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许久之后,苹果发表了一篇论文,谈论它如何设计桌面机器人——一款智能台灯。这款台灯不仅能照明,还能当投影仪用,更重要的是,它能扭来扭去地表达情绪,还有麦克风可以与人互动。
去年10月就有消息称,
苹果在开发一系列智能家居设备
,但形态并不明确。
1月21日发表的论文首次展示了苹果在这种智能硬件方向上的探索——与苹果给出的答案相比,它提出的问题更为重要。
这款台灯机器人在外形上与皮克斯的经典小台灯相似。但除了外观相似,
这款设备本质上更靠近机器人,而不是台灯
。
它的灯臂是一个有着6个自由度(即可以进行角度调节的关节)的机械臂,其中除了集成扭矩感应器,还有触觉传感器,如果你摸一下它,它能感受到你的触摸。
灯罩是机器人的头,灯架是个装满了触觉传感器的机械臂。
塑料灯罩中,不仅装了LED灯,还装有激光投影仪和一个内置摄像头。此外,它还配备了一个外部摄像头和麦克风。
这些配置意味着这款台灯除了提供照明,可以干的事还有很多:根据环境自动调整灯光、当投影仪用、提醒用户喝水、向访客介绍房间、播放音乐,以及与用户互动。
这些功能单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新鲜,但整合在一起,
苹果希望它可以在桌面上陪伴用户:通过动作向人类表达自己的「意图」「注意力」和「情感」。
比如,当无法完成任务时,这款台灯机器人会摇头表示沮丧;被询问天气情况后,它会看向窗外,并在说话的同时配合做出肢体动作;此外,它还会和人类伙伴一起在音乐中摇摆、舞动。
机械臂的灵活动作可以用来表达情绪。
这款机器人的设计框架被苹果命名为ELEGNT(Expressive and Functional Movement Design for Non-anthropomorphic Robot,针对非拟人化机器人的表意性与功能性动作设计)。名称本身也传达了苹果一贯的「Elegant」(优雅)美学。他们认为,机器人的行动不该只为了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还应「优雅地」行动。
目前,家用机器人已经有多种形态,从圆形的扫地机器人到宠物一样的机器宠物,再到人形机器人。
苹果的相关研究团队将这些设计思路总结为三类:拟人化、动物化和类电器化。
机器人形态是一个类人、类物和类动物组成的三角范畴。
苹果认为,人类擅长解读抽象形状的运动,因此,机器人的动作不需要在细节上模仿人类形态,就能被视作有目的性的或富有表现力的。
经过反复讨论、草图绘制和故事板制作,综合考虑了美观、表现力和实用性等因素后,苹果最终选择了桌面台灯的形式,因为台灯是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并且能够融入一些微妙的拟人化元素。苹果认为,灯罩和灯臂可以让人联想到「头」和「脖子」,摄像头可以被视作机器人的「眼睛」,此外,它还能够借助灯光传达「注意力」。
这一灵感的主要来源确实是开头所提到的皮克斯的经典动画短片《Luxo Jr.》。这部动画片的主角是两个台灯,展示了简单的动作如何表达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情感。虽然皮克斯已经被迪士尼收购,目前与苹果没有股权上的关系,但它与乔布斯关系深厚。1986年,乔布斯被赶出苹果后,曾以1000万美元收购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此后亲自经营了11年。
事实上,苹果团队也探索了具有和台灯类似动作范围的其他形态,比如花、长颈鹿、雕塑和艺术品,但最终这些形态都被放弃了。因为他们发现,虽然动作速度、停顿和空间关系可能具有普适性,但一些动作模式会由于机器人形态的不同,而传达出不同的含义。比如点头这一动作,在头部与颈部关系清晰的形态中,可能很容易被识别,而在更抽象的形态中,用户会感到困惑。
苹果称,研发台灯机器人是为了寻找能够启发未来研究的关键设计要素。
非拟人化的机器人需要依靠外观设计和动作模式相匹配来传达类似生命的特征,这是人形机器人不需要考虑的问题。并且,动作还需要与其他交互模态(如声音和灯光)相匹配,用于增强整体的交互效果。
外部形态只是这款台灯机器人设计的第一个环节,其后更具挑战的是对机器人动作的设计。
由于希望机器人具有情感,能够通过动作表达自己的情绪、注意力和好奇心,苹果需要设计一系列动作来传达这些内容,比如,用轻快、有弹性的动作来传达快乐,用缓慢动作来暗示放松的状态,用低头来表示悲伤,用突然、急促的动作来表示恐惧或其他负面情绪,或者通过将光线投向一个物体来表示好奇、把「头」从物体上移开来表示不感兴趣。
但同时,机器人还应该具有功能,比如,能够通过在物体上投影,传达更有内容的意图或提供上下文信息,例如在植物附近显示水的图标来提醒用户浇水。
这种双重目标让机器人的动作设计需要在一个「知道何时展示情感、何时发挥功能、何时主动表达、何时最好只做被动反应」的多维矩阵中作出选择
——这种选择对于不少情商不足的人类来说都是难题。
横轴两端分别为功能导向、社会导向,纵轴两端分别为主动、被动。
完成初步设计后,苹果找了21位体验者来评估台灯的智能表现。许多体验者表示,这款台灯机器人让他们想到了小狗、孩子或是朋友,很活泼,并且具有幽默感。
但是,也有不少人对它的一些主动行为表达了反感,理由是不喜欢自己的生活被机器人掌控
,「要是我正沉浸在精彩的阅读中,我可不想被机器人的指令打断」,一位体验者说。
2月12日,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在社交平台X上发帖称,「苹果正在探索人形和非人形两种机器人,用于智能家居生态系统,这些项目处于概念验证(POC)阶段。考虑到目前的技术进展和开发周期,实现机器人产品的大规模量产可能要等到2028年甚至更晚。」
另外,他表示,从供应链信息可以看出,苹果似乎并不太在意机器人的外形,而是更关心用户如何与机器人互动和建立认知,强调机器人内在的智能和交互能力。
POC阶段是苹果产品开发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但却鲜为人知的环节,本质上是苹果的「试验田」。郭明錤认为,苹果在如此早期的阶段就罕见地对外分享了一些机器人研究成果,或许是为了吸引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