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这是腾讯的新大楼——
当然,你已经见过了。
但让我们把镜头再拉近一些——
可能一些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了,腾讯LOGO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
变化的过程,是这样的——
变化的关键,是更现代、更协调、更动感
。
就在昨天,基于同样的设计理念,我们发布了“
腾讯字体
”
( TTTGB-Medium )
,收录
6,763 全形汉字,以及拉丁字母、希腊字母、日文平假名及片假名字母、俄语西里尔字母,共同呈现一致的视觉美感。
腾讯字体由全球知名字体公司
Monotype
的字体设计师
小林章
提供指导,字体设计师
许瀚文
主导中文部分,日文字体设计师
土井辽太
负责日语假名设计,拉丁文字体设计师
Steve Matteson、Juan Villanueva
也参与了汉字以外的字型设计——是一群大牛们的心血结晶。
昨天,他们也来到腾讯公司的发布会现场,介绍这套字体背后的故事。
这套字体最不同寻常的地方在哪里?
全,部,是,斜,体。
更准确地说,这是
第一套完整支持 GB 2312-80 简体中文编码字符标准的“真・斜体”。
其实,腾讯一直以来都对斜体情有独钟,原先的斜体 logo 就用了19 年之久。
斜体有一种向前的意味,自带动感和速度感,是一种奔跑的姿态。
在我们看来,这体现了腾讯一种带领科技潮流的信心和梦想。
但是,设计斜体汉字,是
特别难的一件事
。
如字体设计师
许瀚文所说
,
在汉字的历史里,“斜体”这个概念从未出现过。从篆书、隶属、楷书,到行书和草书,整体上来看,整个汉字还是平的(正的),重心线也还是垂直的。
斜体带来的另一个挑战是空间布局。不少汉字的左右空间是不对称的,简单粗暴地把它弄斜,汉字的结构就会不稳,甚至坍塌。
最终敲定的方案是:
汉字的视觉倾斜度为 8°,
辅以一定的视觉修正,内白设计成平衡均匀,中宫也是以平均为主,确保能够像其他中文字型般使用。为了配合中文,
拉丁文字的视觉倾斜度为 10°,
为啥是 8°?因为设计师们发现,
7°太死板,
9°又太倾斜有点站不住脚的感觉,
8°简直就是个黄金数字啊!就像下面这张图——
现在知道了吧,不是强迫症,当不了好设计师......
当然,除了斜体,腾讯字体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
切角。
这也是个难题——汉字的数量太多了,且形态千变万化,在一个笔画上加斜角特征的话,会导致有些字笔画变短,或者重心不稳,甚至会影响辨识度。
最后,设计师们定了一套基本规则,在充分衡量了字体的视觉平衡性以后再加上切角,
比如说在非重要笔划的末端、横笔的两端、竖笔的顶部等。
这些特征并没有被运用在所有笔画中,但正是这些细节,使得这套字体多了一些个性。
同时,为了紧贴腾讯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和海外市场的诉求,这套字体也有完整的日文版和拉丁字母版。
(日文假名)
(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
想了解更多背后的故事?戳这个视频——
目前腾讯字库不支持对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