持续上行并高位震荡,中美利差倒挂维持在300bp左右,综合汇率和中美利差表现和前景来看,短期内可能仍存在外部均衡压力。


其次,四季度货政报告强调利率自律机制的作用并要求强化落实和执行。 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强调,“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充分发挥利率自律机制作用,有效落实各项利率自律倡议,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2024年央行不断落实各项利率自律倡议,主要与规范存款利率定价有关。 “4月,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大力整改违规手工补息,为银行节省利息支出超过800亿元。7月,建立存款招投标利率报备机制,规范存款市场利率定价行为,引导银行理性合规确定存款利率。督促银行坚持风险定价原则,合理确定贷款利率。11月,优化对公存款、同业活期存款利率自律管理。”


后续落实利率政策、降低信贷成本,仍然有赖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呵护净息差。 “提升银行自主理性定价能力,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下降。”


展望未来,对于降准降息,短期内落地的可能性并不高。 视国内外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而定,背后有三点,一是国内经济形势,二是海外经济与货币政策,映射到国内是汇率压力,三是股市走势和利率风险。去年四季度降准预期落空,以及年初以来货币宽松预期落空,或许均与上述三点有关。


对于流动性投放,继续强调“密切关注海外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变化”,二月资金面可能延续均衡偏紧。


“强化逆周期调节, 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 密切关注海外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变化,持续加强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和金融市场变化的分析监测,灵活有效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02


防空转与盘活存量延续,结构性货币政策继续支持


央行继续强调防空转、盘活存量和提高效率,信贷可能延续弱增长。 四季度货政报告强调,“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好把握存量与增量的关系,注重盘活存量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防范资金沉淀空转的同时,引导金融机构深入挖掘有效信贷需求,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从专栏角度强调结构性货币政策的重要性。 央行专栏中明确,结构性货币政策可以吞吐基础货币,强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


但再贷款的基调依旧是“合理适度、有进有退”,而且再贷款终究无法替代贷款,而且还需要财政等各部门通力合作,以及商业银行主动响应政策号召、适应新形势,调整信贷投放领域。 “再贷款资金本身无法直接参与实体经济运行。实体企业要增加可用资金,只能向银行申请贷款···但解决好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融资需求,还需要商业银行更大程度发挥好自主性和前瞻性,不断提升信贷结构与经济结构适配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健康发展。同时进一步完善中国人民银行与各部门的合作机制,共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03


虽然货币政策工具箱丰富,但超储显著偏低


首先,在货币政策新框架下,资金利率有下限。 7天逆回购的操作方式改为数量招标后,逆回购利率不再是结果,意味着央行向一级交易商投放的流动性有下限,资金很难显著转松。


其次,央行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但四季度末银行超储率显著偏低,这是12月以来资金利率“不舒服”的原因所在。


上述现象意味着,央行对资金面的掌控能力仍然较强,不要过度关注央行的操作,而是要深入理解央行的思路、最终观察结果。 当前资金面持续偏紧,或为央行防范汇率和利率风险有意为之。


另一方面,降准的必要性仍然较高,买入国债、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可能不足以缓解资金压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