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乎日报
提供最好的资讯评论,兼顾专业与趣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乎日报  ·  为什么东北历史像一个谜? ·  14 小时前  
知乎日报  ·  南极那么干净,企鹅的屎拉在哪里? ·  昨天  
知乎日报  ·  藏不住了!今年知乎玩大了 ·  2 天前  
知乎日报  ·  耗时 1 个月横评 16 款热门跑鞋:价格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乎日报

为什么东北历史像一个谜?

知乎日报  · 公众号  · 问答  · 2025-01-22 21:00

正文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

东北是什么?是五千年的草长莺飞、一百年的硝烟弥漫、七十年的起伏巨变。但东北历史仿佛是一层面纱后的影影绰绰,让人看不清、猜不透。

为什么东北的历史像一个谜一样?一起来看看答主们的回答吧。



为什么东北历史像一个谜?穿成线的东北历史应该是什么样的?


| 答主:离群值

感觉东北史像个迷的原因可能有三:

①民族及部落众多,一直在不断融合中。有些民族地名音译后造成混淆,文言文尚且如此,现代汉语更甚。如沃沮和勿吉、夫余与秽貘之前一直没搞清。

②史料少(对比中原史),不重视,准确度低,造成现代有些史料的观点无法被定论。

③较偏远,一直被中原放养,地域划分不清楚,让人不能直观感受。


所以弄清了东北古代民族不断战争吞并和分化融合的过程,就算弄清了东北史的一半。

下图为参考部分史书及地图后自制的思维导图,遵循了主流的观点(肃慎-满洲一支)和部分新颖观点。标注「国」的为政权,未标注的为部落或民族,标注「族」的为后来演化成的现代民族,线断处为民族融合消失或政权灭亡。


曾经活跃在古中国各地的上百个民族几千年来已逐渐消融在历史长河里,慢慢形成今天的 56 个民族。

其中与东北古代少数民族有直接和间接关系的有以下民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锡伯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土族(一说吐谷浑后裔,待考证)。再加上汉和回,东北这片土地上共孕育了十个民族。

这片土地上定居的人口在十年前就超过了 1 亿,这片土地上有据可查的人类文明能够上溯到几万年前。这片土地上每个人的身上多多少少都存在着一些诸如契丹、鲜卑、靺鞨、秽貘等古老先人的基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合始终是大势所趋,你是汉人,我是满人,我们都是中国人。

但那些曾经埋藏在远古烽烟深处的记忆,连同那座始终屹立在《山海经》里的不咸山一样。无论世代流转,无论岁月尘封,依然会在今天东北人的脸上绽放笑容,依然会在子孙后辈的血脉里轮回重生。



| 答主:宁南左侯

咱们今天就试着用文物考古发现来聊聊这个「串成线」的东北历史。



1、从「楛矢石砮」到「东贾之利」


「虞、夏以来东北大国」肃慎,是东北地区有史记载最早的部族称呼,有可能是个总称,也有可能是以其中一个小的部落名称代指的全部,据说肃慎在尧舜禹时代就和中原经常往来了,周武王克商时肃慎还向周天子贡「楛矢石砮」,也就是楛木做的箭杆、石头磨制的箭头。

能在《国语》这种两千多年前的史书上记下来这事,起码说明东北部族肃慎是和中原周邦互相知晓对方存在的。

后来有老先生拿着先秦文献里说的「楛」木的特点去找,最后发现楛木应该是东北山林里的绣线菊,真假不知,倒是挺有趣的。

西周时,召公在周辅政,所以就跟伯禽封鲁一样,召公之子克被封于燕,史称燕侯克,封地就是今天北京、河北涿州一带,目的是让其屏藩北疆。当时跟燕国一块封在北边的还有一个叫「朝鲜」的——箕子朝鲜。这玩意也是迷雾一般,有人说箕子朝鲜在朝鲜半岛,也有人说在辽东半岛,但事实却是辽西出土了箕子朝鲜的文物,所以很有可能,这个殷商后裔的封国是被一路追打到半岛上去的。

