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起,我们连续四年发布了红杉中国企业数字化年度指南。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家在认知和实际落地上存在许多共同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希望通过分享我们的经验和CIO们的共同知识与体会,为大家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思路,帮助大家反哺自己的企业。
今年,我们共调研了246家企业,涵盖了18个不同的细分行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广东和北京等城市,涵盖了不同阶段和规模的企业。我们的调研对象主要是企业的数字化管理者,从企业战略出发,探讨数字化落地的宏观环境和背景,最终落脚在AIGC产业落地方面的实践情况,企业在战略出海过程中的应对策略,组织整体的战略与人才规划的调整,以及新技术、新工作范式对企业的影响。
整个2024年,许多CEO将战略发展集中在寻求新的增长点,其中AI和出海是两个明显的突破力量。这两方面都存在着我们对于数字化、信息化的一些新挑战。此外,在外部压力和环境挑战下,企业还需要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同时寻求创新和挖掘潜在的存量用户价值。
在过去一年与企业的交流中,我们发现不少企业经历了非常大的业务波动。在这种压力下,内部问题变得突出,分歧也会显现,各种角色、定位之间的摩擦也会增多。而且,许多CIO都反映今年面临预算削减、项目取消等挑战。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仍然发现了许多机会。
在数字化投资方面,受访企业平均将1%到3%的营收预算投入到数字化领域,企业数字化投入分布数据显示,与往年相比,企业数字化投入增长比例明显下降。在细分领域中,AI和数据应用等方向的数字化投入较为突出。在预算韧性方面,ERP和数字化转型排在前列,而IT外包、IT咨询和数据中心等领域则相对疲软。
我们还能看到,在应用层面很多企业在积极地尝试和拥抱AIGC。超半数企业已经在战略层面上对引入AIGC进行了规划,超过90%的企业已经把AIGC纳入了日常工作和实践当中。这个比例较去年有明显提升。但大家也更加理性——去年许多企业对AIGC的狂热情绪已经随着这段时间内的技术验证以及成熟度问题显现而褪去,企业在看待AIGC的前景时虽然仍然比较积极,但是也更谨慎。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74%的受访企业表示降本增效是引入AIGC技术的首要目的。一个新技术的出现,特别是颠覆性的新技术,往往会被我们寄予能够改善现有机制的希望。比如蒸汽机刚出现的时候,大家期待它可以让马车跑得更快。但我们希望,大家面对在交互和用户体验、生活方式和生产关系等方面都有革命性突破的AI技术时,能够关注到“把马车变成汽车”之后的事情,比如说“驾校会不会出现”“高速公路谁来修”“无人驾驶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改变”等等问题。
此外,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角色对于AIGC的感受有明显差别。例如很多产业圈从业者会表示AI工具还不够成熟,目前还无法纳入到已有的信息化、数字化的体系中;但同时多数前沿技术领域的科学家、工程师、创业者认为,他们看到了很多领域新技术的突破速度超越了两年之前的判断。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恰恰是需要技术方和产业共同努力的方向——寻找成熟技术撬动企业价值的关键场景。
我们还注意到,中小企业在引入AI时,非常担心投入成本、效果验证以及数据安全问题。我们在成员企业中进行了一些模式探索后发现,即使是IT能力不强的企业,通过选择合适的场景和相对成熟的工具,也能解决价值最大的简单重复问题。
关于出海,超过五成的受访企业正在考虑或已经出海。拓展市场、增加营收是大多企业首要的出海原动力。东南亚、欧洲、北美、日韩和中东是中国企业出海的主要目标市场。在出海过程中,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包括目标市场准入、营销策略、市场研究、物流供应链成本等,而技术和数字化排在最后。对于CIO来说,在企业国际化发展过程中需要特别去考虑数据合规安全、国际化的技术架构、多语言人才梯队的搭建,以及各种文化和风险的应对等。
在AI和大数据对组织和人力的影响方面,有33%的企业认为不会有太大变化,23%的企业不确定,而其他人则认为旧岗位和旧模式可能会消失,但同时新岗位和新模式也值得期待。哪些岗位更容易被AI取代?客服、广告文案、自媒体运营、一部分的数据分析等等。AI产品经理成为新产生的热门岗位之一。
最后,我想分享几点感受。首先,技术发展迅速,CIO需要更多的交叉融合交流学习。其次,CIO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应从技术能力出发,逐渐成为技术管理者,最终深入到企业的核心业务价值中。最后,在当前环境下,希望大家能够积聚能量,抓住时机,为个人和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我们希望大家对待新技术有更多的包容性和尝试意愿,看到新技术带来的新价值空间。我们期待软件和硬件的智能化互相促进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便利,企业经营更高效持续,到时候它将带来新的价值空间、新的技术模式、新的价值链和分配机制。红杉中国也有强烈的意愿希望和大家继续在科技和数字化方面共同努力、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