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待字闺中
深度分析大数据、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切中实际应用场景,为大家授业解惑。间或,也会介绍国内外相关领域有趣的面试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程序员小灰  ·  这个春节,小灰一天都没休息 ·  昨天  
程序员小灰  ·  疯了!下载 DeepSeek 最高判20年! ·  2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热搜第一!DeepSeek百万年薪招AI人才 ... ·  昨天  
OSC开源社区  ·  DeepSeek R1已在Gitee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待字闺中

聊聊支撑公司的“1”是什么

待字闺中  · 公众号  · 程序员  · 2019-07-03 13:23

正文

一提到价值观,大家都会觉得很虚——很有用,然后又不知道怎么用。我自己参与创业公司多年,在这个起起落落的过程中,对价值观有了一点点理解——公司的价值观至关重要,每当公司的发展面临抉择的时候,是公司的价值观,促使公司走向正确的道路。 公司的价值观的原点,就是创始人,或者创始团队赋予公司的真正使命。 这是公司在发展中不变的“1”,是信仰,是公司的战略支点。


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要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每个问题的解决只能尽量的完美,实际上做不到完美。满足了一边的利益,有可能就伤害了另一边,那么如何做决策呢?根据逻辑?根据对错?还是根据钱多钱少?尤其是对平台型的公司,这个抉择更难。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是不是怎么都不对?用户都不买单?自己心里也不够坚定?其根源就是没有“信仰”,没有战略支点,没有确立公司最初的使命。没有这个1,所有的战术上的努力,增加更多的0,在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0。


想想这样的场景,为什么有的公司战略变来变去,跳来跳去不连贯。原因其实在于没有出发点,就是没有那个清晰的“1”。没有战略的支点,战略杠杆上放再多的东西,也翘不动市场。


企业的价值观,不仅仅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作为决策的依据。更多应该是贯穿到产品设计的细节,甚至是算法的设计中,应该渗透到一个公司的方方面面。让员工,让用户在产品中感受到这个价值观,进而认可、支持。


聊个具体的例子——快手


快手是一家算法驱动的、有使命感的、伟大的公司。快速在自己的领域里是几乎没有对手的,这一切都是源于快手的价值观:记录自己记录生活,鼓励用户分享自己真实的生活。这是一种 普惠 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快手的产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为快手带来了独特的护城河,带来了一个具备反脆弱性的分散中心的网络,带来了独特的商业价值。


快手是一个UGC的社区,创作内容的用户非常想让更多的用户看到,有更多的曝光。快手整体的流量在那里,如何分配呢?根据用户的喜好推荐?这其实是抖音的逻辑,这会让头部非常的集中。并不符合快手的普惠的价值观。快手在流量均匀的分配上,引入了两个经济学的概念:基尼系数和边际效应*。基尼系数通常用来描述一个地区的贫富差距的程度。取值为0到1之间,越靠近0,贫富差距越小,收入分配越均匀;越靠近1,贫富差距越悬殊,收入分配越不均匀。快手引入基尼系数,均衡用户之间的流量分配,保证用户之间的流量分配不会特别的悬殊。这已经是快手产品设计的一个量化指标,产品、算法的逻辑都要满足这个指标,才能够上线。另外一个是边际效应,边际效应简单理解就是新增一个单位获得的满足感。在快手的例子里,就是同样的200个流量,你分配给一个粉丝2w的用户,对比分配给只有200粉丝的用户,带来的用户体验是不一样的,后者显然要幸福很多,用户体验要强很多。


出于边际效应的考虑,快手有一个栏目叫同城,很厉害的一个设置,充分考虑了流量的均衡分配,同时也发现了新的增长点。所以,快手上形成了很多县城的朋友圈。一些小众的用户得到了充分的关注和讨论,用户体验很好。


快手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快手的使命和价值观从一开始创始人就确立了,并且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作用。公司有了一个坚实的“1”,越努力,后面就有越多的“0”。有了信仰,发展中的问题,不过都是“幸福的烦恼”。


如何做


价值观是一个让人忌讳的话题,也是一个禁不起频繁提及的话题。价值观只与创始人和创始团队有关。创始人或者创始团队如果没有确立公司的使命,后面再想确立,就难了。落实到公司的发展中,就是让高管团队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并且将这个价值观作为公司的文化,影响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的决策。


怎么做呢?我有以下的建议:


- 解决真需求 。无需多言,不解决真实的需求,如何认可,如何一致,如何面对过程中的质疑?所以,问问自己,我们解决的问题真实存在么?真正能够创造价值么?


- 高管团队统一价值观 高管团队可以定期的午餐 。大家可以一起叫外卖,每个人都说说自己最近的观察和看法,要很开放的。其他人可以提出问题,能达成共识的,就当场达成共识。不能的,后面再思考,下次继续讨论。高官们在说自己的看法的时候,要有深度。老板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看到谁适合这个团队,谁不适合。注意,价值观的东西我们不谈对错,只有适合与否。


- 决策的透明化 。决策不会都是大家一起讨论,一起投票的结果。尤其是早期,独裁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独裁并不意味着要利用信息不透明做一些什么。这种行为可能短时带来了好处,但是长期对团队的伤害是巨大的,可能会造成高管团队之间的不信任,不同步。所以,不要怯于阐述自己的决策路径,让大家知道为什么很重要。尤其是老板,不是每个人都有老板的背景,都能考虑老板的视角,所以,误解更容易产生。透明的决策路径,能够群策群力,让大家都能够得到提高,并且大概率会得到接近完美的决策。老板也可以通过决策路径的分析,来检验是否决策符合公司的价值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