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劳动报
打造沪上劳动维权最强平台,每天播报网络舆情最新动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天看余杭  ·  1000元整整存了24年!余杭姑娘翻出9岁存 ... ·  7 小时前  
天天看余杭  ·  1000元整整存了24年!余杭姑娘翻出9岁存 ... ·  7 小时前  
人民日报  ·  官宣!旗手是她 ·  2 天前  
新华社  ·  重要提醒!3类人别再穿袜子睡觉了 ·  2 天前  
上海网络辟谣  ·  今日辟谣(2025年2月12日) ·  3 天前  
新华社  ·  首届电竞奥运会,有新消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劳动报

重大突破!一滴血可测癌症,已被批准临床使用!

劳动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5-01 16:38

正文

有这样一串冷冰冰的数字:


2015年,我国新增429.2万癌症患者,癌症死亡病例达到281.4万,很多人因此谈癌色变。


然而,另一个更加痛心的事实是,早期的癌症没有明显症状,往往到了晚期才被发现。


于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如何及时发现癌症,一直困扰着国内外的医学界。 二十多年来,罗永章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寻找答案,并且有了历史性突破!


这支中国医疗团队发明的一款“照妖镜”,可让癌症早早现出原形,挽救成千万人的生命!


中国每分钟新增8位癌症患者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罗永章教授说, 2015年咱们国家新增的癌症病例大约是430万,死亡的是280万,也就是平均每分钟新增的癌症患者已经超过8人。


罗永章,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4月22日,在这场癌症新型标志物的研讨会上,他一开始就抛出了一连串冷冰冰的癌症数字。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 2020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将达到2000万,因癌症死亡1200万人。 寻找到癌症治疗和监测的有效手段是全世界众多科学家为之努力的方向。可是在现实中,如何及时发现癌症一直困扰着国内外的医学界。

罗永章说, 肿瘤为什么一旦被发现,多半都是中晚期,这是我问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大家都知道, 90%以上的恶性肿瘤最终死于转移,但是如果能早期发现的话,治愈率可以高达95%。


重大突破!一滴血可测癌症


早癌九成可治,晚癌九死一生。 肿瘤具有隐秘性,早期的肿瘤虽然好治愈,可是由于没有明显症状,往往到了晚期才容易被人发现。而晚期的肿瘤已经转移、扩散,很难医治。罗永章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学刚毕业时就痛苦地看到了这个事实。

事实上,早在1989年,学术界就发现了人体中的热休克蛋白90α可以成为肿瘤发现的标志物。二十多年以来,世界各国的研究团队已经围绕这个蛋白,发表了超过1万篇研究论文,并产生3位美国院士和3位欧洲院士,但迟迟没有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


2009年,罗永章团队开始介入研究,并通过重组蛋白质大规模制备技术,人工制备出了结构稳定的热休克蛋白90α。这相当于他们可以自由“制造”这种蛋白。在此基础上,他们还自主研发出了一种专门检测热休克蛋白90α的试剂盒。 患者只需取一滴血,即可用于癌症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价。


罗永章说: 把人的血液拿过来,以后放在这个盒子里面,跟抗体相互作用,看颜色的变化,这样可以定量检测天然HSP90α的含量。

2013年,罗永章团队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等八家医院,搜集了2036例入组样本,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将热休克蛋白90α作为肺癌标志物的临床试验。在全球首次证明了热休克蛋白90α,是一个全新的肿瘤标志物。 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Hsp90α定量检测试剂盒已通过临床试验验证,获得国家第三类也是最高类别的医疗器械证书,并通过欧盟认证,获准进入中国和欧盟市场。


罗永章团队的研究在国际医学界引起轰动,DNA双螺旋发现者、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沃森博士专门来信祝贺。于2009年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和引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很快将其批准用于肺癌患者的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价。 这是人Hsp90α被发现24年来,全球第一个将其用于临床的产品。


在肺癌之后,罗永章团队在2016年完成了肝癌上的临床研究,在世界上首次证明,热休克蛋白90α可用于肝癌患者的检测, 现已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在临床中使用。 除了肝癌和肺癌的监测外,由于有了热休克蛋白90α检测技术,当一些癌症转移到肝部和肺部两个器官时,医生能够及时获得信息,从而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获国家许可,却遇推广门槛


烟台普罗吉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大伟说: 在生物制药领域,其实最开始的实验室研究很多时候都会成功,但是一到真正量产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叫做放大的这个实验的时候,就很有可能会遇到困难。


热休克蛋白90α试剂盒从实验室进入工厂,再从工厂走下了生产线,研发生产团队可谓是一路坎坷。不过,热休克蛋白90α是否真能成为癌症的照妖镜,最重要的还需要临床的检验。那么,热休克蛋白90α的检测效果究竟如何呢?


这位正在采血的中年人,是一名癌症患者。他在2014年被确诊为肺癌晚期。之后进行了手术并进行化疗,他急需一种有效的肿瘤检测手段,及时了解自己病情的变化。当他偶然了解了热休克蛋白90α检测技术后,便做了包括它在内的多种肿瘤检测。这一天,他来体检中心,检查自己的热休克蛋白90α值。



这位癌症患者说: 到了9月份的时候又做了一次,这次距离手术已经有9个月了,这个时候其他的情况都还显示是正常的。像CE1、Ca125肿瘤标志物,这些都是正常的,但是90α就到了100多、120几的样子。这个不正常。


除了热休克蛋白90α的数值异常,别的肿瘤标志物都显示正常,再加上没有别的反应,使这位患者并未引起太大的重视。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到了2015年,其他的肿瘤标志物指标也不正常了。


癌症患者: 一直到了2015年,这个时候CT已经明显出问题了,体感也能够感觉到不好的感觉。后来,这个时候开始吃药。当时是在CT和其他几个提前半年,90a反映出来的,如果我当时有这方面的知识,应该警觉,早一点干预。


眼下,经过积极治疗,这位患者的病情已经得到控制。运用多种手段检测身体的变化,成为了他的必修课。


癌症患者: 到了2016年6月份,90a又降到60几,因为CT显示也不错。


临床数据表明,在肺癌中,传统的肿瘤标志物CEA灵敏度只有54%,符合率为66%;而热休克蛋白90α的灵敏度达到72%,符合率为75%,明显优于CEA。而在肝癌中,传统的标志物AFP灵敏度为53%,符合率为74%;热休克蛋白90α的灵敏度达到93%,符合率为92%。



天津市人民医院肿瘤研究所所长王华庆说: 热休克蛋白90α在基础实验当中以及已经开展的在非小细胞肺癌、在肝癌中,已经发现它大大优于目前我们临床上常用的这些标志物。


在稳步推进肺癌、肝癌检测的同时,罗永章团队还在积极试验热休克蛋白90α检测其它癌症的可行性。目前,普罗吉公司的内部试验数据显示,热休克蛋白90α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上的灵敏度,达到了73%。


王华庆说: 在淋巴血液系统,就是我所从事的恶性淋巴瘤的研究当中,在基础实验也有了非常好的苗头。它又敏感、特异性又高。我们觉得这个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发现。那么,由 我们中国人牵头开展这样的研究,不仅是对我们中国有利,而且对世界范围内,在癌症的早诊早治,能作出我们的贡献,我们觉得它价值非常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