战国中期开始,各强纷纷向四方扩张,楚国入滇、赵拓九原、燕开辽东,重新上线的燕国在燕昭王的治理下日趋强盛,派大将秦开却东胡、开辽西,再渡过辽河攻击辽东的箕子朝鲜,拓地两千余里,设置渔阳、辽西、辽东等郡,辽东郡治襄平,也就是辽阳,东北正式开启郡县制,辽阳成为东北中心。燕国对东北的开拓是远远超乎以往史学界认知的,根据考古资料显示,吉林四平二龙湖古城遗址就是一座燕国古城,这里距离松花江支流的伊通河最近处不足四十公里,中原文明进入黑龙江流域仅差临门一脚。

不仅仅是辽东,燕国还向朝鲜半岛持续推进。

1986 年朝鲜社科院人员在平安北道东仓郡、泰川郡、宁边郡、博川郡发现了一条燕国长城,再加上从平安北道出土的刀币、博川郡出土的燕国瓦当,其东界基本已经推到了清川江。

秦灭燕之后,延续了其在辽东的行政和建制,并沿用汉朝。

汉朝在此基础上继续扩大、充实,公元前 108 年,汉武帝发兵消灭卫氏朝鲜,在朝鲜北部和中部设置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郡县边墙之外,还有肃慎、扶余、鲜卑、乌桓、沃沮、濊貉等部族。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的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 2 年)的郡国户口数量,当时辽西郡 7.2 万户、15.2 万口,辽东郡 5.6 万户、27.2 万口,乐浪郡 6.3 万户、40.7 万口,玄菟郡 4.5 万户、22.2 万口,合计将近 24 万户、105 万口,人口是发展的第一基础,足够多的人口才能深度开发。

今天辽阳市太子河区韩夹河村的三道壕,1955 年的时候考古清理出一个西汉大型村落遗址,有民居六处,包括房址和土窖、畜栏、厕所、猪圈、水井等附属建筑,出土文物三千多件,其中以农业生产工具最多,还有部分兵器,另有经过火烧的炭化高粱粒。文物中出土几个巨大的铁质犁铧,铁铧底长 40 厘米、宽 42 厘米、高 13 厘米,重达 19 公斤,以上足以证明此处在西汉时期已经拥有了成熟的农业,而农业在古代又是一切发展的前提,也可见辽东并不是游离于中原之外的瓯脱之地。《汉书·地理志》说上谷至辽东「地广民希」,风俗与赵、代类似,「有渔盐枣栗之饶」,并且因为挨着乌丸、夫馀、真番,所以还有「东贾之利」,也就是商业利益,可见此时的辽东还是整个东北亚的经济中心。

但神奇的是,如此完整的村落,铁质犁铧这样重要的工具,居然整体废弃,甚至都来不及带走,当地发生了什么?

也许是洪水,因为这里紧邻太子河。

东汉的辽东延续了西汉的郡县建制,但却有一支本地部族力量悄然崛起,并在之后不久阴差阳错声名鹊起。



2、东北黑天鹅事件——高句丽的崛起


在发现澳大利亚的黑天鹅之前,17 世纪之前的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但随着第一只黑天鹅的出现,这个不可动摇的观念崩溃了。

高句丽本来是辽东的一个渔猎部族,当初汉武帝灭卫满朝鲜设四郡,其中玄菟郡下辖三县,分别是高句骊、上殷台、西盖马,听名字你就大概能知道,这仨县都不是正儿八经的县,因为惜字如金的古史时代起名字是能省则省,能简单叫沓氏县就绝对不叫劳什子海西辽东哈思罕等处打捕鹰房诸色人匠怯怜口万户府。当旁边的县份都是襄平、辽阳、侯城、武次、朝鲜的时候,这三个县全都是仨字,而且还是深处山地,那就只能说明,它们是当地的本土部族,设县是对他们的一个招抚,就像后世明朝在湘西川南设宣慰司、军民府一样。

当我们把谭其骧的汉代辽东图叠加上地形之后,是这样的:

西汉后期,扶余人朱蒙在纥升骨城建高句丽国,按《好太王碑》的说法以及《魏书》等史料综合起来,朱蒙可能是扶余部的王子,因为内部权力争斗失败而逃入高句丽,然后篡了高句丽的权力,就跟后来屈出律篡了西辽一样。总之,在中国马上进入王莽篡汉以及之后长达十余年的吃鸡大赛之时,东北这个蕞尔小国悄然诞生。

