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医生、公卫人注意了,关于“孕产妇保健”又有新通知了,这些工作规范,你马上就要执行了。
来源:基层医师公社据国家卫计委整理
9日下午,国家卫计委公布了《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对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完善的流程、措施,也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别医疗机构及妇幼保健院在孕产妇管理工作中的职责。
(图片来源:国家卫计委官网)
而孕产妇健康管理更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重要工作,从事公卫的朋友们更是要了解此项工作。
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定义:
是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怀孕至产后42天的妇女进行妊娠相关风险的筛查、评估分级和管理,及时发现、干预影响妊娠的风险因素,防范不良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安全。
关于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妇幼保健机构、医疗机构三方的工作,我们这里着重提及下基层医疗机构的主要工作。
基层医疗机构在“
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
”中主要负责妊娠风险筛查
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包括妊娠风险筛查、妊娠风险评估分级、妊娠风险管理和产后风险评估。
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任务是对首次建册的孕妇进行妊娠风险筛查;对建册孕妇进行随访管理;对产后42天内的产妇进行风险评估与管理。
(开展助产服务的二级、三级医疗机构应当对孕妇进行妊娠风险筛查和评估分级;根据评估结果,落实妊娠风险管理。)
那么基层医疗机构在妊娠风险筛查中主要做哪些工作
呢?
首诊医疗机构应当对首次建册的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筛查(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表见附件1)。孕产妇符合筛查表中1项及以上情形的即认为筛查阳性。
筛查内容
筛查项目分为“必选”和“建议”两类项目。必选项目为对所有孕妇应当询问、检查的基本项目,建议项目由筛查机构根据自身服务水平提供。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制定实施方案时可根据当地实际适当调整必选和建议检查项目。
1、必选项目:
①确定孕周;②询问孕妇基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生育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夫妇双方家族史和遗传病史等;③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进行常规体检及妇科检查等;④注意孕妇需要关注的表现特征及病史。
2、建议项目: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血糖测定、心电图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筛查等。
1、对于筛查未见异常的孕妇
,应当在其《母子健康手册》上标注绿色标识,按照要求进行管理。
2、对于筛查结果阳性的孕妇
,应当在其《母子健康手册》上标注筛查阳性。筛查机构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应当填写《妊娠风险筛查阳性孕产妇转诊单》(附件2),并告知筛查阳性孕妇在2周内至上级医疗机构接受妊娠风险评估,由接诊机构完成风险评估并填写转诊单后,反馈筛查机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落实后续随访。
可见,在孕产妇健康管理中基层医疗机构又要填写各种填表表了,为了让大家提前熟悉下表格项目,下面附上《通知》中的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表和妊娠风险筛查阳性孕产妇转诊单。
附件1: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表
项 目
|
筛查阳性内容
|
1.基本情况
|
1.1 周岁≥35或≤18岁
1.2 身高≤145cm,或对生育可能有影响的躯体残疾
1.3 体重指数(BMI)>25 或<18.5
1.4 RH血型阴性
|
2.异常妊娠及分娩史
|
2.1 生育间隔<18月或>5年
2.2 剖宫产史
2.3 不孕史
2.4 不良孕产史(各类流产≥3次、早产史、围产儿死亡史、出生缺陷、异位妊娠史、滋养细胞疾病史、既往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史)
2.5 本次妊娠异常情况(如多胎妊娠、辅助生殖妊娠等)
|
3.妇产科疾病及手术史
|
3.1 生殖道畸形
3.2 子宫肌瘤或卵巢囊肿≥5cm
3.3 阴道及宫颈锥切手术史
3.4 宫/腹腔镜手术史
3.5 瘢痕子宫(如子宫肌瘤挖除术后、子宫肌腺瘤挖除术后、子宫整形术后、宫角妊娠后、子宫穿孔史等)
3.6 附件恶性肿瘤手术史
|
4.家族史
|
4.1 高血压家族史且孕妇目前血压≥140/90mmHg
4.2 糖尿病(直系亲属)
4.3 凝血因子缺乏
|
4.4 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如遗传性高脂血症、血友病、地中海贫血 等)
|
5.既往疾病及手术史
|
5.1 各种重要脏器疾病史
5.2 恶性肿瘤病史
5.3 其他特殊、重大手术史、药物过敏史
|
6.辅助检查
*
|
6.1 血红蛋白<110g/L
6.2 血小板计数 ≤100×109/L
6.3 梅毒筛查阳性
6.4 HIV筛查阳性
6.5 乙肝筛查阳性
6.6 清洁中段尿常规异常(如蛋白、管型、红细胞、白细胞)持续两次以上
6.7 尿糖阳性且空腹血糖异常(妊娠24周前≥7.0mmol/L;妊娠24周起≥5.1mmol/L)
6.8 血清铁蛋白<20μg/L
|
7.需要关注的表现特征及病史
|
7.1 提示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
7.1.1 心悸、胸闷、胸痛或背部牵涉痛、气促、夜间不能平卧
7.1.2 哮喘及哮喘史、咳嗽、咯血等
7.1.3 长期低热、消瘦、盗汗
7.1.4 心肺听诊异常;
7.1.5 高血压BP≥140/90mmHg
7.1.6 心脏病史、心衰史、心脏手术史
7.1.7 胸廓畸形
|
7.2 提示消化系统疾病:
7.2.1 严重纳差、乏力、剧吐
7.2.2 上腹疼痛,肝脾肿大
7.2.3 皮肤巩膜黄染
7.2.4 便血
|
7.3 提示泌尿系统疾病:
7.3.1 眼睑浮肿、少尿、蛋白尿、血尿、管型尿
7.3.2 慢性肾炎、肾病史
|
7.4 提示血液系统疾病:
7.4.1 牙龈出血、鼻衄
7.4.2 出血不凝、全身多处瘀点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