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军事出鞘
打造军事原创内容,掌握最新军事资讯.和大家互动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解放军报  ·  军营观察丨巡线在雪山之间 ·  昨天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  程福波到驻陕部分兵工单位调研 ·  2 天前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  激光院机载云降水粒子探测系统助力开启人工影响 ... ·  14 小时前  
中国新闻社  ·  教师被控性侵并威胁学生,警方回应 ·  3 天前  
中国新闻社  ·  教师被控性侵并威胁学生,警方回应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军事出鞘

新中国世界大战底气 一夜爆出几亿兵

军事出鞘  · 公众号  · 军事  · 2016-12-21 10:16

正文



上期讲堂咱们领略了中国古代民兵的风采,本期讲堂虎哥就从大清玩完起开始聊聊之后的中国民兵。

民国初年,出身淮军系统的北洋军成为当时中国最精锐的军队。以这支军队为基础,北洋军阀叱咤风云十数年,直到败亡。 北洋时代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走上历史舞台,然而不久红色根据地在全国开始建立。

在苏区,除了正规红军,也有不少民兵武装,如赤卫队。赤卫队出身贫苦农民,平时务农,战时负责掩护和支援主力红军。 在红军兵源紧缺时,赤卫队也会转入正规红军。

到了抗战时期,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的是人民战争,这一时期,踊跃参战的民兵登上了舞台。



当时根据地内武装结构大致是这样的:正规军—地方军—民兵。 实际上除了正牌八路,诸如县大队、区小队之类的地方军主干也是由民兵组成的。 在影视剧亮剑打平安县城一节中。执行阻击日军任务的一支部队即为区小队,他们用土炮来阻击日军野战联队的场景至今让人难忘。

而在攻城部队中也有不少是民兵,要不说咱老李一个团账面上怎会冒出一万多人的员额。 其实根据地的民兵几乎参加了所有的对日作战行动。



民兵们虽然战斗经验和素质不能与日军相比,但他们有极高的斗争热情和意志,而且由于土生土长,因此相对侵略者而言更加熟悉地理环境。 所以,这些拿起武器的民兵不光充当主力部队的斥候,而且还往往给日军不小的打击。

屡受打击的日军自然对这些抵抗武装恨之入骨,不时以大扫荡来进行报复和屠杀。 但民兵可不是好欺负的,在有力地领导下,他们也以诸如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之类灵活的形式对日军展开反击。

地道战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名词,当时为防鬼子扫荡,冀中平原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

一旦日军进入村落,便将处处遭到民兵的打击,而这些民兵可依赖地道迅速转移和运兵。

为了破坏地道,日军曾采用放水、放毒等办法来进行破坏破坏。但是民兵们却对地道加以改造,使得水和毒气都影响不到地道中的军民。 情急之下,日军往往被迫下到地道中,而这又中了民兵们的计谋,他们在在地道中处处埋设陷阱和伏击点,让这些侵略者们有去无回。 如此,地道便成了进可攻、防可守的地下堡垒。

呵呵,还记得那句“各小组注意,你们各自为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许放空枪”的经典台词吗? 估计这时候,鬼子便会真切感受到“高,实在是高”的真谛了。



关于地道战的经典战例大家可以微信搜索“迷彩虎”,添加关注后回复“地道”详细了解。

而在不见鬼子不拉弦的地雷战和飘忽不定的麻雀战中,日军也得到极大的牵制和消耗。 据不完全统计,八年抗战,根据地民兵歼灭了日伪军 10.6 万人,狠狠地教训了侵略者。

而在解放战争中,民兵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军 60 万正规军对国军 80 万。 而在这之外,却有 543 万民众参与后勤支援,其中民兵不下 40 万人。所以战后,陈毅有言: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淮海战役


建国之后,民兵的建设得到制度化规范。

当年为防备世界大战,我国民兵组织衍生到了每一个乡村,号称17岁到70岁都扛枪,是名副其实的全民皆兵。 民兵在维护国家主权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1974年西沙海战时,海上民兵便配合人民海军有力地教训了南越侵略者。

在当时拍摄的电影南海风云中,曾有这么一幕镜头:南越军登上中国岛屿,被岛上的民兵用钢枪逼退。

一位女民兵还在南越军手上书写:中国领土,不容侵犯,滚回去!实在是大写地赞!

迷彩虎不得不感叹当时民兵们的精气神啊!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确立正规的预备役和民兵建设。民兵数量大大减少,但在“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抓好重点,打好基础”方针下,装备建设得到快速发展。 比如上海民兵预备役即装备有 99 式双 35 高炮、红缨 6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