自顾不暇的中原乱局保护了他们在最弱小的时候不至于被碾死,建国没多久,高句丽将国都搬到了鸭绿江边的国内城,继续猥琐发育,再时不时地向大汉边境打打秋风,比如公元 49 年就曾劫掠辽东郡,然后被辽东太守祭肜击退,但整体而言,高句丽还是给辽东造成了很大的边疆威胁,甚至于连玄菟郡都内迁设置,把整个辽东长城边外全部扔给了高句丽。汉和帝时,高句丽已经积攒了相当大的实力,公元 105 年春,「高句骊王宫入辽东塞,寇略六县」,随后被辽东太守耿夔击退。此次高句丽的大规模行动也让东汉决定展开反击,于是九月耿夔主动进攻高句丽,大败其众。

遭到打击的高句丽开始审视自己的实力,公元 111 年高句丽太祖王「遣使如汉,贡献方物,求属玄菟」,请求内附,但之后恐怕并没有因为这层隶属关系而带来多大的和平,双方之间的冲突仍在继续。公元 169 年,玄菟郡太守耿临主动发起对高句丽的大规模地面进攻,斩首数百,高句丽王伯固亲自乞求投降,高句丽再度被打压。如果按照这个趋势持续下去,恐怕高句丽不久之后就会成为大汉的军功,但凑巧的是,中原再次大乱。

公元 184 年,黄巾起义,河北大乱。

虽然黄巾军迅速被镇压,但崩出来的碎片还是溅了东汉一身,黑山军、黄龙郡、青牛角、白波、左校、郭大贤、于氐根等等势力拔地而起,四年后黄巾余部再起,东汉只好放权给地方,于是引发了新一轮政治事件群雄割据。此时的辽东太守已经是公孙度了,父子相承,辽东割据一方,自然又给了高句丽以恢复和发展的机会。侵扰辽东、接纳逃人成为常态,此时高句丽国内也因为老人无德而出现内讧,太子爷带着三万多人投降公孙康并要求反攻高句丽,他们当前锋,不为别的,就为了报仇泄愤。虽然最后兵败身死,但实力大损的高句丽还是给了辽东机会,于是有了建安十四年的公孙康进攻并占领国内城的事件。

高句丽迁到了新建的丸都山城,以取代遭到严重破坏的国内城。

不久之后迎来了复仇的机会,公孙康的儿子公孙渊见天下三分人人有份,也想求份富贵,于是自立为燕王,改元建号,俨然地方一霸。曹魏本来对辽东的态度是一家亲,只要不武不独,大家好商量,正好我这儿有份大司马、乐浪公的官爵你先拿着用。但自立燕王并拟定年号这事就太伤热爱和平的曹魏人民的感情了,和统已经破裂,再惠没有意义,公元 238 年,魏明帝令太尉司马懿率兵讨伐公孙渊,高句丽主动配合曹魏进攻辽东,公孙渊兵败身死。但可能是之后的分赃不均,或者前期曹魏给了高句丽什么许诺但没有兑现,这份盟约说破就破,高句丽开始劫掠辽东,差点儿打到辽西。244 年、245 年,曹魏毌丘俭率兵反击,「屠句骊所都,斩获首虏以千数」,攻占丸都城,然后「追之过沃沮千有馀里,至肃慎氏南界,刻石纪功,刊丸都之山,铭不耐之城」,在辽东打出了勒石燕然的效果,高句丽差点儿被灭绝。公元 1906 年,吉林集安乡发现一块残碑,仅存 48 字,好在就这四十八个字留下了关键信息,比如「正始三年高句丽反」「威寇将军都亭侯」,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毌丘俭纪功碑》,也叫《丸都刻石纪功碑》。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不知道从什么开始,打完收工成了常态,而被征剿的地区则跟韭菜地一样「割复生」,带着国仇家恨积蓄实力,等待机会发动新一轮进攻,不死不休。

曹魏将高句丽打成了无人区,高句丽部族离散,然后曹魏就走了,于是高句丽人重返家园,所以七十年后,精彩继续。

公元 311 年,高句丽攻占西安平,截断了乐浪、带方和辽东的通道,313 年「侵乐浪郡,虏获男女二千余口」,314 年「南侵带方郡」。但此时的西晋王朝却已经无法对此进行有效控制了,八王之乱以及接下来的五胡强行发生关系让西晋摇摇欲坠,洛阳都一日三惊,千里之外的辽东、带方咋样,还真没人在乎。

