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大路灯”很火爆,很多读者都好奇这种灯好不好?是不是真的有用?
上个月我就针对这些问题写了一篇文章:
结合了我们家半年多的“大路灯”使用体验,还有9款热门大路灯的实测数据,和大家聊了聊对“大路灯”的理解,顺便提供一些实用的选购建议。
→点击
这里
回顾
那篇文章发出之后,有不少读者表示太好了,总算把 “大路灯”弄明白点了!
可不妙的是,我发现大家似乎陷入了新的纠结......
就比如有读者给我留言说,本来就在吸顶灯和落地灯之间难以抉择,现在发现“大路灯”也不错,更不知道该咋选了:
还有读者是这样的,想给家里的灯具升级,这下开始犹豫是从台灯入手,还是一步到位安排大路灯比较好?
因此我连夜赶出了今天这篇文章,想结合我们家的实际情况捋捋孩子学习区布光这件事,缓解“选择困难症”。
孩子的学习区的照明环境用哪种灯布置更好?各种灯应该怎么选择?怎么搭配最理想?
这些问题我觉得其实是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的。
因为不同家庭的房间面积、布局、采光不同,现有的照明条件不一样,在布置改造上的预算也有高有低,没有一个方案可以完美适合所有家庭。
不过,什么样的光线更适合学习,什么样的布光效果对孩子的视力损伤更小,倒是有个
标准答案可以
参考。
就在上个月,我看到国家卫健委发布了今年新修订的《近视防控指南》:
里面就明确提到,采光照明是影响视力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
过亮
、
过暗
、
不均匀
的光线都是会对视力造成损伤。
同时,咱们国家住建部不久前也发布了最新版的《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作为国标1个月后正式开始生效;
而在这份《标准》里面,对居家和学校读写环境下照明的标准做了明确要求。
就比如当孩子在客厅写作业、阅读,要求房间的照度最起码要有300勒克斯,光线的显色值一定不能低于80:
而在教室学习的时候,课桌桌面和黑板的光线均匀度(U0)、显色度(Ra)和眩光值(UGR)上也都有最低标准的限定:
针对不同的教室,光线上的要求也有不同。
比如美术教室,对色彩的要求更高,因此光线的显色值要达到90以上;
而使用电子屏幕的教室,需要尽量减小电子屏幕和环境的明暗对比,教室里的照度不能小于500勒克斯:
另外,像光线的均匀度、色温等等,也都做了范围上的限定:
这些对照度、均匀度、显色值、色温、眩光各种参数的限制,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确保孩子学习时的光线足够亮、足够均匀,对视力的伤害是更小的。
因此你看,想给孩子的学习区布好光,最核心的,就在于能不能达到
充足、均匀、优质
,这样理想的照明效果。
可怎么才能达到理想的照明效果呢?
按照我们家的实际感受,单靠一盏好台灯,可能是不够的。
我们家最开始也不太懂怎么布置娃的学习区,就只是给兄妹俩桌子上安排了一盏台灯,而且还选了又贵又好的明基,想着怎么也行了:
可后来发现,想要给孩子打造光线充足的学习区,只靠一盏台灯还是不太行,因为它的照明区域太有限了。
就拿妹妹来说,之前给她单独用台灯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就是她很多时候并不一定会乖乖在台灯下看书。
比如这是她一骨碌从椅子下来,在地垫上背闪卡,
再比如下面这张照片,是女儿在读桥梁书,
尽管坐在学习桌旁,但她并不是老老实实地在桌上看书,而是把书一立、脚一翘,台灯的光这么一看都被挡的差不多了…...
孩子阅读、学习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是没那么多讲究的,她们也不喜欢在家有太多限制,大概率随便找个地方就开始了;
而桌面布置的台灯只能做到灯下光线充足,其他区域是照顾不到的:
就需要室内的其他光源,把整个房间的环境照亮。
后来我们家晚上的时候,除了台灯,房间的吸顶灯啊、筒灯啊这些也都开着。
可根据我们家的情况,也并非两种光源搭配,照明效果就一定好。
你看,这是憨憨之前的学习环境,
照片里已经是台灯和房间吸顶灯同时打开的样子了,可光线还是很不理想,对比起来桌面那块很亮很亮,周围还是比较暗:
长时间在这种光线下学习,对孩子眼睛还是很不好,因为光线不均匀,明暗差太大了!
之前大路灯的测评里,给大家科普过光线明暗差对视力的影响。
人的眼睛在光线暗的时候,瞳孔会扩张,让更多的光线进来,而光线很亮的时候则相反,瞳孔会收缩,就像下面这样:
我们常说的夜里关灯玩手机伤眼,就是基于这个原理。
在一片漆黑的环境里玩手机,目光所及的光线明暗对比是很强的,眼睛为了适应明暗变化会被迫不断收缩、扩张,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导致视疲劳。
而如果孩子学在光线不均均、明暗差大的环境用眼,也是一样的道理,眼睛会很容易累,损害视力。
我们家里的台灯,一般都是足够亮的,明暗差大主要是因为环境光源不行。
憨憨房间就是因为吸顶灯光线太暗,而且离桌子比较远,因此起不到多少作用:
后来我们把他的书桌从房间角落挪到采光更好、离吸顶灯也更近的窗户边:
又把房间的吸顶灯换了更亮、更好也更贵的,这下他房间的光线才舒适了很多,整个都亮堂堂的,桌面也没有像之前那样看起来白花花的一团。
而给孩子换灯、选灯的时候,还需要对
光源参数
把关,不然再好的搭配和组合都是白搭。
这部分我之前给大家做过总结,这里就不赘述了,目前的国标就是衡量光源质量的关键:
因此你看,想要给孩子的学习区打造出优秀的用眼光线,是一个蛮大的工程;
不一定简简单单靠换一盏台灯,或一盏吸顶灯就能实现,不仅需要考虑
光源的组合搭配
,还要平衡不同光源之间的
明暗差
;
另外
参数
上也不能差,从选灯到换灯再到布置,还是挺麻烦的。
●
首先,前面我们提到,为了
光线充足、照明范围大
,一般家里都是需要至少
两个光源
组合布光。
而
“大路灯
”
上下都亮,“一个顶俩”;
也就是说,它可以
同时充当桌面光源和环境光源
。
你看,布光的时候一盏灯放在桌边就可以搞定,很高效。
●
其次布光还要讲究
光线均匀,降低不同光源之间的明暗对比。
而“大路灯”最大的亮点,
就是利用
漫反射
的原理
,用均匀、柔和的漫反射光点亮整个环境。
作为环境光源,它同时兼顾了亮度充足、照明范围大且光线均匀的优势,这是一般的台灯、吸顶灯、射灯等普通的环境光源都做不到的。
●
最后在光源质量上,读写台灯国标是底线
;
而不错的“大路灯”
在
参数上
都
优于读写台灯国标
,在这方面也不用操心太多。
因此“大路灯”给我们提供的,其实是一种
优秀且省心
的布光方案。
如果觉得挑选搭配各种灯比较费事,想图省心同时预算也够,那么直接一步到位安排一台“大路灯”的确是不错的选择。
而且它作为环境光源,很难得的不太会受到原本房间装修布局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