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行为分析
是游戏运营的日常工作里,常见而且重要的事情,它能够帮助决策者(不一定是你)判断用户需求、优化游戏体验的方向(这个大概率是执行)、以及往往是提升KPI相关的用户留存和付费做出明确的指引,又或者业务层面内,判断可能的问题纠结的点在哪里。所以,当作为游戏运营的负责人或者需要对游戏运营的某个KPI指标负责时候,用户行为分析的必要性,自然是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分解下来,具体的方法和步骤,无非是以下几点了。
明确目标-
数据收集-数据分析-
可视化表达
第一步、 明确目标
进入用户行为分析的状态时候,已经无关方向的选择,好坏都是这个产品,真拍板要去换方向,那也和当前产品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在你打算开始或者被动开始做用户行为分析之前,是需要明确分析的目标,然后再基于这个目标,提出具体的关键问题。
当然,常见的分析目标也就是以留存、付费、活跃、流失这四大点上打转,而关键的问题吧,也是跟随目标而相对固定化:
1、当目标是用户留存时候
关键的问题,显然就是用户对游戏的粘性,匹配的核心数据,就是用户在不同时间段(如次日、7日、30日)的留存
2、当目标是用户付费时候
关键的问题,显然就是先做付费用户的分成(按首日充值金额),然后找不同分成下,付费用户的游戏行为特征,先分析付费用户的比例、付费频率、付费金额等,再然后,也还是和1的目标一样,看留存(当然这个时候是付费留存)
3、当目标是用户活跃时候
关键的问题,自然就是评估用户对游戏的参与度,核心的数据通常就是分析用户(一般又会匹配付费用户的分层)的登录频率、在线时长、参与活动的次数等,当然,现在愿意做这一步行为分析的运营其实越来越少,因为很多运营被传授的观念就是”只看付费留存“,对这个嘛,也谈不上急功近利,只是你想解决付费的问题,想认真解决,其实最终还是要到你期望的用户,他再游戏里怎么活跃去做总结啊。
4、当目标是用户流失时候
这个的关键问题其实比较空泛,一定是去分析用户流失的原因和时间点,找出导致用户流失的关键因素。那么怎么找呢?大胆假设,数据求证,按前面1-3的顺序反复筛选数据做假设求证和排除就是了。
第二步、 数据收集
一个具备说服力(包括说服自己)的用户行为分析,基础一定是来自原始数据的收集。这方面…………游戏运营中需要收集的数据通常包括:
用户基本信息:
注册时间、注册来源是主要的信息,而设备信息、地域、性别之类的是看你更大方向的需求,大部分时候其实是用不上的。
游戏内行为数据:
登录时间、在线时长、关卡进度、充值金额、道具购买、社交互动,这里就是考验你对游戏玩法的熟悉程度,基本上是要把可能的游戏玩法能匹配代表玩家进度状态的数据信息,做出一个提取,
行为参与数据
:在有效提取了玩家不同系统完成度的进度信息后,自然而然就是这些参与系统里行为的频率、完成度、奖励领取情况等。
流失数据:
首先肯定是多少天以上的用户,被定义为流失的流失时间点,然后也是基于游戏行为的判断,去做流失前的行为路径记录等参数。
这里的小技巧是,尽可能全的列出需要的表头后,让数据提取的同事一口气提取,而不是分析到一半,想到缺什么在去麻烦人。
指头疼,未完待续……
——我是分割线——
谢谢大家看到底!如果看完我的杂谈文字野路子经验,你也有感触,欢迎点在看、关注、分享或者给点个「
赞
」哟
其他……
《
关于我经常提到的游戏业内群怎么加入?
》
免费的经验:
《
详谈到底什么是游戏运营三张表
》
《
自己遇见大佬做游戏时候的6步方法
》
《
游戏创业里王道正统和香酥鸡拷贝这件事
》
付费的坑:
《
小游戏研发初创团队立项前建议思考的问题和融资,立项,测试相关经验谈
》
《
游戏业内的闲扯,研发侧大佬线下复盘游戏研发和团队的真知灼见
》
《
页游年代的游戏产品综合评分量化标准文档
》
《
小游戏大制作:聚焦核心玩法,注重用户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