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王驰1960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人物志  ·  100万人打出9.6,它比《边水往事》后劲更大 ·  6 天前  
十点人物志  ·  100万人打出9.6,它比《边水往事》后劲更大 ·  6 天前  
广州楼市滚雪球  ·  广州行情好了,免费开放朋友圈,有广州购房需求 ... ·  1 周前  
广州楼市滚雪球  ·  广州行情好了,免费开放朋友圈,有广州购房需求 ... ·  1 周前  
ZhaoDai  ·  今晚招待 · Club Night ... ·  1 周前  
ZhaoDai  ·  今晚招待 · Club Night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王驰1960

先前那点事儿第一部 16

王驰1960  · 简书  ·  · 2017-12-23 20:20

正文

        城市普通居民的优势,还是在“商品粮”这三个字上面,七十年代初期,人们的生活主要还是吃的问题。

        有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那时候我们上午上课,到了11点,很多学生准保分心,因为肚子会饿的“咕咕”叫唤,小孩子怎么能够认真听讲。这种情况,一直伴随我离开高中。

        但实际上在北京的胡同里,吃饱饭已经不是绝大多数人家的实际问题,所谓温饱,在北京,起码不能算是个问题,突出特点是拮据。

        以前绝大多数家庭都有多子女家庭,一般人家都有2-5个孩子,独生子女家庭非常少,但八九个以上孩子的也比较少。

      如果子女比较多,家里又有老人负担,即使收入多一点,也难免日子过得比较拮据。

      很多电视剧爱胡诌八扯,把那时候的人装扮的油头粉面。

      而事实是,一脸菜色、营养不足、身体消瘦,应该是主流。

      全班五十个同学,无论男孩女孩,鲜有胖子,大家都挺瘦,虽然还没有到皮包骨那种程度,但突出的特点还是瘦。

        不少消耗粮食较多的家庭,可以用米票面票多换一些粗粮票,一般一斤细粮票可以换1.3-1.6斤粗粮票,这样可以解决家里粮食不够的问题。

        现在您可以理解为什么六七十年代,很多家庭一天三顿,几乎都要吃一些粗粮的原因了吧。

        在北京,所谓粗粮的概念,应该反着理解,除了大米比较特殊以外,白面以外的主要粮食,基本就是粗粮的范畴,如玉米、小米、白薯、高粱米等。

      困难的家庭不少,有一些我还是有些了解的。

        比如我有一个小学许姓同班,家住西城区三道栅栏胡同,全家三个男孩,都在上学,母亲没有工作,常年卧病在床,家里就父亲一人支撑。

      他们家没有炉子,从来不买煤,因为买不起!他爸爸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一个废弃的汽油桶,上下掏几个窟窿,弄个破烟囱,就是一个灶,然后每天都骑自信车驼回来一大麻袋锯末,据说是从郊区木材厂的垃圾站捡回来的,这些锯末,就是他们家一年四季的燃料。由于三个儿子都是长身体的时候,特别能吃,所以他家基本不吃大米白面,天天玉米面蒸窝窝头。

        我估计,许姓同学家,肯定要和周围条件稍好一些的家庭用米面票换粗粮票,要不然,三个半大小子,一个老子可能真扛不住了。

        许姓同学很聪明,学习不错,也很有体育天赋,他的身体极为柔软,无论玩武术还是体操,甚至跳水,都是好苗子,体育老师也是这么说。

      但是家里实在太拮据,或许一个北京市冠军、全国冠军、亚洲冠军、乃至世界冠军,被埋没了。

        这个许姓同学的例子还是有一定代表性。确实有很多很有天分的孩子,因为家庭拮据这种问题,被埋没了。

        所以80年代上映的电影《少林寺》一个男主角,天分好是一方面,运气好应该是另一个方面,虽然他本人很努力,令人尊重,但以上两个方面,也不容忽视。很多孩子就没有他那么好的运气了。

        有时候时常听到有人说,“以前的猪肉就是好吃”,我心说,“以前猪肉未必多好吃,只是因为以前吃不上多少猪肉,偶尔吃一顿觉得特别好吃”。

        毕竟每个人每个月只有半斤肉供应,这半斤猪肉,是绝对的稀罕物,怎么可能不好吃?

        总而言之,我上小学时的北京人生活虽然拮据一些,但就水平而论,还算比较高的,这应该是真实的北京普通市民生活的体现。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七十年代北京一家人欢欢喜喜包饺子(资料选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