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
城市中养狗居民逐渐增多,
因不拴绳、散放等不文明遛狗行为
引发的侵害和纠纷屡见不鲜,
在网络上争议不断。
尽管现行法律对侵害发生后追责赔偿
已有明确规定,
但仍属于事后救济。
如何防患于未然,
成为人们的心中期待。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摄
2021年5月1日起,
将正式施行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遛狗栓绳也被正式写入了法律。
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明确规定:
单位和个人饲养犬只,
应当按照规定定期免疫接种狂犬病疫苗
,凭动物诊疗机构出具的免疫证明向所在地养犬登记机关申请登记。
携带犬只出户的,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
,防止犬只伤人、疫病传播。
如违反规定,对饲养的犬只未按照规定定期进行狂犬病免疫接种的,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
责令限期改正,可
以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逾期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委托动物诊疗机构、无害化处理场所等代为处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遛狗拴绳入法”
道出了公众对完善法律、落实法律的期待。
也有网友提出,
规范养犬应对狗主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和约束。
人类应当尊重生命,
反对虐待动物:
你期待这条法律的施行吗?
来源:中国新闻网(cns2012)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检察日报、新浪微博等
请添加小编微信邀请进群
(广州交通电台小编微信号:
18922221061
)