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艺绽
谈谈文化,聊聊艺术,拒绝虚伪,强调态度。做有品位、有素质、有情调,有梦想的靠谱文艺青年。北京日报文化新闻部诚意制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M93交通之声  ·  悲剧!一家祖孙三代身亡!2人死于家中,1人坠 ... ·  8 小时前  
FM93交通之声  ·  广东一公交突发起火,6人死亡!刚刚通报 ·  21 小时前  
钱江晚报  ·  冲上热搜!网友慌了:控制不了啊 ·  昨天  
钱江晚报  ·  大S妈妈首度发文,回应女儿去世 ·  2 天前  
徐州新闻  ·  抖音、快手同日宣布:下架!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艺绽

“好奇心”作祟,充满哲思的安叔变成“技术控”?

艺绽  · 公众号  ·  · 2019-10-19 10:33

正文

李安新片《双子杀手》昨天正式公映。这是继三年前《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之后,李安再度携新片来华。手捧三座奥斯卡小金人的宝藏导演和这部看起来非常好莱坞的动作大片似乎总有些不搭。但对于安叔,我们免不了期待更多,期待他的电影不仅要好看,还要不止于好看。




在大获成功的《少年派》之后,已经“知天命”的李安转向了探索电影新技术,高帧率3D、数字造人、数码美学……这些普通观众不太听得懂的名词成为了最令李安兴奋的话题。但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120帧/3D/4K这一超清格式的首次亮相并不算成功,有影评人赞美它“拓宽了电影的边界”,也有人批评它“形式大于内容”,北美票房的惨淡更是给李安泼了不少冷水。



没想到的是,这一次李安卷土重来,不仅没有放弃对高帧率拍摄的探索,更在技术上又迈出新的一步——100%用数字技术创造了一个人类角色,让51岁的威尔·史密斯在大银幕上和23岁的“自己”狭路相逢。为了让这个数字角色完美到以假乱真,李安带着500多人的好莱坞顶尖特效团队,不眠不休地努力了整整两年。
早已功成名就的李安,为何要一再为技术冒险?他坦言,不是为了引领什么潮流,纯属是自己的“好奇心”作祟。也有人担心,那个会讲故事、充满哲思的李安,会不会从此成为彻头彻尾的“技术控”?放心,李安也在接受艺绽君采访时正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其实这几年我也一直都在找故事,对人性的探讨也不会改变,只是体验故事的方法不太一样了。”


01
不断尝试技术创新,是困难也是乐趣


问: 这几 年您一直都在尝试技术革新,是不是意味着从戏剧层面来说,让您有创作欲望的故事越来越难找了?
李安:其实很多,《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就是我很想拍的故事,它是以故事性、戏剧性为主的。《双子杀手》也有它的故事性和探索性,但同时它也是动作片,需要简化很多东西,这是我当初不太习惯,一直在适应的。这个故事我自己也不是百分百满意,但很多地方看起来还是有兴味的。
其实电影真正的魅力,不是在讲故事,人们记住的往往只是一个镜头、一句台词、一个瞬间,那是笔墨难以形容只有画面能够传达的,是一种很神秘的心理沟通跟启发。 我觉得电影最大的魅力是“看”,说穿了就是声光效果,不是戏剧,也不是哲学。 所以我从第二部电影开始慢慢追求电影感,但我在视觉上是比较弱项的,希望把它加强。



问:技术上的不断尝试,是不是您现在拍电影的乐趣所在?
李安:是困难也是乐趣。这部电影的工作人员到了下一部,都要经过一段沮丧期。因为拍这个片子非常困难,挑战很大,他们始终精神紧张、非常兴奋。我们真的很希望把这份兴奋传达给观众。我觉得最感动的是,他们会跟我讲,做这样的片子提醒他初心是什么,为什么会进电影这一行。我们都磨很久了,常常会忘记初心是什么样子。我常常挑战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是想回到刚刚拍电影时候的初心。