虽然之后入驻华北的前燕给了高句丽一点儿小小的中原震撼,但高句丽到底是借着这股中原西风扶摇直上,向外扩张越来越频繁,契丹、扶余、百济、辽东全部都在进攻范围之内。不仅是军事,连同政治建设人高句丽也一并抓了起来,高句丽小兽林王制定法律,引进佛教,建设国家教育机构太学,基本完成了国家的封建化和实体化。而促成这一趋势的,有可能就是因战乱而逃入高句丽或者被高句丽攻占边郡之后收纳的汉人。

1976 年末,朝鲜平安南道南浦市发现一座 5 世纪初的高句丽时期的大墓,由于随葬品被抢空了,所以只能从残存的壁画上找寻信息,这个墓的主人是「建威将军、小学大兄、左将军、龙骧将军、辽东太守、使持节、东夷校尉、幽州刺史」以及「中里都督」,名字可能叫「镇」,高句丽好太王永乐十八年下葬,卒年七十七岁,姓氏不知,小学大兄和中里都督是人高句丽的官职,其他的很明显是中原官职。根据综合信息来分析,这位「镇」应该是前燕或者东晋委派在辽东的官员,其后留在了高句丽并继续出任显职。另外,朝鲜境内也出土过东晋安帝元兴三年(公元 404年)的年号铭文砖,而这一年也正好是高句丽攻占辽东郡的事件。鉴于五胡乱华之后辽东的记载就愈发迷茫,由此大概也可以窥测一二,因战乱而导致的汉人进入高句丽国家内生活,然后凭借高出一个文明等级的工艺、技术、制度让高句丽迅速崛起并完成国家建设,最终在 5 世纪初期的好太王时代成为东北亚一霸。

攻取辽东的同时,北边的扶余,南边的百济、新罗也在高句丽的持续入侵之下。

公元 427 年,中国已经进入南北朝时期,高句丽从山城搬出,迁都平壤,以更好地控制新征服的农耕区。而这次迁都,也让高句丽的国家归属产生了争议,因为按照后来编著中国历史地图集时制定的原则,搬到平壤的高句丽就不符合「都城在 1820 年清朝范围内」的原则了,所以得算外国。

中原王朝有几十次彻底弄死高句丽的机会,但历史开的玩笑就是,每次紧要关头中原都会出现严重动乱,然后给高句丽一个休整之后东山再起的机会。直到他们借助西晋崩溃这个千载难逢的契机,在 5 世纪完成了国家建设,中原再也无法仅靠边郡就能消灭它,一个东北强权国家出现了。



3、扶余与勿吉:另一个视角下的东北


如前文所述,无论是辽东郡还是高句丽,其实都是围绕在辽河流域、鸭绿江流域以及朝鲜半岛北部,罕有涉足黑龙江流域的地方。其实那里也不是白纸一张,襄平(辽阳)、国内城、丸都山城之外,另有区域政治中心和准国家实体,那就是夫余国。

高句丽好歹还有是不是的入寇、征讨记录,扶余就惨了,他们基本就指望着二十四史的四夷列传给他们点儿零星记载,所以国家如何、规模多大、世袭怎样,一概不知。据学者考证,夫余国大概和汉朝同庚,公元前 2 至 3 世纪建立。四世纪末高句丽强大起来之后,正值建立五百多年的夫余国没落时期,再加上东边又出现了一个叫勿吉的强大部族政权,所以夫余疆土日蹙,公元 494 年,末代夫余王在勿吉的强大攻势下南逃高句丽,最终灭亡。

吉林市丰满区永安村东团山,有一座夫余城址,考古人员在此发现了一组大型建筑群基址,城内出土了一件鎏金龙头,还有青铜人面像以及带精致花纹的建筑构件,后来还陆续出土汉代常见的长乐未央瓦当和独特的丘状 V 形掰花纹瓦当,证明这里曾是夫余国的行政中心所在,甚至可能是国都。

