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畜牧行业人来说,今年开年一定是段难忘的日子。
春节过后,豆粕价格一路上涨。
2月11日,部分地区贸易商的报价强势突破4000元大关,涨幅较1月初接近1000元。
豆粕价格“一路狂飙”,2月12-13日回调230元/吨,2月14日,回涨60-90元/吨,江苏地区最高涨120元/吨。
市场热度持续飙升。受此影响,
饲料企业纷纷调整价格,每吨涨幅在50-450元不等。
此轮价格上涨的推动因素有哪些?对行业影响如何?未来市场走势又将何去何从?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次豆粕与饲料价格的上涨是四种因素交织的结果。
一方面,国际政策提振市场情绪。
国际形势的变化对豆粕价格产生了显著影响。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豆粕分析师吴传兵表示,自美国新任总统任职以来,不断发起加征贸易关税政策,春节假期期间更是对来自中国所有商品加征10%的关税,这引发了中国反制措施,即便反制清单中未包含大豆品种,这也提振了豆粕饲料市场情绪。
“美国对中国及墨西哥等国的关税担忧继续引发大豆市场的剧烈波动,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一定程度推动豆粕价格上涨,进而带动饲料行情上涨。”某上市饲企子公司前高管王朝阳(化名)如是说。
另一方面,天气等原因导致供应紧张。
从供应端来看,天气因素成为关键变量。吴传兵分析,南美大豆正处关键定产阶段,阿根廷干旱天气引发市场对其产量担忧,为CBOT大豆期货提供良好支撑,叠加巴西降雨过多阻碍收割,支撑巴西贴水走强,拉高国内进口大豆成本,同时也使得巴西大豆对华发船量骤减,导致国内一季度大豆到港量大幅减少。
东莞某豆粕厂销售经理郑正国(化名)认为,豆粕涨价是因为业内预计后期供应偏紧及短期现货紧张,加之二三月大豆进口量偏少,到港也少,市场担心缺货,所以提前买货。
再者,油厂大豆压榨量减少导致短期供应趋紧。
吴传兵介绍,节后油厂开机尚未完全恢复,下游节前备货量偏少,节后积极补库,导致短期豆粕供应趋紧,且受各港口通关政策影响,部分地区2月底至3月存在较长时间停机计划,无疑为豆粕上涨行情推波助澜。
“价格上涨与供求关系相关。”王朝阳介绍,春节前后国内油厂大豆压榨量和开机率下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豆粕的短期供应紧张。
另外,饲料需求增加支撑豆粕价格上涨。
王朝阳提到,节后终端养殖行业逐步恢复生产,对饲料的需求上升,豆粕作为重要的饲料原料,饲料厂采购热情较高,豆粕现货求购量增加,支撑豆粕价格上涨。
养殖户成本压力增加
“今年是第一次涨价,我们公司饲料已经上调了75元/吨。”广州某饲料企业销售总监李毅强介绍,去年同期饲料基本在掉价,“1月份还下调了50元/吨。”
饲料涨价的结果是增加了养殖户投入成本。广东梅州一饲料经销商销售经理杨吉安告诉记者,现在饲料卖给养殖户的价格都是
在厂家报价基础上加上经销商利润给养殖户。
“这两年养殖户对高价饲料习以为常,没什么可抱怨的。”广东茂名高州一饲料经销商老板刘光凯透露,
“涨价并没有影响我们的销量,养殖户是固定的,有猪就要吃料,反而养户会暂时加紧备货,销量有所增加。”
“大风大浪见多了,饲料要涨价也只能接受。”广东茂名一300多头母猪场老板崔龙超告诉记者,
今年饲料提货价年后不断上涨,猪场已经囤够10天的用量。
“往年不涨价时,都是需要了随时下单,现在担心随时涨价,只能选择囤货。”
“最近这波饲料涨价,增加了我们的成本压力。”广东某猪场场长张望江表示,估计老板会进一步调整替代原料的比例。
吴传兵也提到,下游饲料企业和养殖企业经历一周补库,
面对高价豆粕已然出现抵触情绪,纷纷表示计划下调豆粕添加比例来降低成本,当下终端养殖利润不佳也将抑制饲料需求。
豆粕
涨跌互现,饲料价格后市涨幅有限
据悉,这两天部分豆粕贸易商以及部分油厂宣布豆粕降价。2月12-13日的豆粕均价跌幅达230元/吨,江苏地区更是较高峰下跌300元/吨,2月14日豆粕回调90-120元/吨。饲料则一直保持上涨态势。面对多变的行情,企业该如何应对?后市走势又将如何?
“后市整体涨幅不大,全年可能在300元/吨内。”
李毅强分析说。
郑正国认为,短期饲料价格可能不会上涨,
五月后的成本比较低,后期大概率饲料会降价。
吴传兵分析,3月份,大豆到港偏少将对豆粕价格形成有效支撑,一季度豆粕现货价格或将回调后维持高位震荡运行。中长期来看,巴西大豆收割进度加快,南美大豆丰产预期不变,为全球大豆宽松格局奠定基础,
二季度大豆供应恢复后,国内豆粕现货基差价格也将呈现快速下滑走势。
原创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