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几年前。2021年12月,省委书记王宁在昆明市、滇中新区领导干部大会上强调,昆明要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2022年省两会上,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开展“强省会”行动支持昆明的发展,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在参加昆明市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昆明要惊醒起来、振作起来、行动起来,在高质量发展中当表率做标兵。
当好“排头兵”,实施“强省会”行动,首先要打好经济工作“翻身仗”。这场“翻身仗”,从何处入手?
“抓实产业发展这个‘硬支撑’,握紧招商引资这个‘生命线’,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面对千头万绪,昆明把打好经济工作“翻身仗”的目光锁定在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
昆明—粤港澳大湾区招商引资推介会。记者李海曦 摄
2022年2月14日至15日,全市产业发展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会议召开;2023年2月1日,全市工业发展大会暨园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召开;2024年2月20日、21日,开展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工作现场观摩,并召开务虚会;2025年1月3日,全市贸易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召开。每年年初,昆明“第一会”都聚焦经济,向全市传递出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的明确信号,吹响坚决打好经济工作“翻身仗”的奋进号角。
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成功。在思想上,围绕“差距怎么看?发展怎么办?工作怎么干?”这三道“考题”,昆明通过开展“当好排头兵”大讨论,把全市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思发展、谋发展、为发展、促发展上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成为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在行动上,持续深入开
展“当好排头兵”高质量发展大竞赛,每季度召开重点工作推进会,以比促学、以赛促干,激励全市上下在比学赶超中奋勇争先、争创一流。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制定出炉、一次次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一项项促发展的硬核举措落实见效、一个个优化营商环境的暖心服务实施……春城大地营造出热火朝天干事业、齐心协力抓发展的浓厚氛围。
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专区。记者王俊星 摄
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第一要事。昆明立足优势、精准发力,强化“一把手”招商,扎实开展精准招商,系统推进产业链招商,深化落实“首席服务专员”“首问负责”“分级管理”等招商机制,不断提升招商引资实效。2024年,全市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39.5%,完成值为全省第一。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13个,吸引中铝铝箔、龙马装备制造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2024年,预计全市引进省外产业到位资金1161.8亿元,其中工业项目到位资金占58.2%,较2023年提高9.4个百分点。
“要把企业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把企业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近年来,昆明坚持“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持续打造“四季如春营商环境”品牌,出台昆明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成为全省首个、西部率先为民营经济立法的城市。在西南地区率先设立“企业家日”,举办首个企业家日活动。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投资热点城市”,连续3年入选央视财经“营商环境创新城市”,连续5年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居榜首,成为全国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城市之一。2024年底,全市各类经营主体总量达185.6万户、增长10.3%。
昆明营商环境智库成员接受聘书。记者刘凯达 摄
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昆明还积极探索创新,2022年以来,先后出台《关于统筹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意见》等“1+2+N”系列政策措施,统筹推进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构建差异发展、互利共赢的产业协作格局,在全市逐渐形成产业布局、要素保障、招商引资三个“一盘棋”,有序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
以实干求实效拼实绩。三年来,全市经济运行量质齐升,经济增长走出“V形”复苏曲线,经济工作打了一个“翻身仗”,对全省的贡献稳步提升,“排头兵”作用显著增强。202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75.22亿元,继2021年突破7000亿元后,再次迈过千亿元新台阶。三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逐年提升,从2022年3%提升到2023年的3.3%,2024年进一步提升到4%。昆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1.9%,是自2017年后首次回到30%,也是2019年后重回全省第一;对全省经济总量的贡献率达31.1%,贡献率为2018年以来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