当时和夫余在黑龙江流域唱对台戏的,是肃慎。

这个曾向周天子贡「楛矢石砮」的部族非常悠远,秦汉之时和夫余一东一西分踞黑龙江流域。大约在西汉中后期,肃慎转变为挹娄。黑龙江省宝清县七星泡镇平安村的炮台山古城,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是一处汉魏时期挹娄人的文化遗存。事实上,在三江平原,这个时期的文化遗存非常多,2000 年《光明日报》载文说自 80 年代以来三江平原发现了六百余处这一时期的古代遗址,但很可惜,基本都在后来的开发建设中灰飞烟灭,十不存一。

公元五世纪,也就是高句丽达到全盛的时候,挹娄再度换号,成为了勿吉。

勿吉的出现比较讨巧,它几乎就是突然出现在北边的,可巧在之前的时候,中原记载东北部族里有个叫沃沮,woju、wuji,是不是一个大家可以自行判断。沃沮大致是在图们江流域,在四世纪中后期高句丽所征服,那么如果这俩是一回事,就意味着有一部分沃沮人北上跑到了挹娄,然后完成夺舍。

拜清代官修《满洲源流考》所赐,沃沮、勿吉都成了窝集,然后说这是满语,森林的意思,满洲也成了「在古为肃慎在汉为三韩在魏晋为挹娄在元魏为勿吉在隋唐为靺鞨新罗渤海百济诸国在金初为完颜部及明代所设建州诸卫」的万世一系。信不信在你,反正人说了,而且载在琅书。

但如果跳脱开东北三省的局限,把朝鲜半岛、蒙东、外东北地区也加进去一块看的话,夫余肃慎挹娄勿吉其实都是一种部落联盟性质的准国家,而不是成熟的国家建制,文化水平较低,更不用说建立完备的国统一集权国家了。



4、海东盛国:渤海始末


6 世纪是高句丽的峰顶,但盛极必衰,内部开始出现纷争与内讧,而中原局势逐渐摆脱了从五胡乱华以来的无序状态,尽管还是南北对峙,但好在北方完成了黄河流域的统一。再加上长期被高句丽打压的新罗和百济在北方强大的威胁之下开始联合抵抗,这样一来,高句丽的外部压力骤然上升。

有矛盾就要转移矛盾,向哪儿转呢?最佳的方式就是向外。

于是他们盯上了新生的隋朝。

开皇十七年(597 年),高句丽平阳王联合靺鞨先发制人攻辽西,被营州总管韦冲击退。此事件成为隋唐强行改变东北亚政治格局的开端,次年,隋文帝派兵东征高句丽,然后……惨败,「死者十八九」。接下来的剧情大家就很熟悉了,隋炀帝大业八年、九年、十年,唐太宗贞观十八年,唐高宗永徽六年、显庆三年、显庆五年、龙朔元年、乾封元年、总章元年……六十年接连不断,不死不休,直到最后被弄死。

总有人说高句丽真厉害,在唐初如此凌厉的攻势之下居然还能活五十多年。其实吧,唐朝灭高句丽这事,有点儿后来元朝打南宋的感觉,它能活多久并不在它多努力,而取决于唐朝是不是有空。

如果你去看唐朝灭高句丽的主帅的履历,你可以发现,对于这帮人而言,征东其实是个分支剧情,而主要剧情其实是征北和征西,所以大部分时间,唐朝打高句丽都是「抽空」进行,打突厥回来了,没啥事,给你七个月时间你跑趟辽东打高句丽吧,时间一到,或者还没到时间但西边北边有需要了,快回来快回来,这边有事。

就这样,走走停停断断续续,高句丽在 668 年宣告结束,唐朝在其地设置九个都督府、四十二个州、一百个县,统一管辖于安东都护府之下,而这些都督、刺史、县令,大多是当地部族首领,但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高句丽遗民的反抗活动一幕高过一幕,而唐朝对此的选择是……撤!于是,安东都护府从平壤撤到辽东,再撤到辽西,与此相对的则是唐朝在西北战线的一路高歌猛进,毕竟朝廷中枢在西,东边并不需要那么大的关注度。

此时给唐朝添堵的已经不仅仅是高句丽遗民了,还有新罗,新罗在当初是唐朝征东的小弟,但是在没了共同的敌人之后小弟就有了自己的想法,而此时唐朝在西线又开始和吐蕃打的你来我往,所以默认了新罗北上高句丽故地的事实,于是,朝鲜半岛首次出现了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新罗。

