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电驹”可以订阅,专门为新能源车主解决疑难杂症,登陆电驹网www.autodianju.com获取更多信息
目前市场的电动汽车以自主品牌为主,想购买一辆合资品牌电动汽车选择并不多,比如广汽ix4、伊兰特EV,而观其产品力,只能说一款能打的都没有。
再过十几天,东风日产轩逸・纯电将于9月25日正式上市,合资品牌电动汽车又添一员。轩逸・纯电能够撼动自主品牌的地位,给后来的合资电动车打个样儿吗?
在正式上市之前,轩逸・纯电在今年6月份已经开启了预售,新车综合工况续航里程338km,此前公布的预售价为补贴后16.60万元。小编就结合预售价来给大家分析一下,轩逸・纯电能不能打?
新车基本信息
先介绍一下轩逸・纯电的基本信息。中国汽车新能源化的趋势已是有目共睹,在此之前日产品牌还没有一款国产纯电动车,晨风算是国产聆风,但晨风属于东风启辰品牌。在电动化的大背景下,也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双积分”政策,东风日产决定把轩逸和聆风合二为一,推出了轩逸・纯电。
外观方面,轩逸・纯电与现款轩逸燃油版如出一辙,但从细节处可看出,其还融合了聆风的元素。新车车头处的充电口与聆风采用同样的形式,另外V-motion语言下的进气格栅尺寸远大于现款轩逸。
车尾来看,新车后保险杠造型细节有所调整,并且在前门以及车尾处,贴有表明新能源身份的“zero emission”标识,意为“零排放”。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677/1760/1520mm,轴距为2700mm,相比燃油版车型仅有细微变化。
内饰部分,轩逸・纯电与现款燃油版轩逸布局基本一致,中控台功能分区清晰,方向盘、换挡旋钮与聆风相同,时尚感有所提升。此外,新车仪表盘只有时速表,左侧用一块较大的液晶屏取代了转速表,车辆信息显示更为全面,科技感十足。
动力方面,新车将搭载一台型号为TZ200XS5UR的永磁同步驱动电动机,其最大功率为109马力(80千瓦),峰值扭矩为254牛・米。在电池部分,新车搭载薄片型高效能三元锂电池组,其总容量达到38kWh,官方数据显示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可达到338km,在60km/h等速行驶下续航里程可达到389km。
充电方面,新车可支持50kW直流快充和6.6kW交流慢充两种充电方式,慢充充满电需要8个小时,快充模式下45分钟可充到电池的80%电量。
优势:聆风平台有积淀
对于轩逸・纯电来说,最大的亮点是其平台。日产在全球市场上有一款知名度非常高的产品——聆风。2010年,日产聆风在日本上市,随后在全球市场推出,摘取了纯电动车销量榜的桂冠。2014年,聆风在全球市场总销量为61027辆,虽然在2015年让特斯拉Model S抢了风头,但是全球43651辆的销量依然让聆风稳居第二。2016年,聆风以51882辆的成绩再度夺冠。上市7年,聆风已经在49个国家累计卖出30万台。
聆风在国际纯电动车市场的强势表现,基于日产在纯电动车型技术方面的强力支撑。由于日产在纯电动车型方面研发较早(可追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超过70年的研发经验使其在电动汽车技术上积累深厚。
轩逸・纯电与聆风同平台打造,都是基于日产源生电动车平台E-Platform。专属平台生产的电动汽车更加合理,电池平整地分布在底盘上。不仅可以适配更多电动汽车专用零部件,不必受到原有燃油车平台的结构限制,三电系统布局更合理优化,从而获得更大的乘用空间。同时,专属的平台上电池配重更加合理,可以获得非常好的行驶质感。由于电池将整车的重心集中在整车中间,而且重心低,所以无论是高速还是过弯,稳定性非常优越。
此外,轩逸・纯电还主打专业高效三电系统、智能安全&智能互联科技、宽适款待空间等卖点,和大多数的电动汽车大同小异。
劣势:短续航、高价格,性价比低
如今晨风已停产,再战中国市场的轩逸・纯电版又带着多少诚意而来呢?日产的技术积累、源生电动车平台E-Platform,轩逸・纯电真的产品力爆棚吗?
