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清华大学智能
社会治理研究院博士后招聘
一、清华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院简介
为贯彻党中央的总体部署,在中央网信办、科技部等有关部委推动下,清华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于2019年11月正式批准成立。研究院致力于发挥清华大学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面向未来的智能社会,采用社会实验等循证研究范式,研究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的综合社会影响和社会适应性问题,力争在智能社会治理领域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上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培养一批未来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人才,为构建有“有人文温度”的智能社会、探索智能社会治理中国之路提供思想、理论、技术标准规范和政策咨询意见,努力打造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工智能综合社会影响国际顶尖智库型研究机构。
研究院承担多个国家专项政策行动的总体专家组办公室和全国智能技术社会应用与评估基础标准化工作组(SAC/SWG35)秘书处职能,在学术研究、咨政建言、标准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为国家相关政策部署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合作导师
苏竣,
清华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智库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教育部changjiang学者tepin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团队带头人。
苏竣教授长期从事创新理论与公共政策教学与研究工作,兼任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兼职研究员,美国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和外交事务学院高级研究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中国公共政策理论与治理机制研究”学术带头人,国家有关政策行动总体专家组组长,全国智能技术社会应用与评估基础标准化工作组(SAC/SWG35)主任委员,教育部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近年来,苏竣教授聚焦智能社会治理与人工智能社会实验领域,开展了系列学术研究,为党和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建议,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三、招聘要求
招聘数量:
2人
年龄要求:35岁以下
学位要求:博士
所需专业:科技政策、行为公共政策、
公共管理
、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经济管理;标准化理论、情报学;信息技术相关专业。
四、拟从事研究内容或研究计划
在合作导师及导师组的指导下,开展智能社会治理领域研究:
1. 聚焦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带来的社会性影响及治理挑战,采用社会实验等循证方法,围绕教育、网络沉迷与赛博空间、城市治理、能源环境、医疗、数字政务等领域,以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为依托,开展面向智能社会的战略政策、公共治理、技术治理、伦理规范等研究。
2. 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面上项目以及相关中央交办和省部级研究项目。
3. 开展智能社会治理标准化理论方法和实践研究,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全国智能技术社会化应用与评估基础标准化工作组(SAC/SWG35)相关国家标准制修订和国际标准化工作。
五、任职要求
1、具有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的年限一般不超过3年;
2、录用后全时从事博士后研究,不挂职、兼职;
3、具有较强的定量或定性研究能力,能够熟练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4、具有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较强的研究创新能力和课题组织能力;
5、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能够从事英文论文写作;
6、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意识,遵守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和学校相关制度;
7、有完整的社会实验和实验性研究经历者优先;
8、有标准化研究和工作经历者优先;
9、系统动力学等系统工程方法进行仿真建模和计算实验者优先。
六、福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