就在新罗马上拿到当初高句丽剧本的时候,东北有人出来抢戏了——渤海国上线。

渤海国是粟末靺鞨建立的国家,靺鞨就是勿吉,粟末靺鞨是靺鞨诸部里靠南的一部,也是距离高句丽、隋唐比较近的,近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深造。于是他们成功了,公元 698 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联系「高丽余种」一起建立渤海国,之后受封唐朝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因为这层建国原因,所以后来新罗人骂渤海是「句骊遗烬,勿吉杂流」。当时唐朝在东北委任各种都督府,比如渤海国的渤海都督府,北边靺鞨的黑水都督府,西边大小兴安岭的室韦都督府,西辽河流域的松漠都督府。而东北的政治中心,就是安东都护府内迁之后的营州,即辽宁朝阳。

日本当年搞日满提携的时候就主张渤海国是承袭的高句丽,所以他们吞了朝鲜,自然也有渤海的法理,这一脉络被后来韩国拿去。中国则为了与朝鲜的团结,封存渤海国研究大几十年。俄罗斯则为了彰显自己当初攫取外东北不是侵略而是无主之地,强调渤海国是一个东北亚的独立主权国家。总之,各说各话。

渤海国采用五京制,上京龙泉府、中京显德府、东京龙原府、西京鸭渌府、南京南海府,地方上采用州府县制,一切看上去都跟中原王朝一模一样,但在考古发现的时候就能看出端倪。实际上,渤海五京除了上京龙泉府之外,其他四京的位置全部有争议,因为它那个古城的规模你看了之后会觉得这能是一个州府的规模?金代长城边堡都比这个大。所以,渤海国的州县设置有可能也是对于部族的招抚和册封。

有人认为渤海的崛起是和吐蕃一样,沾了生态变化的光,北方整体气温上升,东北深山老林也更适合开展农业耕作,所以他们就兴盛起来了,但这种兴盛更多是自然因素的带动,所以等到 9 世纪气温回落,渤海国也就开始逐渐走下坡路,而此时游牧于西辽河的契丹人借机崛起,再加上唐朝的内乱和藩镇割据无暇北顾,契丹逐渐在漠南做强做大,最终把江河日下的渤海收入囊中。公元 925 年末,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机率大军亲征渤海,次年春攻陷上京龙泉府,大諲撰投降,渤海灭亡。



5、东京时代的高光


契丹国前期类似于一种加盟式的合众国,奚族整体加入,渤海国灭亡后渤海人也整体加入,包括大同、幽州的汉人,其实也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政治利益集团而打包加入,然后再配合辽国独特的一国两制大法,以游牧之主而统农耕之地,居然凑活着过了二百多年。

在契丹灭亡渤海之后,开始在东北地区设置各种府州军县。

我之前说过,辽代的州很迷你,甚至于百十多户就可以设个州,千把户就可以给个节度使,东北地区在辽代就是如此,州县设置的密密麻麻:

辽代在东京道设置了一京三府八十五州一军十城,其中最重要的两座,一个叫辽阳府,一个叫黄龙府。

辽阳府就是辽东城,也就是早年的辽东郡、襄平县,辽代沿用了渤海的做法采用五京制,将其升做东京,又将从华北强制迁徙来的汉人搬迁到辽东,逐渐设立了沈州等被迫侨置的州县。

黄龙府就不一样了,我们现在常说黄龙府就是农安,实际上还真不一定,农安是最后一个黄龙府,而最早的黄龙府并不在农安。黄龙府一开始是沿用了渤海国的扶余府,位置在今天的四平市区,现在你去四平城区搜一个叫「一面城」的古遗址,就是扶余府的城址。沿用第二年改名为龙州黄龙府,之所以会这么改名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辽太祖死在这儿,而且死的时候「黄龙曾现」,另一个原因就是,这里承接了契丹从渤海上京拆迁过来的民户。公元 965 年,黄龙府军队叛乱,平叛之后降级为通州,1020 年,在距离四平几百里之外的农安县,辽代重置龙州黄龙府,并迁宗州、檀州汉户前往居住,又设置黄龙府兵马都部署司作为主管东京道北部的军事机构。由此,东北核心二分,南边以辽阳为核心,北边以黄龙府为核心。

