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唐韧
前非著名程序员,现不知名产品人。畅销书《产品经理必懂的技术那点事儿》作者。喜欢聊聊产品、说说职场、谈谈个人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日报  ·  热搜第一!考研查分“像极了哪吒”?DeepS ... ·  23 小时前  
中国日报  ·  热搜第一!考研查分“像极了哪吒”?DeepS ... ·  23 小时前  
品牌头版  ·  首款AI电脑,小米造出来了! ·  昨天  
品牌头版  ·  首款AI电脑,小米造出来了! ·  昨天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  ·  中央网信办发布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 ... ·  3 天前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  ·  中央网信办发布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唐韧

我被 DeepSeek 取代了

唐韧  · 公众号  · 互联网安全 科技自媒体  · 2025-02-05 13:05

正文

大年初八,开工大吉!


这个春节最热的明星产品要数 DeepSeek 了,我是节前开始用的,也第一时间在星球里做了推荐,很多同学也在服务器被挤爆前体验过了。


从实际感受来看,还是非常惊艳的。


如果 AI 在一些具体工作上的能力和表现超过真人,那对应岗位还有存在的必要性么?


这个问题,在接下来几年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思考。


为了让你们感受 DeepSeek 的表现,我让它来模拟参与了一场产品需求评审会。


待评审的是一个产品原型设计图,如下。



这是一个电商产品中商品楼层的设计案例,想必你们在很多同类产品中都见过。


接下来,我给 DeepSeek 提了一个问题,并把这张图也发给了它。



按照过去使用 AI 产品的体验流程,接下来就会输出对应的分析结果了。


不过,DeepSeek 给我的惊喜之处是它能选择开启一个叫「深度思考」的功能。



说实话,光凭文案我还无法理解这个功能到底是干嘛的,直到我在输出结果里看到了这些(注意红线部分)。



注意,这并不是 AI 输出的结果,而是它思考的过程。


它用 6 秒的时间对我的问题和图片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个结构性思考的框架,每一个红线标记的地方都是一个思考点。


如果把同样的问题抛给一个经验丰富的产品经理,我相信他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分析如此完整且形成结构化思考。


有了思考过程后,接下来 DeepSeek 给出了结果。在这些结果里,每一条红线标记的地方甚至都细化到了具体设计方式和策略。



关键是,这些思考过程和具体策略,都是在一个完整产品设计方案中必备的,也是容易被忽略的。


这么一来,所有产品经理在上评审会之前都可以让 AI 帮你预评审一遍,把过去那些容易遗漏和忽视的逻辑补齐,


从某种程度上说,DeepSeek 是可以在产品原型设计、文案设计、用户体验设计上取代我的。


在互联网领域,我们是设计和开发产品的人,不管是程序员还是产品经理又或是设计师,专业能力是我们吃饭的手艺。


过去,经过大量学习和实践积累起来的手艺构成了个人竞争力。


现在,这种竞争力可能要被拉平了。


就像 19 世纪的马车夫一样,他们熟练的驯马能力在汽车出现后就被拉平了。


理论上讲,任何借助标准化知识和技能进行工作的领域,都有被 AI 取代的可能性。


比如,用程序代码实现一个固定的功能,用产品设计中的交互和视觉规范设计一个页面。


人的记忆力会衰减、反应会变慢、知识和技能会被淘汰,但是 AI 不会,反而还会持续进化。


能够展示思考过程的 AI 不止有 DeepSeek,OpenAI 的 o1 模型也有这样的能力,不过相比起来就显得概要化一些,没有这么多详细的过程。


当我们能看到 AI 是怎么思考和分析时,正是我们看到自身不足的那个节点,这是一种危机。


不过,如果我们把 AI 当作能力延伸的工具,去使用它,去把它当作一种更先进的生产力,那我们依旧还能掌握主动权。


就目前来看,做产品的整个过程中至少有一半甚至更多的环节被 AI 赋能,甚至是取代。


唯独有一点还是我们的优势,那就是想象力和创造力。


未来,如果个体能力注定无法超越 AI 的时候,那我们至少要成为使用它的人。


未来已来,拭目以待。


推荐阅读:《 微信群可以抢礼物了
················· 唐韧出品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