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公告2017年年报:业绩同比增长66%,业务量持续创新高
财务数据:
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374.24亿元,同比增长19.34%;实现归母净利润115.36亿元,同比增长66.2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3.62亿元,同比增长4.28%。
分季度看收入,
Q1-Q4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9.92/87.25/84.97/122.0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5%、5%、14.9%及42.9%
分季度看利润:
Q1-Q4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1.4/22.31/13.9/67.73亿元。
同比分别为下滑6.4%、增长31%、34%及127%。
非经常性收益大致导致利润大幅增长
。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科目51.7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约人民币42.3亿元。
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星外滩带来投资收益22.64亿元。
2017年12月26日,公司以60亿元成功竞得星外滩50%股权(此前为公司联营企业,持股50%不并表),12月31日起移交公司,纳入合并范围。该事项影响利润22.6亿元。
对邮储银行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转换,增加归属净利19.8亿元。
公司此前持股邮储银行4.13%股权,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2017年10月20日因公司副总裁丁向明任职邮储银行董事,并担任风险管理委员会、社会责任委员会委员,公司对邮储银行可施加重大影响,估根据会计准则,调整该投资为长期股权投资,增加归属净利约19.8亿元。
处置招商银行股票带来投资收益5.1亿,增厚利润3.8亿元
经营数据:
17年完成货物吞吐量5.61亿吨,同比增长9.1%。其中散杂货完成吞吐量1.64亿吨,同比增长11.4%;
集装箱吞吐量完成4023.3万TEU,同比增长8.3%,其中洋山港区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55.2万TEU,同比增长6%,占全港集装箱吞吐量的41.1%。
分业务看:
集装箱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34.8亿元,同比增长6.96%,毛利率55.79%,同比增加0.16个百分点;
港口物流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97.11亿元,同比增长7.75%,毛利率为13.69%,同比增长0.73个百分点。
2.受益外贸回暖,带动主业集装箱吞吐业务实现稳定增长。
2017 年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国内经济稳中向好,推动了我国全年外贸进出口持续增长。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 2.4 亿标准箱,同比增长 8.3%,其中沿海港口完成 2.1 亿标准箱,同比增长 7.7%。
公司集装箱吞吐量突破 4000 万标准箱,完成 4023.3 万标准箱,同比增长 8.3%,自 2010年起已连续八年稳坐年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一。目前公司洋山港码头四期自动化码头顺利投产,产能设计年通过能力初期为400 万标准箱,远期为 630 万标准箱,缓解公司产能瓶颈。
3.布局地产与金融,逐步进入收获期贡献稳定业绩。
参股邮储银行4.13%与上海银行6.48%股份,获得稳定投资收益的同时储备了自贸港资金业务所需的资源禀赋;在手地产项目保证未来四年合计贡献业绩超200亿元,而近期公司收购同盛集团相关物流土地资产,将目前的港口物流业务进一步完善布局,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4.自贸港主题政策催化带来远期增量空间。
目前自由贸易港建设规划已上报国务院,预计18年有望政策落地。同时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再次提到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而交通部近期也谈到推进区域港口资源整合,推动自由贸易港建设。密集的政策将使得自由贸易港成为18年重要发展机遇,而公司将是自由贸易港建设排头兵,主题催化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