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汽车咨询中心网
记录中国汽车产业变革,保持与汽车行业同步,追踪汽车产业热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汽车金融大全APP  ·  找新车金融产品的朋友看过来,靠谱金服能做异地 ... ·  12 小时前  
DearAuto  ·  长安携手中国智驾合伙人,开启智驾新纪元 ·  16 小时前  
玩车教授  ·  家用车大乱斗!25-30万级热销MPV盘点 ... ·  5 天前  
扬州广播电视台  ·  高速扬州段!一轿车失控旋转! ·  3 天前  
扬州广播电视台  ·  高速扬州段!一轿车失控旋转!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汽车咨询中心网

神秘的宝马FIZ中心究竟藏着什么?

汽车咨询中心网  · 公众号  · 汽车  · 2017-03-31 11:19

正文

快,关注 “汽车咨询中心网” ,一起涨姿势~

导读


从高空俯视,位于德国慕尼黑的宝马集团FIZ研发创新中心是蜂窝状的建筑布局。严谨的思维和创新的灵感不断地在这里擦出火花,而这里,几乎从未对外界开放过……

位于德国慕尼黑的宝马FIZ研发中心

“蜂窝状结构能让每栋建筑之间的距离最短,以便让各部门的员工能够实现更高效的沟通”宝马集团员工表示。在这个产品迭代越来越快的时代,部门间合作的效率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一家企业的能力,也决定了这家公司的竞争力。

这里几乎没有对外开放过。而在BBA三大车企全球竞争格局日益白热化的背景下,此次宝马对外开放这座研发中心多少有些秀肌肉的意思——正如宝马集团年会上全球董事长科鲁格所说的“我们要主动出击”。

FIZ研发中心外观

宝马集团下所有品牌的产品开发到制造流程,发动机到车身材料,新能源到未来出行方式……FIZ都涉及。建于1986年的FIZ最初设计容量为4000名员工,但随着宝马的车型越来越多,新方案和测试工作逐渐超出了原有的设计极限。因此2004年这里又增添了一座名为Projekthaus的大楼。这座大楼反映了宝马的产品开发程序。产品从第一个概念到系列化的生产,每一辆由宝马生产的车都遵循这样的程序。

如今,FIZ里已经有超过26000名来自于全球的高级研究人员。而随着诸如新能源、新材料、互联等新技术出现,这座研发基地还将进一步扩建。

此次开放的实验室分别为电磁兼容实验室EMC、空气动力测试中心AVZ、以及虚拟现实实验室。前两者直接与产品未来的消费者相关,一款车的电磁兼容性与空气动力学设计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体验;而后者更主要的目的是加快产品的研发和验证进程。

正在对汽车进行测试

车内机械系统被电子系统取代是不可逆的趋势,而只要有电存在的地方,就有电磁干扰。发电机、电磁线圈、压缩机等部件都会发出这种干扰波,而受影响的就是车内的CAN\LAN总线等传输信号的介质。日常用车中遇到的怠速时车速标指针乱抖、音响有杂音、车载显示屏影像扭曲都是由电磁干扰引起,连胎压监测系统和导航系统也会因此而无法正常工作。更甚,现在许多司机依赖的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主动安全系统也会失灵。

FIZ的EMC中心坐落于一个长29米,宽17米,高11米的巨大“铁盒”内,它与外界完全隔离——比如在盒子里手机信号将变为零。实验室内布局并不复杂,巨大的信号发射天线和一辆待测的车辆。据了解,它最大的信号发生功率可达10兆瓦。测试的内容则是在干扰波的影响下,被测车辆的驾驶稳定系统、ADAS系统是否能正常工作。

测试过程中车辆相对地面虽然是静止的,但它的下方有模拟车辆运行的底盘测功机——可以理解为“汽车跑步机”。测试时发动机转速、车轮的运转、车内电机的运转与平时行驶时工况相同,这是为了让测试环境更逼真。

除了这座大型EMC,FIZ内还有一个小型EMC,两者每年大约能对450台车进行电磁干扰测试。

空气动力测试

空气动力测试中心AVZ,又称风洞实验室。建于2006年,投资超1.7亿欧元。从风扇产生的气流经过3道用于调节风向的“百叶窗”能够模拟出各种方向吹来的风。此外,得益于8米直径的风扇和通道直径的巧妙变化,气流从源头出发抵达车辆所在位置时能够实现最高300公里/时的风速。

当然,此时车辆下方仍然有底盘测功机,车轮的转速需要配合与其相应的风速来实现场景化。通过车轮下方的滚轴转动模拟车辆的行驶,通过测量车辆上方、下方和周围的空气量,计算出分流比。与传统的风洞相比,这种方法效率更高。

一款车从模型,到原型车再到量产车,需要在此进行上百次风洞测试以保证它的风阻系数达到预先设计标准。真实的测试场景和精准的数据采集技术让宝马在空气动力学上处于领先地位。风阻系数仅为0.26Cd的宝马i8是全行业风阻系数最低的车型之一。

绝大部分时间,这座风洞实验室仅供宝马集团内部使用。在极个别的情况下它也会用于出租,租金大约是5万欧元/小时。

如果说前两个实验室更多体现出的是宝马在验证测试中的严谨作派,那么VR实验室则体现的是这家百年老店创新活泼的一面。同时,宝马是首家将虚拟现实技术用于新车开发中的车企。

通过VR眼镜来进行新车型研发

它实际上是一个“游戏机厅”,所有的新车型都将成为“游戏的主角”。例如,戴上VR头盔,坐入虚拟车舱,你的目之所及就是这款车的内饰。你也能看到自己的双手放在方向盘上。回头,你也能看见车辆的后排——这些都不是用自己的目光看到的,而是通过VR头盔看到了这些并不存在于你周围的东西。当然,同样的方法你也可以看一辆“车”的外观。“我们正在尝试如何更好地让人和车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互动,以验证我们新车的各项设计是否合理”实验室负责人说。

集团的高层们时不时地会到这个“游戏机厅”来与宝马的新车型们“互动”。相比看一个个实体的汽车模型,虚拟的东西更容易进行调整。“这些VR头盔、汽车座舱硬件都是从商场里买来的,”实验室人员解释道:“唯一不同的是,我们将自己设计软件系统”。

相比研发中心的实验室,这更像是CES展(电子消费展)的现场。“我们致力于设计世界上最酷的VR游戏”该实验室负责人笑着说。

这座实验室存在的意义在于大幅减少了设计师与工程师这对矛盾体之间的沟通成本,双方可以在此进行激烈的讨论,而不用一遍遍“返工”。

创新虽然很酷,但宝马创新的目的并不是为此,而更多是出于人性化的考虑。宝马认为,员工体验的重要性并不比客户体验的重要性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