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摄影世界
摄影世界始终专注于为读者提供专业而优质的影像内容,探寻摄影艺术的更深层次,分享影像文化的内在温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摄影世界

海底沉船的秘密,看了这些照片才知道

摄影世界  · 公众号  · 摄影  · 2017-01-15 23:1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蓝色 「摄影世界」 ,一键轻松关注!



海底的 沉船在艺术家的眼里意味着什么?


相信对很多艺术家来说,沉船都是创作的宝地!起码对 奥地利 潜水 摄影师 Andreas Franke 来说是如此。


拍摄中的 Andreas Franke

Franke 擅长在水下拍摄,在2009年一艘名为“范登堡号”的军舰被爆破沉入佛罗里达群岛海域后,他雇佣了一支探险队潜入水底,希望通过照片纪念这艘在二战中立下汗马功劳的美军导弹跟踪舰。


但当 Franke 回到上岸回放照片后,它发现虽然沉船的里里外外都被海洋生物占据,但是场景本身的破败和海底的昏暗依然使整个画面死气沉沉。摄影师突发奇想:何不以“人”的元素,使这艘沉船焕发生机?


于是乎 Franke 团队以沉船遗迹为背景,通过数码合成手段,将平 愉快的日常生活自然地融入海底,虚构出了一个超现实的水下世界。


当被问及创作灵感时,Franke 表示:世界的许多角落都处于战争中,他希望在自己的作品中更多地探讨爱、失去和青春。


不论是 挥舞着蝴蝶网在海底 快乐 奔跑的小女孩,还是甲板上练习芭蕾的优雅少女,所有场景都如此宁静而美好。


这一组照片总共12张,Franke 将其命名为“海面下的生活”( Life Below the Surface )。


关于这个项目的介绍还没结束,因为它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展出方式!


西经81°44′,北纬24°27′,海下130英尺(约40米),这是范登堡号安息的地方,也是Franke 的作品展出的地方。


这些照片都用2.5*3.5英寸的钢化玻璃密封好,由潜水员一张一张传入海底,最后用工业磁铁牢牢地固定在船体上。


它们会在范登堡号的船壁上保留大概4个月。这段时间内,海洋生物会附着到展品表面,甚至可以说,作品的最终部分由海洋亲自完成——正如范登堡号一样,它们都从冰冷的钢铁、玻璃变为了一个个宝贵的生命基地。


这一场非凡的转变,正与 Franke 进行该项目的初衷相同:用生命填补空白。


关于 Franke 团队的制作过程,可观看下方视频:


以下是“海面下的生活”系列的其他作品,以及 Franke 以沉船为背景的另外两个摄影项目“Stavronikita”、“Mohawk”:

“Life Below the Surface”系列

“Life Below the Surface”系列

“Life Below the Surface”系列

“Life Below the Surface”系列

“Life Below the Surface”系列

“Stavronikita”系列

“Stavronikita”系列

“Stavronikita”系列

“Stavronikita”系列

“Stavronikita”系列

“Mohawk”系列

“Mohawk”系列

“Mohawk”系列

“Mohawk”系列

“Mohawk”系列

如果你有任何感想,欢迎在下方给我们留言!


扩展阅读



《你真的爱我吗?为什么留我自己在车里哭泣》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