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世界》
2025
年全年杂志正在
火热征订中~
现在订阅,立享
7.5
折。
通过文末链接,即可
登录“科学世界”微店订购。
"不要回答!"
《三体》中描述的致命乱纪元,让全球读者屏息。这个故事的舞台,是3颗恒星靠引力相互吸引的“三合星系统”中的行星。
3个物体相互施加引力时会如何运动呢?
这一力学问题称为
“三体问题”
,自艾萨克·牛顿(1642~1727)生活的17世纪开始就被广泛研究。
在经典力学中,太阳与地球的"二人转"(
二体问题
)堪称模范生
——
椭圆轨道优雅可预测。
通过求解牛顿“运动方程”就能准确知道2个物体的运动。
计算结果显示,2个物体的运动是椭圆(包括圆)、抛物线、双曲线这3种轨道。
但一旦加入第三位"舞者",整个系统瞬间化身脱缰野马,在数学上无法严格地找到三体运动方程的解。不过,研究人员已经知道了几个特殊初始条件下的轨道。
在现代,即便是三体问题这种无法精确求解的问题,
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的话,也能准确得知其轨道。
利用这种数值计算,对各种条件下的三体问题求解,就会发现三体运动就像被猫抓乱的毛线球,微小扰动就会引发轨道剧变,这样的运动称为
“混沌”
。
无法预测的三体运动
图片描绘了“毕达哥拉斯三体问题”的数值解。假设一个直角三角形3个边长的比例为3∶4∶5,3个天体分别静止在3个顶点。3个天体的质量与各顶点对边的长度成正比,也是3∶4∶5。从这一初始条件开始运动的话,就会画出复杂的轨道。最后,天体1和天体2组成双星,与天体3分离,飞向无限远处。
此外,在大多数初始条件下,最终会形成2颗星相互绕转的“双星”,第3颗星从双星之间穿过,飞向无限远处,这称为
“弹弓效应”
。电影《流浪地球》中,为了使地球飞出太阳系,就利用了木星的引力加速飞船以获取更高的速度。
不过,引力弹弓绝对不是只存在于科学家的头脑和科幻电影之中,例如1977年NASA发射的
旅行者号
就靠"引力弹弓"实现了星际漫游。
三体问题也与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的起源有关。
一个很具说服力的假说认为,
通过星系不断并合,星系与黑洞会同时成长
,
但在并合过程中三体运动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果
2个超大质量黑洞
在并合的星系中心相遇,就会形成
双星
。两者要想并合,必须通过某种机制失去能量才能接近。首先,会因来自周围星际气体的阻力而失去能量。此外,第3颗恒星和黑洞靠近时,会变成三体运动,第3个天体会因
弹弓效应
而被抛离,双星就会失去动能,可能会靠近。
不过,模拟结果表明,当双星接近到相距3光年(大约1秒差距)左右时,周围已经没有会夺走能量的气体和星体,双星将无法继续靠近。这一问题称为
超大质量黑洞的
“最后秒差距问题”
,研究人员正在深入研究它们能否顺利并合。
从《三体》中乱纪元的生存危机,到现实里黑洞合并的世纪难题,三体问题始终散发着致命魅力。它提醒着我们:
在浩渺星海中,人类既是解题者,亦是问题本身。
如果你是执剑人,会给研究三体问题的科学家什么建议?评论区开启脑洞模式!
本文摘编自杂志2025年第2期,
文章内容略有删改。
新媒体编辑 | 周濛
订阅《科学世界》2025年全年杂志
↓
↓
↓
购买《科学世界》2025年第1期
↓
↓
↓
购买《科学世界》2025年第2期
↓
↓
↓
另外:
典藏本
系列图书 全部
7折到手价
!
高清精美图片
解析
课堂知识
与
前沿科技
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