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要适当多吃温性食物,少食甚至远离寒凉食物。平时适当食用一些牛肉、羊肉、鸡肉、生姜、韭菜、龙眼等食物,对于平衡人体阴阳、增强抵抗力大有裨益。
注意要根据自身的体质进行滋补,不宜过量食用辛辣燥热的食物和肥甘厚味,否则易生阳动火,导致内热积聚,要 “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气属阳,血属阴,阴阳平衡,气血充盈,才能维持健康的身体,气血不足容易导致阳气不足,是很多疾病的根源所在,所以补气血、调阴阳很重要。
大寒时节想要补气血、调阴阳,可以多食补气、补血的食品,如大米、糯米、花生、山药、鸡肉、当归、熟地、阿胶等。
冬季比较适宜的晒太阳时间是9:00~11:00和15:00~16:00,冬季太阳较弱,午后如果阳光不是很强烈,吃完午饭1个小时后散散步也是不错的选择。
👉成年人:每天日晒时间以30分钟~60分钟为宜。
👉婴幼儿和儿童:由于皮肤娇嫩,日晒时间可适当缩短至15分钟~30分钟。
👉老年人:合成和利用维生素D的能力降低,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不能一次暴晒太久。
此时外界阴寒至甚,应格外注意保暖,比如出门时要戴上帽子,避免头部受到寒气的侵袭,受寒时易引起颈部血管收缩,所以一定要戴好围巾或穿高领毛衣,同时注意手脚部保暖。
冬季室内温度宜保持在16℃~20℃,温度过高不利人体阳气封藏,且出门冷热交替易感冒。
冬季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保持心境宁静、安神定志、精神畅达。
工作、学习之余可以做一些休闲娱乐活动,以振奋精神,但又不可过度兴奋,以免阳气过耗。
此时节可适当进行运动,增强体质,以强度较小的活动为主,如打太极拳、散步、慢跑、瑜伽等,要做到劳而勿过,劳而勿汗,避免损伤阳气。
在起居上,应注意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的潜藏。冬藏时节,万物蛰伏,人体也应顺应自然界特点而适当减少活动,做事“慢半拍”,以免扰动阳气。
泡脚不仅可以祛寒,还有助于温肾阳。成年人的泡脚最佳水温在38℃~43℃左右;儿童对温度极其敏感,老年人对温度感觉迟钝,二者泡脚的最佳水温在38℃~40℃左右,并应当由家人先试水温,防止发生烫伤。
将中药加水(或装入熬药袋),先浸泡半小时后煮沸转小火,熬20~25分钟即可倒出药液泡脚,每次20~30分钟为宜,身体微微出汗即可,药水量要没过踝关节,以达到踝关节上三寸(四横指高)的地方最好。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
由于中药具有一定的治疗疾病的作用,一般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中药泡脚,以免引起身体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