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体产业要想转型升级,科技创新能力将是关键。
然而实体科技创新并非一蹴而就
,
而是要经过业内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
才能找到出路
。
作为实体之王
,
万达集团近些年来一直致力于实体的转型创新
,
力求打造一个
“实体
+
互联网”的大型开放平台,通过科技手段重塑实体,万达网络科技集团就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经过一
段时间的发展
,万达网络
科技
集团
已初具规模
,旗下有飞凡、快钱、网络信贷公司、海鼎信息公司、迈外迪公司、
ETCP
公司等等
......
除了自身的布局之外,万达还积极与知名企业进行
技术
合作,共同探索实体的创新,
3
月
2
日,万达与银联
的强强联合
,就是基于自身强大的实体经济基础,通过新的支付方式来玩转
“实体云服务”。
万达用技术赋能实体之路并
未就此停止
。
3
月
19
日,万达网络科技集团与
IBM
在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万达网络科技集团将进军公有云业务,为企业提供国际先进的云服务。通过此次合作,中国企业将获得相关的
IBM
云基础架构即服务、平台即服务(
IaaS
与
PaaS
)以及
IBM Watson
、区块链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
此次万达携手
IBM
在云计算
、
人工智能
、
大数据等多个技术角度进行合作
,目的在于提升万达集团的技术能力,
将这些技术
赋能实体,帮助实体转型。万达自身面临着商业模式升级换代的强烈需求,技术能力上的不断精进,是推动万达进一步前进的动力。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随着国家对技术创新的支持以及对数字经济的高度重视,各行业转型升级的迫切性不断提升,未来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各领域的融合将不断加深,以满足不同传统企业的转型需求,助推行业转型发展。万达在此时间节点大力开拓技术合作无疑是一次有远见的选择,至少对万达和整个实体行业来说都有着高度的战略意义和价值。
云服务符合万达
“实体
+
互联网”
战略
的大方向
万达近些年一直在做实体的转型与创新,去年成立的网络科技集团就是
在此方面探索
的标志之一,其定位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零售餐饮、影视娱乐、医疗健康、公共服务以及网络金融服务等资源,打造全球唯一的
“实体
+
互联网”全生态智慧开放平台。
万达有着丰富的线下消费场景、金融需求、大数据,但是如何充分运用这些优势将成为万达能否转型成功的关键点。
而
纵观这些年的布局与动作不难发现,万达提供的解决方案就是基于其海量的实体资源,为消费者带来覆盖各类生活场景的线上
+
线下消费服务,给实体零售提供全产业链的“互联网
+
”服务。
要实现这一目标,云服务至关重要,它能解决线上与线下的连接痛点,降低各业态场景数据的整合难度与成本,帮助万达自己和合作企业挖掘新的商业价值。
万达欲借人工智能实现实体的数据整合
在与
IBM
的合作中
,
Watson
认知计算服务也将引进中国
,这是
IBM
旗下领先的人工智能系统。
Watson
有着超强的认知与学习能力,并在不同的领域和场景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据公开资料显示,作为全球最大的不动产企业,万达集团旗下包括了
187
座万达广场,超过
100
家高星级酒店,
17
座大型文旅目的地,
1352
家影院等。而万达网络科技集团旗下的飞凡,则聚集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商业联盟:拥有超过
7000
家实体,其
2016
年新增合作大型购物中心
1799
家、中小商家
10
万家、影城
3600
家、大型医院
410
家、高端酒店
2200
家……
万达这些不动产横跨不同业态
,不同场景,如何将这些场景、数据进行无缝整合,实现再商业化,人工智能的作用不容小觑。可以想象如果
今后
Watson
应用到万达的商业体系乃至整个实体行业当中
,将逐步为实体解决服务创新、成本管控、用户粘性等方面的难点,同时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新鲜体验。这样无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