辽代东京道的深山里,是另一个部族的天下——女真。

肃慎、以楼、勿吉、靺鞨、女真,一脉相传,又有生熟之分,所以《金史》说「金之先,出靺鞨氏」。宋朝人说女真族「本名朱里真,番语。讹为女真」,后来又为了避讳辽国皇帝耶律宗真所以改名叫了女直。辽代对女真的管理是分而治之,熟女真汉化程度较高,就迁到辽东半岛集体居住,也就是曷苏馆女真(哈思罕),生女真主要在长白山的深山老林里,对辽国有进贡之责。除此之外,辽国还设置有「女真大王府」「女真兵马司」进行分别管理。这套分而治之的手段在女真是一盘散沙的时候特别好用,但等到他们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主心骨,并开始内部整合的时候,就不好用了。

这个人就是完颜函普。

他是金朝皇室的始祖,据说是高丽人,「初从高丽来」嘛,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他就是个女真人或者渤海人,在渤海国覆灭的时候南下进入到朝鲜半岛东北部过活,在王氏高丽统一朝鲜半岛之后迁出返回长白山。完颜函普及他的后裔开始整合身边部族,等到了完颜乌古乃的时代,完颜女真内部的整合已经完成,甚至开始对外整合,白山、耶悔、统门、耶懒、土骨论五部女真相继被征服,随后他受封辽国生女直部族节度使的身份,并借此继续壮大。而他的孙子就是阿骨打。

完颜阿骨打在父祖兄长的基础上继续整合,并于 1114 年正式反辽,先取黄龙府后占辽阳府,乃至全取辽国五京,金国正式取代辽国成为北国一霸。

阿骨打在长期生活的按出虎水侧营建了一座城池作为自己的政治中心,没名字,南宋使者称之为「皇帝寨」「御寨」,后来他弟弟灭辽吞宋,将国土占到淮河边,甚至兵锋一度进抵江西万安县的惶恐滩,但金国的政治中心一直是这个连名字都没有的「皇帝寨」。

天眷元年(1138 年)八月,金熙宗给首都起了个正式名字叫会宁府,附郭叫会宁县,京号京师。有人说不对吧,不是上京么?不,此时的金朝上京在临潢,中京在大定,东京在辽阳,西京在大同,燕京在析津,汴京在开封,而会宁府,叫京师。

此时的会宁府算是哈尔滨乃至黑龙江历史上的高光时刻,整个北中国的核心所在,甚至南宋、西夏、高丽也要来此朝贡。但好景不长,金熙宗的堂弟海陵王篡位之后为了摆脱根深蒂固的京师女真贵族的掣肘,决定迁都去燕京,之后他更是采用了拆家式的迁都模式,将上京的宫殿全部拆毁,上京的帝王、贵族墓葬全部拆平、砸掉,整体打包去燕京。于是会宁府的地位一落千丈,东北的核心开始向南移至东京辽阳。

随着金世宗的上位,金朝又逐渐恢复了会宁府的陪都建设,他本人甚至还专程去上京住了一段时间。当时东北最重要的城镇有四个,从北往南分别是上京会宁府、济州/隆州(也就是黄龙府)、咸平府、东京辽阳府:

金朝是中国东北开发史上的一个高峰,无论人口数量还是行政建制规格,都达到了前所未有而后来很久之后才被追上的地步。

《金史·地理志》记载了泰和七年全国各州府的人口数量,会宁府 3.1 万户,隆州 1 万户,咸平府 5.6 万户,辽阳府 4 万户,另有沈州的 3.7 万户、澄州的 1.2 万户、贵德州的 2.1 万户、盖州的 1.8 万户、复州的 1.4 万户、韩州 1.5 万户,整体户数接近 28 万户,不算辽西,人口都已经超越西汉辽东郡县人口。

泰和七年就是 1207 年,在前一年的 1206 年,铁木真加号成吉思汗。



6、辽阳到辽东:重回混沌


1211 年金蒙之战开启,1279 年元朝灭南宋完成中国统一,前后六十多年,北中国最大的变化就是人口的骤降,能骤到什么地步呢?金朝大名府 30.8 万户,元朝大名路 6.8 万户。这还算好的,辽阳在金代 4 万户,元朝壬子抄籍的时候还剩 3708 户,字面意思上的十不存一。