今时已不同往日,如果说在三年前,轩逸・纯电上市的话,绝对是纯电动汽车市场的一员悍将。放到2018年,轩逸・纯电产品力也不过尔尔。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中国的纯电动汽车亦是如此。经过了几年发展,各家车企早就纷纷推出自家的专属电动汽车平台。比如说比亚迪e平台、广汽纯电专属技术平台、上汽的SSA平台、江淮第六代纯电动正向研发平台、吉利PMA平台。
对比案例一:轩逸纯电版VS元EV
这里以比亚迪e平台为例。
e平台是比亚迪自主研发的全新一代纯电动架构平台,是比亚迪为纯电动汽车打造的专属生产平台。元EV360是基于比亚迪e平台下打造的首款纯电动SUV,驱动3合1除了功率密度的提升之外还可以大幅度减轻车身重量(体积减少30%,重量减轻25%),随着电池的系统能量密度有效提升,单体能量密度也获得提升,3合1后核心部件重量大大降低。
回到具体参数上,电驹就续航、配置和价格来对轩逸・纯电一探究竟。轩逸・纯电搭载三元锂电池组,总容量38kWh,综合工况续航里程338km,预售价为补贴后16.60万元。
在同等续航上,从数据看,元EV360工况续航里程为305km,比轩逸・纯电工况续航338公里稍微逊色一点。但是,元的电池组容量为43千瓦时,比轩逸纯电版多5千瓦时。电池容量影响续航能力。现实中续航能力孰优孰劣,还不得而知。
但在售价上,元EV360智联创酷版补贴后售价9.99万元,消费者可以节省将近7万元。动力上元EV360更胜一筹,元EV 360智联创酷版搭载了一台比亚迪自主研发的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为160kW,峰值扭矩310N·m。
在舒适配置上,元EV360智联创酷版有所不足,但无伤大雅。安全配置上却是毫不含糊,制动辅助(BA/EBA等)、牵引力控制(ARS/TCS等)、车身稳定控制(ESP/DSC等)、前侧气囊、侧安全气帘、胎压监测等配置一个不落。在驾驶辅助配置上,元EV360智联创酷版也配置了定速续航、遥控泊车、上坡辅助。考虑到近7万元的差价,元EV360智联创酷版更值得购买。
对比案例二:轩逸纯电版VS广汽新能源GE3 530
在同等价格上,广汽新能源GE3 530的价格区间为12.58万-15.58万元,其中互联网尊享版补贴后15.58万元,比轩逸・纯电补贴后16.60万元的售价便宜一万元。
在同等价格上,轩逸・纯电的产品力就更显得乏力了。无论是动力还是续航,GE3 530都更为出色,特别是在续航上呈现出碾压的态势。
安全配置上,两者完全相同,在舒适性配置和驾驶辅助配置上也是各有特色,不分伯仲。不过,GE3 530搭载了广汽与腾讯联合研发的车联系统,性能更出色。
总得来看,轩逸・纯电的产品力并不高,338km的工况续航加上16.60万元的预售价,在自主品牌中基本是标配400km的工况续航,同级自主品牌的配置水平也会更高。
唯一值得称道的,是轩逸・纯电的能效,百公里电耗13.8kwh。和元EV360、GE3 530相比略有优势,元EV360的百公里电耗为13.9kwh,GE3 530为14.7kwh,在日常使用中基本无差别。但事实是否如此,也有待实测。
轩逸・纯电的电池组电量为38kwh,如果是纯驾驶的话,得益于低电耗,可以获得一个不错的续航里程。一旦在夏天或冬天需要开空调的时候,38kwh的电量就有些捉襟见肘了。君不见,蔚来ES8拥有70度电,官方实测高速行驶续航里程为226km。如果在北京的冬天,还得考虑电池低温衰减问题。
前车之鉴:晨风价格高续航短,品质虽好却销量惨淡
16.60万元购买一辆轩逸・纯电,值吗?合资品牌的电动汽车就可以卖高价吗?轩逸・纯电应该是忘记了晨风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