02
用更清晰的方式“做梦”,是可能的


问:上一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用了高帧率拍摄,有人认为画面太真实了,反而没有电影感。这次依然是高帧率拍摄,有没有什么不同?
李安:这次比较“假”一点。上一次那么真,我觉得明明是很漂亮很美的,但大家那样讲,我这一次就在《双子杀手》里做了很多美学的实验。这次没有那么真,包装很多,重新打光、处理,增加它的美感,可是也不会突兀到很假的感觉。我觉得这一次进步了很多,为了适应观众做了很大的调整。


问: 都说电影是造梦的艺术,但您最近的这两部作品,都在力图通过技术还原真实。 您怎么平衡这种梦境的虚幻和现实的真切感?
李安:慢慢地,拍电影的人和进电影院“做梦”的人,会找到一个怎么玩游戏的新法则。我们现在觉得很真实的东西其实也不真实,因为真实的生活没有大特写,没有镜头的运用,也没有美丽的灯光或者剪辑,都没有的。所以用更清晰的方式“做梦”,我觉得是可能的。还有电子媒体本身,它可以往更虚幻的地方发展,有很多的可能性。
我很希望跟大家讲,这个新技术现在才刚刚起步,大家都希望我一步登天,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我希望普通观众看了以后,他们的回馈能够让我学习到更多东西,学到怎么样再继续拍这样的电影。
问: 您在北京看片会上透露了下一部电影会拍华语片,已经在写剧本了。那么,还考虑用120帧/3D/4K的格式来拍吗?这种新技术会给剧本创作提出新的要求吗?
李安:如果还有人投资的话,还是会这样拍。对于剧本的新要求应该是有,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突破的地方。因为大家对于电影的叙事都有一套定论,这些又不是很便宜的实验片可以让我随便实验。如果新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久而久之会研发出一套东西,剧本、对白、动作、美工,应该都有一些调整,会更自然,也更复杂一些。这不是我可以设计出来的,需要时间。现在的电影会变成这个样子,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是几十年慢慢变成这个样子的。你要给它(新技术)机会。

03
借“杀手”,探讨“纯真的丧失”


问:虽然是动作片,但《双子杀手》里,是否也有您自己的情感映射?
李安:我自己也算是少年子弟江湖老,经历了很多事情。所以这样的题材,从一个年轻的男孩去反映一个中年人的心境,互相印证,我觉得也是对人生的一个检讨。
“纯真的丧失”这个主题对我来说很有吸引力,我以前的片子也有提到。包括《少年派》,他们从此岸到达彼岸之后,老虎没有回头,就像青春不会回头一样。你在年轻的时候,比较有理想,看事情比较单纯、天真,容易一厢情愿。经历了很多人生体验以后,你回来解释这个东西,会有新的感受,也会有心疼的地方。


问:电影里两个威尔·史密斯的设置,既像是父子关系,也像是兄弟,您是怎么设计的?
李安:小克和亨利的关系,年龄上是父子,就像我和李淳的关系。但从本质上看,又像双胞胎,是非常混杂的情绪。我能猜想到,李淳会说,“威尔·史密斯说的很多话,都是爸爸平时和我讲的。”就像是电影里小克对亨利说的,我也想把你的弯路走一遍,其实弯路也是人生的一部分,没走过弯路,可能也不是人了。 人生,要拥抱全部。
问: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中国上映的口碑是很好的,超过北美,您觉得这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体现吗?
李安:因为电影是西方奠定的,当有一个新东西出来的时候,他们不以为然是很自然的。电影的积习在中国还没有很重,我想可能是这样的原因。也可能因为我的表现方式,我的个性跟东方人比较接近,没有按照好莱坞的套路去拍,都有可能。
你们看到的美国的影评可能是这样的,但法国影评人,他们又很喜欢,这很奇怪,我也说不上来。 当你尝试新的东西的时候,总是这样磕磕碰碰的,我没有办法预测。 我觉得给它一点时间发酵吧,我很期待一般观众看了《双子杀手》之后接受度怎么样。

-EN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