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这段时间,“遇见美好太原明天”系列节目在太原一台热播,“太原市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优化”系列报道引发民众热议。在其中,明确指出了太原市随后的发展方向,干货众多……
“汾者,大也”。汾河作为山西最大的河流,全程710公里,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它纵贯太原南北,整整100公里,占到整个汾河的七分之一,所以说,汾河也是太原的母亲河。
为了把太原打造成山水宜居的城市,太原市以汾河为东西分割线,因地制宜,着力打造:
蓝绿交织的生态带;
传承创新的文化带;
休闲怡人的景观带;
美丽华彩的形象带;
复合多元的活力带。
强化太原市三面环山、一水中分、九水环绕的自然格局
|太原市自然格局
为融汇汾河与支流、联通山脉与水脉,构建大汾河的意向体系,展现锦绣水韵、百里画卷的汾河新风貌。
9月23日,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示了《太原市再生水回用九河工程设计方案》,方案重点提出将为太原九条河道补水(水质属于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未来北沙河等九条支流将实现清水复流,最终注入汾河。
由此看来太原人的“水城江南梦”终于要实现了!今后住在九条河道附近的居民不仅可以享受便捷交通,还可以欣赏悠悠河景。
太原市委市政府按照延伸汾河景观,提升汾河魅力,强化汾河印象的理念,提出分段建设汾河的规划,通过北段、中段、南段三个片区将汾河打造成全长65公里的生态景观长廊。
汾河北段
汾河北段北起汾河出水口老龙头公园,南至柴村桥。
秉承生态修复的理念,强化汾河出山口规划设计,重点建设二龙山景区和生态湿地,推荐两岸生态治理工程,活化两岸滞洪区,发展生态观光产业,打造城市绿肺。
汾河中段
汾河中段北起柴村桥,南至祥云桥。
| 汾河中段两岸城市风貌治理综合图
秉承城市修补的理念,重点更新两岸城市风貌。此外着重阐述了河西、迎泽、长风、学府四个区域风貌治理的方向:
|长风段风貌治理示意图
学府段积聚高新技术类智慧智能产业,打造创新水岸。
|学府段风貌治理示意图
推进建成区风貌再造,“拆、整、调、美、优相结合”,塑造美好形象。
|老城区拆、整、调、美、优具体操作图
改造更新老旧小区,整治建筑风貌,调整用地功能,美化景观和夜景。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汾河中段的建设之中,还将强化汾河公园和两岸城市的互动,下穿通道和上盖平台相结合,提高汾河公园的可达性。
汾河南段
汾河南段北起祥云桥南至清徐界,是城市重点建设区域。
打造现代化城市窗口:运用城市设计的手段,以晋阳湖东岸汾东西岸为重点,强化体育休闲、商务办公、文化旅游、科技会展等功能,严格管控新建区域滨河建筑风格高度和形态,塑造挺拔优美、高低错落的滨河天际线。
|滨河天际线局部示意图
目前汾河两岸整治提升工程已经开始实施
一、推动滨河重大项目开工:
1.市住建委将在上兰片区打造老龙头公园和汾河北段湿地公园
2.旭辉集团将实施三给片区滨河地段
3.山西体育中心将建设景观平台,滨河东路上盖平台,提升可达性
4.省博物馆、地质博物馆、市图书馆将建下穿通道
二、开展滨河建筑风貌整治:
由区政府牵头,产权单位配合,整治一些老旧小区建筑外立面,增强滨河景观协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