金蒙开战的第二年,首都大兴府就被人给围了,不久之后有大臣提议,让金宣宗赶紧选派重臣去辽东防守上京或者东京,这样一个在东一个在南,能和首都遥相呼应一样,但藩王出身的金宣宗当即想到了他爷爷金世宗的发家史,坚决不肯,于是东京、上京相继残破,这时候再想去派人,来不及了。

不过东北到底还是有人主持了大局——蒲鲜万奴。

他本来是金军将领,攻伐时刻准备复国的契丹人耶律留哥,又因为金朝在边疆的政策一天三变,深感天子昏庸无道,干脆带着深山里的猛安谋克女真部族自立了,占领了咸平、东京、沈洲一带,自称天王,国号大夏(也有说是大真),史称东夏、东真。

当时东北地区主打一个有梦你就来的大舞台形象,东夏、后辽、蒙古、金朝、高丽,各自发挥作用:

由于史料的缺乏,东夏到底亡于什么时候争议很大,有人说 1233 年灭亡,有人说 1272 年灭亡,不好说。总之,元朝最后消灭了东夏,将高丽变成了征东行省,东北再次统一,而且是多少年难得一见的和整个中原连成一体,但代价就是重回蒙昧,出现遗址对不上文献、文献找不到遗址的情况。

元朝辽阳行政最重要的三个城市,是辽阳、大宁和开元,除此之外还有沈阳、懿州、宁昌、咸平、泰宁等城。

元末红巾军大起义,有一支从江淮杀奔而来的义军占据辽东,并以此为基础东征西讨,虽然最终辽东红巾被元朝强行镇压,但这也造成刚刚恢复一点儿元气的辽东再次元气大伤。等到明军在洪武五年渡海而来进入辽东的时候,辽东本地人口已经稀少到只能签发出三个卫的程度,至于经常有人提及的辽阳行省平章刘益,一个很冷的知识点就是他其实是辽东红巾的余部,他是后来兵败之后投降元朝的,所以他手下的兵大多都是江淮的红巾老人。

明初的时候东北局势错综复杂,一方面是明朝迟迟无法稳定拿下辽西,就导致辽东很长时间是孤悬海外,而北元王廷则长期游牧于西辽河一带,对辽东时刻施加影响力,南边的女婿之国高丽又虎视眈眈,一会儿附明一会儿附元,还有个最大的军政实体——金山纳哈出,盘踞吉林四平一带,拥众数万,虽然看起来不怎样,但你就凭借他麾下的 228 个佥院、院判,189 个宣慰使等官,927 个万户、路总管、同知,唬人也能吓一跳,更何况明朝的辽东是空心的,压根没人,虽然设置了卫所和州县,但州县就是个空架子。好在纳哈出最后选择了接受改编,东北问题和平解决,而随着捕鱼儿海之战的胜利,高丽也放弃了不切实际的幻想,明朝开始在辽东进行军事化改造,设立了二十余处卫所,甚至还琢磨着把三个儿子扔过去镇守一方(辽王、沈王、韩王),此时的辽东形成了辽阳、广宁、沈阳、开原四大核心点。

此时的辽东在行政建制上是独立的,名义上属山东的一部分,文牍官司由山东跨海负责。

辽东之外,则是不计其数的女真各部,大体分三类: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明朝对他们积极拉拢,洪武时期甚至考虑在黑龙江依兰设立一个实控性质的军民府,到了永乐时期,则开始用设卫所的方式实行羁縻管理,也就是鼎鼎大名的奴儿干都司。明朝在东北设卫一直延续到万历时期,前后设立了 384 卫、24 所、7 地面、7 站、1 寨,而据《女真译语》等资料,明朝中后期这些卫所还是不断前来进贡、请封、袭职、升迁的。当然这事你要是按清代官修的《钦定满洲源流考》的说法,那是不存在的,之所以能接受龙虎将军封号,那是因为明朝「欲与我修好,借此以结两国之欢」,我大清勉为其难,接受了。这书很神奇,改天兑工夫我专程给你们聊聊。

1583 年,明朝任命建州女真头目奴儿哈赤为建州左卫指挥使,东北历史开始了新的章节。


题图来源:《漫长的季节》

知乎热门文章

从健康角度来看,人到底需不需要锻炼?


被皇帝赐自尽后,可以直接逃跑吗?


有哪些带给你极大震撼的书籍?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